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审计案例总结

    1.一审计案例分析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xiaoxui520025 《审计案例分析》课程学习总结(08会本6班卢丽芬28号)一开始学习审计时,感到很疑惑会计中已经有那么课程了,且审计很多东西都是建立在会计的基础之上的,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要单独设审计案例分析这一门课程呢?但经过一番学习才渐渐了解审计案例这一门独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3623737立课程设立的必要性,在此我谈谈对审计以及审计案例分析课程的体会总结.审计与会计的区别及其两者联系: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

    审计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这一表述既符合审计产生的目的,也符合我国宪法关于建立国家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的规定精神。

    审计和会计的区别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产生的前提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即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2、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3、两者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4、是方法程序不同。(1。

    2.审计实验心得体会

    审计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审计,经济越发展审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周的实训时间就过了,在过去的一周内学校组织我们会计2班的同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切身实践,使我体会到了将审计理论实际应用于审计实务操作中的重要性.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纸上谈兵,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我们对审计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审计知识水平的提高.虽然我们已经历了审计实训的磨砺,但那毕竟只是个虚拟的业务处理程序,其与实际的业务操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是审计实训所替代不了的,是要我们“走出去”才能学到的.在这一周里,我们实训的5个主要内容如以下:1、审计方法的运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审阅法、调节法、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2、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内部控制的测试、评审.3、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应用.4、综合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综合案例审查分析能力.5、审计报告;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编写审计工作报告能力.在实训的第一天里,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着手做实训的第一个内容,审计方法的运用,这一内容有3个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审计工作的各种分类标准和各种审计类型的内容,掌握各种审计常用方法的种类、优缺点、适应范围;更好的运用各种方法的运用.在这个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对商标进行审阅,在判断存在的问题时,由于对会计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淡忘了业务中该进的科目,此时我只能请教同学,向同学们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在其他几个实验中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审计工作和会计工作都是一样的需要我们的细心,还有就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审计工作分工细,一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审计报告的实验,让我了解审计报告的意义和种类,基本上掌握了判断审计报告的种类和审计报告的编写能力.每做一次实训,感觉自己的收获总会不少.做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无知,虽所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限于时间的不足,我们只实训了短短的一周.虽说时间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它不但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一些审计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更让我学到了很多之前在课堂上所根本没法学到的东西,这对于我的学业,乃至我以后人生的影响无疑都是极其深远的.如今,为期一周实训结束了,以上就是我就对本次实训做一个小结,经过这次审计实训,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使我更认真的学习.我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毕竟学校太单纯了.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地。

    3.审计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线索及分析 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张刚审计新兴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2001年3月1日购买某项专有技术,支付价款240万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项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为10年。

    2001年12月31日,公司与转让该技术的单位发生合同纠纷,专有技术的使用范围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可能造成减值。审计中未发现新兴公司进行账务处理。

    案例一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六条、《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十五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九条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据此,注册会计师张刚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 1.提请新兴公司在规定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该项无形资产: 当年应摊销额=(240÷10)÷12*10=20(万元) 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200000 贷:无形资产 200000 2.提请新兴公司对该专有技术发生减值准备后可能收回的金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经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估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0万元,为此,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50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0000 3.应将审验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调整情况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4.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审计人员应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案例二: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大华公司从当年初开始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至2001年9月10日研究成功,共发生开发费用150万元及律师费50万元。

    为使该项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中,大华公司发生相关费用30万元。 2001年11月,大华公司与可可公司签订协议,将开发的该项新技术出售给可可公司,双方协议价格400万元,可可公司于12月5日预付了300万元价款。

    协议中规定,该项新技术出售给可可公司后,大华公司需继续提供售后服务,以保证可可公司使用该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大华公司规定的质量标准,如果1年内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可可公司有权原价返回大华公司。 案例二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十三条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第十四条规定: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斯费用。 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租金应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同时,还应确认相关的费用。

    据此,注册会计师李文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 1.提请大华公司就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转让收入的确定等进行调整。 在确认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时,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 20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000000 支付确认无形资产后续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 3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300000 2.根据协议规定,在大华公司对可可公司使用该项新技术后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可能性不可确定时,大华公司转让新技术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不能确认2001年度的该项无形资产的转让收入。

    为此,提请大华公司作如下调整处理: 借:其他业务收入 3000000 贷:预收账款 3000000 同时,调整已计算的应交税金。 (二)案例评价 无形资产是公司为了生产、经营由股东投入、自行创造、购入等到方式而持有没有实物形态,但在一定期间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非货币性的长期资产。

    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无形资产的确认应符合以下特性: 一是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二是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三是无形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使用而不是出售;四是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五是无形资产取得具有有偿性。 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必须对其存在性、归属性和会计处理的合法性给予一定的关注。

    无形资产的审计可采用以下特殊审计程序: 1.索取并审阅被审计单位无形资产明细账,逐一检查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文件、资料,了解其内容和计价依据、所有权等。 2.审查无形资产当年增加,关注入账价值中资本化支出和费用的划分是否合理。

    3.审查无形资产摊销期间估计的合理性及其本期摊销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4.检查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5.审核本期无形资产转让、出租等处置的合法性及其会计处理。 6.检查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否适当披露。

    二、土地及。

    4.审计案例分析

    案例:安然审计失败案一。

    案情介绍安然通过会计创新的手法,设立特殊目的公司进行表外融资和交易安排虚增业绩并隐瞒负债,最终导致公司破产。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由销毁帐目而接受司法审查。

    二。本案的失败原因与风险点(一)事务所经营战略风险1.激进的创新业务 2.过快的业务扩张 3.新审计模式的迷信 4.商业文化过浓5.多元业务利益冲突 6.独立性的缺失 7.有限责任经营模式 8.合伙人的道德风险安然审计失败案的风险在哪里?三、学者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营理念和方针的批评1.CPA以盈利为主导,已经堕落为非独立行业2.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联合和垄断,又为了自身利益而恶性竞争;3.专业服务商品化,过度进行商业化的营销,毫无专业文化品质;4.管理咨询服务按企业负担能力收费,体现不了价值取向和增值;5.推销税务筹划,游走于法律边缘,公然向税法挑战;6.缺乏外部监督机制,行业协会自身的同业评价机制形同虚设,但业界又为了自身利益,以种种理由拒绝政府的监管;7.薪资结构,头重脚轻,合伙人厚颜无耻地剥夺专业人员创造的财富,导致专业人才流失,专业服务水平下降。

    8.规模大不仅无助于独立性的提高,反而成为独立性的障碍。四。

    注册会计师业需要直面的职业风险和挑战1.商业文化面临专业风险考验2.合伙文化面临道德风险考验3.独立性面临冲突业务考验4.会计准则面临技术创新考验。

    5.审计案例分析3000字

    二、会计学专业 (一)会计基本理论和财务会计方向 1、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差异的分析与比较 差异形成的背景与原因;差异的具体表现;实行国际协调的可能性与途径。

    2、比例合并法在合并报表中的运用 比例合并法的理论来源;比例合并法存在的基础;举实例说明比例合并法的程序。 3、试论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最佳方法 从理论上论述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的优劣;实务上应如何选择在阐述过程中可参阅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4、关于环境保护会计的几个问题 建立环负债的披露。 5、会计的国际协调及未来趋势 会计国际协调的概念;协调的意义、途径和现状等。

    6、试论会计国际化 促使会计国际化的原因;我国会计现状;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与国际化的关系;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7、试论外币业务及汇兑损益的确认 我国外币业务及汇兑损益确认的现状;国际上对外币业务的处理(如LAS);我国应如何明确规范外币业务及汇兑损益的确认。

    8、分部报告研究 分部报告的范围;分部的划分和确定;分部报告的内容、分部信息的报告期间和披露形式。 9、中美会计比较 选取某一具体会计准则或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的中美比较和分析,并评点我国会计的不足,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

    10、关于商誉问题的中外会计比较 包括涵义、确认、摊销、负商誉等问题的中外比较研究。 11、试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从现金流量表的作用、编制原理和编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资料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12、现金流量表在我国的应用 结合现金流量表在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应用情况,着重研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 13、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问题 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确认和计量等问题。

    14、会计报表体系与会计环境有关问题探讨 会计报告的目的、环境发展对报告的要求、报告的演变、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15、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资本化问题的探讨 知识经济的特点,无形资产的支柱--科技若干资本化问题,如计量确认时间、范围、内容等,可取小题探讨。

    1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 17、浅析存货计价方法的适用性 18、企业集团的收益分配 收益分配是企业集团急需处理好的核心问题之一,关系到企业集团的稳定与发展。可从企业集团资金的调度、收益分配模式、转移定价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19、企业兼并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企业兼并风起云涌,然而纵观全球其成功率并不高。究其原因,除体制不顺、政府行为、摩擦成本等因素之外,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兼并前后的一系列财务会计问题安排不当。

    可从概念价格、收益预测、债务重组、资产合并等方面进行探讨。 20、增值表研究 增值表在英国等欧洲国家已十分流行,有人已预言增值表将成为继现金流量表之后的第四财务报表。

    可从增值表产生的起因、增值表的内容、编制及分析着手进行研究。 21、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与会计改革 22.资产经营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23、上市公司的财务监测研究 可着眼于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和监测,进而对同类型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为上市公司的财务监控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财务标准。

    24、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探讨 可从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出发点、基本原则以及体系框架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25、所有者权益的会计保护 从所有者权益概念的研究出发,可着重研究如何保护股东权益不受侵犯以及怎样处理股东与经理的利益关系等问题。

    26、对己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 迄今为止,财政部已正式发布了《关联方关系交易》、《现金流量表》、《收入》、《投资》、《债务重组》、《建造合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纠正》等八项具体准则。可任选一项准则对其进行研究。

    27、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28、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

    6.审计案例分析

    第十二期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审计情况分析报告 2008-06-16 10:58:42 阅读8502次 l 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审计中,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调整利润368亿元,占审计前利润的24。

    9%;调整资产2181亿元,占审计前资产的5。 4%;调整应交税金63亿元,占审计前应交税金的25%。

    这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过滤不实会计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说明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l 非标准审计报告比例继续呈下降趋势。

    这表明,在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报提出调整意见后,上市公司能更大程度地按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l “接下家”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继续保持必要的谨慎态度。

    日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审计的业务报备资料分析。资料显示,2003年度72家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许可证会计师事务所报备的1241家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通过审计,调整利润368亿元,占审计前利润的24。

    9%;调整资产2181亿元,占审计前资产的5。4%;调整应交税金63亿元,占审计前应交税金的25%,这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过滤不实会计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说明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主要会计指标审计调整数仍维持较高水平 (一)税前利润审计调整情况 报备资料显示,1241家上市公司审计调整利润为368亿元,占审计前利润总额的24。 9%。

    其中,审计调减利润237亿元,占审计前利润总额的16。1%;审计调增利润131亿元,占审计前利润的8。

    8%。 与以前年度相比,审计调整利润占审计前利润总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1年、2002年这一比例分别为37%、34%,表明企业利润核算质量有所提高。

    (二)资产总额审计调整情况 统计表明,1241家上市公司审计调整资产2181亿元,占审计前资产总额的5。4%。

    其中,审计调减资产1163亿元,占审计前资产总额的2。9%;审计调增资产1018亿元,占审计前资产总额的2。

    5%。 与以前年度相比,审计调整资产占审计前资产总额的比例差别不大,2001年、2002年这一比例分别为5。

    6%、4。4%。

    (三)应交税金调整情况 报备资料显示,1241家上市公司审计调整应交税金63亿元,占审计前应交税金的25%。其中,审计调增47亿元,审计调减16亿元。

    与以前年度相比,审计调整应交税金占审计前应交税金总额的比例均维持较高比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2002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7。 7%、22。

    4%。 上述三项会计指标的审计调整幅度之大,一方面表明注册会计师在过滤不实会计信息、增强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公众利益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仍存在一定缺陷、会计核算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非标准审计报告比例继续呈下降趋势 统计表明,2003年年报审计非标准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比例为7。42%,与往年相比,这一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

    2000年至2002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4。48%、13。

    38%、13。36%。

    这说明,在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报提出调整意见后,上市公司能更大程度地按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三、“接下家”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继续保持必要的谨慎态度 报备资料显示,2003年年报审计中有84家上市公司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

    7%。其中,有17家公司的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占变更事务所公司总数的20。

    24%。而在年报审计意见总体分布中,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例仅为7。

    42%。可见,变更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例明显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这说明,在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委托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普遍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后任事务所更加关注审计风险,审计过程更为严谨,往往选择更加严格的审计意见类型,以规避审计风险,客观上提高了审计质量。 此外,报备数据还显示,2003年度共有亏损上市公司142家,注册会计师为这142家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例高达41。

    1%,远远高于上市公司整体非标准审计报告7。42%的比例,说明亏损上市公司仍然是审计的高风险区。

    其中,20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均为亏损上市公司,表明注册会计师已经充分关注到亏损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并采取了谨慎态度。 摘自: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