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鲁迅的简介

    鲁迅的简介

    一、鲁迅的资料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周树人

    别名: 鲁迅,周樟寿,周豫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 文学 作家,杂文家,思想家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院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

    身高: 161厘米

    重要事件: 新文化运动

    二、鲁迅的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原名周樟寿、字豫山。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三、鲁迅的简介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四、鲁迅的简介

    鲁迅[1](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五、300字的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收入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六、【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200字左右】

    鲁迅(1881-1936)原名,后改名,鲁迅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其投身后使用的一个,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和博爱思想的影响.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与其弟一起合译《》,介绍.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七、鲁迅的经历简单概括100字左右

    鲁迅[1](1881.9.26—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