• 首页>范文 > 范文
  • 新华社稿件数字库

    1.在新华社发表文章在什么媒体刊登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

    新华社在建设现代全媒体集团,拥有各种新闻发布形式和媒体工具,包括传统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网络业务、经济信息服务、数据库和搜索服务、手机和网络及大屏幕等新媒体、电视台等等综合性架构。 文字新闻报道 文字新闻报道是新华社传统报道形式。

    它及时、准确、权威地报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内外时政、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新闻。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每天播发稿件近600条。

    新华社文字新闻产品分为6条发稿线路:通稿新闻线路、体育新闻专线、服务新闻专线、财经新闻专线、社会文化新闻专线、专特稿新闻专线。 通稿新闻线路 是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新闻的综合线路,是新华社履行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党和人民耳目喉舌、消息总汇四种职能的权威线路。

    通稿新闻线路设有“授权发布”、“新华视点”、“新华时评”、“国际观察”、“时政”、“国际”、“港澳台”、“外事”、“社会”、“经济”、“海峡时评”、“法制”、“科技”、“医卫”、“教育”、“体育”、“文化”、“媒体集萃”等栏目。同时,播发包括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事新闻、港澳台新闻、体育新闻的“新华社快讯”。

    ·主要内容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主张。 2.纵论世界风云变幻,报道中国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教、外交、军事新闻。

    3.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4.报道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单位。

    5.及时报道国内外各种重大突发事件。 6.揭露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消极现象、不良现象。

    7.报道海内外受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科技、文化、体育新闻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250条左右。 体育新闻专线 是报道国内外重要体育赛事、体育人物、体育事件及体育产业的新闻专线。

    内容包括中央权威部门授权新华社发布的重要体育新闻;国际、国内体育权威机构提供给新华社的独家新闻;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欧洲足球锦标赛、NBA、CBA等重大体育赛事报道。 体育新闻专线设有“体坛热点”“新闻人物”“体坛走笔”“赛事前瞻”“赛事综合”“名人视点”等栏目。

    ·主要内容 1.全面报道欧洲五大联赛和南美各国联赛、欧洲冠军联赛、联盟杯赛、亚洲冠军联赛、欧洲足球锦标赛和亚洲足球锦标赛等国际足球赛事。 2.报道中超、中甲、女足赛事以及国足征战国际赛场等国内足球热点事件。

    3.全面报道NBA、CBA等篮球赛事以及明星球员情况。 4.报道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各项国内外体育赛事。

    5.报道全民体育健身和休闲活动。 6.报道国内外正在兴起的各种新奇、刺激的极限挑战运动。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60多条。 服务新闻专线 是以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实用新闻为主的新闻专线,具有服务性、前瞻性、亲和性。

    每天播发国内外民生领域的权威新闻、相关动态、信息资讯,内容涵盖汽车、房产家居、生活消费、旅游出行、健康医药、IT通讯、人才求职、休闲时尚、学习培训、气象环境等方面。 ·主要栏目 1.生活观察:是服务新闻专线的重点栏目。

    主要报道生活消费领域的热点、疑点、难点、冰点问题。 2.公众质量服务:权威报道公众关心的产品质量问题,稿件以组稿形式播发,包括产品质量播报、伪劣产品追踪、黑榜企业暗访、违规问题查处、专家支招预防等。

    3.民生热点访部委:建设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权威解析群众在购车、买房等方面的民生问题。 4.求证新闻:报道权威机构声音,澄清社会上的“小道消息”。

    5.记者亲历:以记者亲身体验,反映生活消费领域的方方面面。 6.城际比较:对比报道国内外城市在市民生活形态、消费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7.新华数字:即时发布消费指数、就业指数、旅游指数、就医指数等。 8.南辰观察:由新华社记者南辰主笔,主要报道汽车消费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

    9.每周房情:评点主要城市商品房销售情况。 10.新闻背后的医学:介绍新闻事件涉及到的医学知识。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60条,同时配发20底左右的图片、图表。 社会文化新闻专线 是新华社为满足综合性报纸对社会文娱新闻的需要而设立的新闻专线。

    专线以新颖的角度、鲜活的语言,报道国内外社会、法制、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新闻。 ·主要栏目 1.新华调查:是社会文化新闻专线的重点栏目,深入报道国内外社会和文化娱乐方面的焦点、热点事件。

    2.社会广角:报道日常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包括突发事件、社区生活、道德风尚、社会思潮等方面的信息。 3.法治视线:报道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制事件新闻。

    4.社会周评:对社会新闻和社会生活进行评论。 5.文化时讯:主要反映各地文化动态。

    6.文化生活:反映老百姓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消费心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经济的培育和亮点,以及国际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

    2.新华社发通稿程序是什么

    新华社通稿主要依靠分布在国内外的记者采集。

    (1)总社记者采写的稿件由有关编辑部处理。

    (2)国内分社采写的稿件由分社负责人签发后,传送总社有关编辑部处理。

    (3)对内播发的各类国内新闻,由国内部处理。

    (4)需对外播发的国内新闻,对内对外播发的外事新闻,由对外部处理。

    (5)涉及港澳台的新闻和由香港、澳门分社赴台驻点采访记者采写的稿件,由港台部处理。

    (6)驻外总分社和分社记者采写的稿件,需对内播发的由总社国际部、联合国分社欧美编辑部中文编辑室处理,需对外播发的外文稿件按发稿分工分别由f巷社国际部、受权直接发稿的驻外总分社、编辑都处理。

    (7)国内国外采写的体育新闻主要由体育部处理,少部分稿件由具有发稿权的驻夕卜总分社、编辑部直接编发。

    (8)国内国外采集的图片新闻由摄影部处理。记者采写的当日新闻必须以最快速度发往编辑部。

    (9)总社各编辑部实行24小时值班发稿制度,按照国内外日报、晨报、午报、晚报的截稿时间,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播出时间,电子媒体的内容更新时间,抢发新闻。

    3.什么叫做新华社通稿

    新华社通稿就是新华社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发给全国的需要稿件媒体的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

    通稿原本是一些新闻通讯社的“专利”。他们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国的需要稿件的媒体。这就叫做通稿。后来,很多组织或企业在举办活动需要对外发布新闻的时候,为了统一宣传口径,也会撰写新闻通稿,以提供给需要的新闻媒体。

    4.在新华社发表文章在什么媒体刊登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

    新华社在建设现代全媒体集团,拥有各种新闻发布形式和媒体工具,包括传统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网络业务、经济信息服务、数据库和搜索服务、手机和网络及大屏幕等新媒体、电视台等等综合性架构。 文字新闻报道 文字新闻报道是新华社传统报道形式。

    它及时、准确、权威地报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内外时政、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新闻。全天24小时滚动发稿,每天播发稿件近600条。

    新华社文字新闻产品分为6条发稿线路:通稿新闻线路、体育新闻专线、服务新闻专线、财经新闻专线、社会文化新闻专线、专特稿新闻专线。 通稿新闻线路 是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新闻的综合线路,是新华社履行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党和人民耳目喉舌、消息总汇四种职能的权威线路。

    通稿新闻线路设有“授权发布”、“新华视点”、“新华时评”、“国际观察”、“时政”、“国际”、“港澳台”、“外事”、“社会”、“经济”、“海峡时评”、“法制”、“科技”、“医卫”、“教育”、“体育”、“文化”、“媒体集萃”等栏目。同时,播发包括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事新闻、港澳台新闻、体育新闻的“新华社快讯”。

    ·主要内容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主张。 2.纵论世界风云变幻,报道中国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教、外交、军事新闻。

    3.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4.报道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单位。

    5.及时报道国内外各种重大突发事件。 6.揭露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消极现象、不良现象。

    7.报道海内外受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科技、文化、体育新闻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250条左右。 体育新闻专线 是报道国内外重要体育赛事、体育人物、体育事件及体育产业的新闻专线。

    内容包括中央权威部门授权新华社发布的重要体育新闻;国际、国内体育权威机构提供给新华社的独家新闻;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欧洲足球锦标赛、NBA、CBA等重大体育赛事报道。 体育新闻专线设有“体坛热点”“新闻人物”“体坛走笔”“赛事前瞻”“赛事综合”“名人视点”等栏目。

    ·主要内容 1.全面报道欧洲五大联赛和南美各国联赛、欧洲冠军联赛、联盟杯赛、亚洲冠军联赛、欧洲足球锦标赛和亚洲足球锦标赛等国际足球赛事。 2.报道中超、中甲、女足赛事以及国足征战国际赛场等国内足球热点事件。

    3.全面报道NBA、CBA等篮球赛事以及明星球员情况。 4.报道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各项国内外体育赛事。

    5.报道全民体育健身和休闲活动。 6.报道国内外正在兴起的各种新奇、刺激的极限挑战运动。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60多条。 服务新闻专线 是以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实用新闻为主的新闻专线,具有服务性、前瞻性、亲和性。

    每天播发国内外民生领域的权威新闻、相关动态、信息资讯,内容涵盖汽车、房产家居、生活消费、旅游出行、健康医药、IT通讯、人才求职、休闲时尚、学习培训、气象环境等方面。 ·主要栏目 1.生活观察:是服务新闻专线的重点栏目。

    主要报道生活消费领域的热点、疑点、难点、冰点问题。 2.公众质量服务:权威报道公众关心的产品质量问题,稿件以组稿形式播发,包括产品质量播报、伪劣产品追踪、黑榜企业暗访、违规问题查处、专家支招预防等。

    3.民生热点访部委:建设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权威解析群众在购车、买房等方面的民生问题。 4.求证新闻:报道权威机构声音,澄清社会上的“小道消息”。

    5.记者亲历:以记者亲身体验,反映生活消费领域的方方面面。 6.城际比较:对比报道国内外城市在市民生活形态、消费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7.新华数字:即时发布消费指数、就业指数、旅游指数、就医指数等。 8.南辰观察:由新华社记者南辰主笔,主要报道汽车消费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

    9.每周房情:评点主要城市商品房销售情况。 10.新闻背后的医学:介绍新闻事件涉及到的医学知识。

    ·发稿情况 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日均发稿60条,同时配发20底左右的图片、图表。 社会文化新闻专线 是新华社为满足综合性报纸对社会文娱新闻的需要而设立的新闻专线。

    专线以新颖的角度、鲜活的语言,报道国内外社会、法制、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新闻。 ·主要栏目 1.新华调查:是社会文化新闻专线的重点栏目,深入报道国内外社会和文化娱乐方面的焦点、热点事件。

    2.社会广角:报道日常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包括突发事件、社区生活、道德风尚、社会思潮等方面的信息。 3.法治视线:报道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制事件新闻。

    4.社会周评:对社会新闻和社会生活进行评论。 5.文化时讯:主要反映各地文化动态。

    6.文化生活:反映老百姓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消费心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经济的培育和亮。

    5.怎么向新华社投稿

    投稿作者需将作品电子版邮件发送至主办单位,或将作品书面(书面作品一律采用A4纸规格构图)邮寄至主办单位,请务必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向新华社投稿不用花钱。下面以旅游投稿为例:

    邮寄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129号金隅大厦6层

    收件人: 新华网旅游事业部 (请注明“作品征集”字样)

    邮 编: 100031

    电子邮箱:sbgc_zj@163.com

    扩展资料:

    投稿须知:

    1、应征作者须保证投稿作品为本人原创,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凡设计著作权等法律问题,均由作者自行解决,主办方不承担法律责任;

    2、应征作品相同或相似,将先寄达者(以作品上传时间或邮件邮戳为准)确定为第一作者。所有应征作品恕不退还,由主办方保管。

    3、应征作品一经提交,即视为同意并接受主办单位所有约定。因邮寄原因、不可抗力原因及其他非主办单位的原因造成作品丢失或损坏的,主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4、主办单位在对获奖采用作品的使用过程中,有权进行适当修改或增删。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投稿事项

    6.记者是事业编制吗

    下面是转摘的一篇文章,对目前我国新闻行业聘任记者有较全面的阐述。

    我是宣传系统的,读后的确感触颇深;也很有认同感。记者,一个无比光荣的职业,又是一个弱势的群体。

    多数记者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因为自己是聘任记者而受到单位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曾经一度在深圳大学教书的方宏进,在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聘任为主持人以后,成为《东方时空》的元老级人物、《焦点访谈》的主力主持。可他依然是以往的身份,编制也不在中央电视台。

    如同中国人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活必须领取“暂住证”一样,他不是中央台正式进入的工作人员,就只能享受“长期临时”聘任待遇——仿佛让你进中央电视台工作就是一种恩赐,就别提待遇公正不公正了。为了区分正式与聘任人员的差别,他们手中的中央电视台出入证就有区别,别的新闻单位也有类似的现象。

    10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干了十多年仍“混不出头”的方宏进正式离别北京,出任上海东方卫视总策划和节目主持,并在屏幕上亮相。方宏进被称为老资格的“飘一代”,自称已经习惯“四海为家”。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走南闯北惯了”,到了北京以后一直是个社会人员,央视没有进编制,目前在上海东方卫视虽然头衔多,也还没有正式签约。但聘任人员的本能就是“努力把工作做好”。

    这或许就是“飘一代”的最佳状态吧。话再说回来,如果方宏进真正拥有了中央电视台的编制,他还能够这么快跳槽吗?自由是自由者付出的代价,反之依然。

    编制永远是制度设计不完善造成的,更是中国新闻人的阵痛。在中国,暂时还不能说有真正的职业记者,记者多数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准公务员,有编制的国家给予理应获得的所有待遇,没有编制的只能靠干活吃饭——随时没有饭吃就走人,国家不养着。

    这些人,干多干少,绝对不一样,有的人可以月薪8000元,有的人只能1000元多一点。原因就是跑腿多,上稿多,编版多,获奖多,或者拉赞助多,回报多——个别的记者还拿红包多。

    这些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单位只是出了一个“名分”而已。但对于有编制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即使他们请假一个月,或旷工一个月,单位也不敢开除,人家正式员工,工资不能少一分,谁奈他何?在某个城市都市报,一个外地应聘的无编制记者,干社会新闻辛辛苦苦跑一个月,每天工作10小时,白天出入高级场所采访,晚间就躲到租来的房间里写稿子,这么辛苦,月收入也不过3000元。

    有一次采写的一突发事件新闻稿意外出事,被迫撤换掉——此时已经印刷出厂数万份。于是,责任永远是记者承受,经济损失也就加上记者头上,工资与奖金共扣除3000多元,就等于一个月白忙活了。

    如果这事让有编制的记者赶上了,起码基本工资可以保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区别,一般情况下,聘任记者随后可以找“理由”开除,而有编制的记者无法开除——即使开除也得留用,人家就可以赖在那里不走。

    其实,真正的职业记者要编制有什么用呢?看过青年导演贾樟柯编剧并导演的电影《小武》的人,就会想起剧中人物——戴着粗黑框眼镜的小武,只是个小小扒手,却自称是“干手艺活的”。对比记者,也是“干手艺活的”,高风险并不比小武差。

    每年国内都发生记者被打、被恐吓的事例,记者被报复的案件越来越多。同样是“干手艺活”的,仅仅因为在编与不在编,就人为地“一国两制”对待,能不伤聘任记者的自尊心吗?!新闻主管部门,完全可以对此弊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淡化编制,采取唯才是举的办法,合适就留用,不合适走人。

    要知道,常年吃大锅饭,处处让在编记者“旱涝保收”,只能说是培养懒汉记者,而不是培养能干的职业记者。 记者证发放: 申报条件及材料明细: 1、是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编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报纸、新闻性期刊的出版单位、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新闻机构的工作人员;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新闻纪律,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3、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以及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4、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或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连续聘用时间已达一年以上的非编制内人员。

    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 1、《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 2、《领取新闻记者证登记表》; 3、报社与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正式聘用合同; 4、《记者站审核登记情况表》; 5、《记者站领取记者证人员情况表》。 你到单位报到以后,工作一年到这个网站下申请表申请就可以了./ 一、核准依据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新出报刊[2003]1222号);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报社记者站人员记者证换发工作的通知》(新出报刊司[2004]59号)。

    二、核准对象 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报纸、新闻性期刊的出版单位、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及其它相关单位的新闻采编人员。经清理整顿后符合建站条件,并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登记的报社记者站采编人员。

    三、。

    7.中文信息处理的范围

    基于历史、国家疆域、政治等各种问题,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所需要处理的文字,有时不仅包括简体汉字、繁体汉字,也包括藏文、蒙文、壮文、维吾尔文等大量少数民族的文字,周边国家的日本假名、谚文,还包括古汉语文字、西夏文、契丹文等各种不同的文字。

    中文信息处理可以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去看,以下详述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历史、现况及未来发展等多方面的面貌。 基础研究:汉字字频统计、词频统计、汉语自动分词、句法属性研究、汉字编码字符集、通用汉字样本库、汉字属性字典、语料库等 输入技术:中文输入法、中文手写输入、中文语音输入、文字识别等输出技术:汉字字模技术(字型库)、汉字激光照排、汉语语音合成等存储技术:汉字库标准等转换技术:繁简转换等信息处理:中文情报检索、中文文本校对、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中文人机界面等 电脑在1946年由IBM发明,当时的电脑主要用于计算。

    及至1960年代,商用电脑开始普及,电脑被用于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当中其一个重要项目是图书馆的目录整理。在当时,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多家大学都有不少来自东亚的藏书。

    为了有效管理这批藏书,必须要有一套有效处理东亚文字的系统。这套系统包括了两方面:其一是如何把东亚文字储存在电脑内;其二是如何在电脑表示出东亚文字。

    在过去,每一台电脑都有各自的数据表达方式,使电脑之间不能沟通。及至1960年代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Ⅱ)的出现,电脑之间才可以互相沟通。

    不过,ASCⅡ并不能有效处理英文以外的文字。最早可以处理中文的电脑,可以追溯到1970年。

    在当年举办的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上,IBM公司公开了部分汉字处理系统的技术资料,到了1971年正式发表。当时公布的机种包括有「IBM 2345 汉字印刷机」丶「IBM 029 汉字穿孔机」丶「「IBM System/360-System/370 OS/VS」及「DOS/VSE」等。

    其后,日本本土公司也争相开发,包括有富士通的JEF(Japanese processing Extended Facility)丶NEC的JIPS(Japa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及日立的KEIS(Kanji processing Extended Information System)等,全是大型电脑。到了1979年5月,NEC发表了可使用汉字ROM的私人电脑PC-8000系列;到了1982年10月,更开发出有名的16位元的PC-9801私人电脑,能处理汉字的电脑在日本渐渐普及。

    在七十年代末期,更出现一种专门用作编辑文件的文书处理器,可看成为一种拥有特定功能的小型电脑,八十年代中后期再演化成手提方式,并可打印出汉字。至於输入方式,由1978年9月26日东芝发售「JW-10」起,「假名汉字变换」成为主流的汉字输入法;即以日文拼音的方式,配合人工智能,输入汉字词汇。

    在还没有真正的中文电脑前,中国大陆部分学者依靠入口日本的电脑来处理中文。1973年,新华社派出考察团到日本,参观了日本共同社丶日立丶日本电气丶松下及东芝等公司。

    他们看到共同社采用磁芯技术解决了2000左右汉字和片假名的存储问题,并发现工作人员使用大键盘方式输入稿件。他们回国后,提出了采用电脑技术改善新华社收发编印四方面,并由中国四机部(民用机械丶核工业和核武器丶航空及电子工业)与北京市科技局邀请了富士通等公司到中国进行技术座谈会。

    后来,四机部提出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在1974年8月,中国开始了748工程,包括了用计算机来处理中文字,展开了各种研究工作,后来到1980年公布了GB2312-80汉字编码的国家标准,1983年中国科学院研究Unix中文化,1985年推出了Unix中文版。

    台湾方面,早期美国空军研究部门,曾经与IBM公司合作研发中文电脑,斥资了六千万、历时十年,研究电脑处理中文字的方法,结论是电脑不能处理中文。而当时美国的图书馆开始电脑化,一批中文书有待编入目录。

    另外,多家公司也开发了终端机式的中文系统,包括有王安丶工技院(中华一号到中华三号)及神通等。这些机器多数采用大键盘的输入方式,有数十至数百个键。

    到了1976年,中文电脑之父朱邦复发明了一套形意检字法,并在1978年改进为仓颉输入法,以英文键盘输入中文。在1979年,朱邦复提出以图形功能及从显示器的英文字符产生器入手,研发中文电脑,并由宏碁公司出产。

    之后,在原有英文操作系统上外挂中文系统的方法大行其道,多套中文软件相继推出,包括有国乔丶倚天及仲鼎等。中文信息处理至今经历了两次高潮: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之前,核心内容是汉字的计算机处理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低潮之后,1990年代末,中文信息处理的重点转向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语义处理方面。

    汉字之难——被打字机抛弃的时代: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英文打字机的普及极大的提高了文字资料的录入速度。而由于汉字的复杂性,使中文打字机迟迟未能设计出来,再加之基础汉字的学习难度大、时间长,连鲁迅都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之后,虽然设计出中文打字机,但要配备数千个铅字组成的大字盘,昂贵的机器成本和复杂的使用技术决定它不能普及到大众使用。毛泽东对此也深感无奈,发出了中文“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文字道路”的慨叹。

    新华社稿件数字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