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弘一

    弘一

    一、关于弘一法师的这首诗怎么理解临灭遗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弘一大师病危前手书之偈语,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应该解释为,君子之间的交往如水一般纯净,不带杂质。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是说如果只看朋友交往的表面现象,好像看到了真实情况,实际上差得远了。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是说问我将到哪里去安身呢,前路广阔,我无言以对。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只见春满花开,皓月当空,一片宁静安详,那就是我的归处啊。 “象”的说法来自魏晋玄学,是对应於“意”而言的。

    一般言之,“立象以尽意”,此是象所尽之意。有象所尽者,即有其所不尽者。

    象所不能尽者,即“象外之意”。弘一大师借著这道理来说明佛教的真理,表示佛教对真理的最高体悟,是离语言文字思维的,所谓的“语言道断,心行路绝”者是。

    故说执象(语言文字思维,这些都是“象”)而求真理,真理其实就在咫尺之间,但对胶著与“象”的人来说,何止千里? 下面是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的名言,曰: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於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

    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参考资料:www.pkucn.com。

    二、弘一法师(李叔同)当时为啥要出家,而且否定他前半生的成就呢,

    时候到了他自然就出家了,呵呵.成就不成就的,在学佛有成的人眼中都是空.你很难理解他出家,那就简单说下吧.弘一法师出家前可说是集琴棋书画于一身了,对艺术有很深的体悟,但生不逢时,当时是中国最黑暗的时候,内外都是战乱,人民苦不聊生,心中都是悲哀.这时他的心中会出现迷茫,因为艺术救不了国,舞台上表现的再好,人民有那个心情看吗.感觉这时候他的心态像是孔子当年,希望通过教育,来唤起人民心中的希望.而佛学是什么,它是研究解脱一切烦恼的学问,不管你之前是做什么的,有无宗教信仰,只要心中有了烦恼,那恭喜你,可以开始参悟佛学了. 你说对社会的贡献,说白了就体现在一个善字.他之前的很多贡献,大都是体现在物质上的,比如捐献等.艺术上确实也有很大贡献,但在当时的背景下,这种贡献就被无形的缩小了.而在他学佛以后,贡献就转为精神的了,教导人们乐善看开,内外清净.他自己亲口否定自己前半生的贡献并不是说那不算什么,而是和后者相比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像一位研究了一辈子小乘佛法的大师,他在一生中也做了很多的善事,很多的贡献,但当他突然了解大乘教义时,会有一种突然醒悟之感,觉得自己之前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以至有感而发说自己之前真是一无是处.这些都是站在他们自身的立场来说的,但对我们后人来说,不管是他前半生还是后半生,所做出的贡献都是让人敬仰的. 以上解释希望你能明白.。

    三、关于弘一大师的生平简介及语录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四、弘一法师当时为什么出家呢

    帮朋友找到一篇文章 弘一法师之出家 今年(一九三九)旧历九月二十日,是弘一法师满六十岁诞辰,佛学书局,因为我是他的老友,嘱写此文字以为纪念,我就把他的出家的经过加以追叙。

    他是三十九岁那年夏间披剃的,到现在已整整过了二十一年的僧侣生活。 我这里所述的,也都是二十年前的旧事。

    说起来也许会教大家不相信,弘一法师的出家,可以说和我有关,没有我,也许不至于出家。关于这层,弘一法师自己也承认。

    有一次,记得是他出家二三年后的事,他要到新城掩关去了,杭州知友们在银洞巷虎跑寺下院替他饯行,有白衣,有僧人,斋后,他在座间指了我向大家道: “我的出家,大半由于这位夏居士的助缘。 此恩永不能忘! 我听了不禁面红耳赤,惭悚无以自容。

    因为(一)我当时自己尚无信仰,以为出家是不幸的事情,至少是受苦的事情。弘一法师出家以后即修种种苦行,我见了常不忍。

    (二)他因我之助缘而出家修行去了,我却竖不起肩膀,仍浮沉在醉生梦死的凡俗之中.所以深深地感到对于他的责任,很是难过。 我和弘一法师(俗姓李,名字屡易,为世熟知者曰息,字曰叔同。)

    相识,是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名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时候。这个学校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不轻易更换教职员。

    我前后担任了十三年,他担任了七年。在这七年中我们晨夕一堂,相处得很好。

    他比我长六岁,当时我们已是三十左右的人了,少年名士气息,忏除将尽,想在教 育上做些实际功夫。我担任舍监职务,兼教修身课,时时感觉对于学生感化力不足。

    他教的是图画音乐二科。这两种科目,在他未来以前,是学生所忽视的。

    自他任教以后。就忽然被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

    课余但闻琴声歌声,假日常见学生出外写生,这原因一半当然是他对于这二科实力充足,一半也由于他的感化力大。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全校师生以及工役没有人不起敬的。

    他的力量,全由诚敬中发出,我只好佩服他,不能学他。举一个实例来说:有一次,寄宿舍里有学生失少了财物了,大家猜测是某一个学生偷的。

    检查起来,却没有得到证据。我身为舍监,深觉惭愧苦闷,向他求教。

    他所指教我的方法,说也怕人,教我自杀!说: “你肯自杀吗?你若出一张布告,说作贼者速来自首,如三日内无自首者,足见舍监诚信未孚,誓一死以殉教育。果能这样,一定可以感动人。

    一定会有人来自首。 这话须说得诚实,三日后如没有人自首,真非自杀不可。

    否则便无效力。” 这话在一般人看来是过分之辞,他提出来的时候,却是真心的流露,并无虚伪之意。

    我自愧不能照行。向他笑谢,他当然也不责备我。

    我们那时颇有些道学气,俨然以教育自任,一方面又痛感到自己力量的不够,可是所想努力的,还是儒家式的修养,至于宗教方面简直毫无关心的。 有一次,我从一本日本的杂志上见到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自古宗教上的伟人,如释迦,如耶稣,都曾断过食。

    断食,能使人除旧换新,改去恶德;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并且还列举实行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项,又介绍了一本专讲断食的参考书。

    我对于这篇文章很有兴味,便和他谈及,他就好奇地向我要了杂志去看。以后我们也常谈到这事。

    彼此都有“有机会时最好把断食来试试”的话。可是并没有作过具体的决定。

    至少在我自己是说过就算了的。约莫经过了一年,他竟独自去实行断食了,这是他出家前一年阳历年假的事。

    他有家眷在上海,平日每月回上海二次,年假暑假当然都回上海的。阳历年假只十天,放假以后我也就回家去了,总以为他仍照例回到上海了的。

    假满返校,不见到他,过了两个星期他才回来.据说假期中没有回上海,在虎跑寺断食。我问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他笑说:“你是能说不能行的,并且这事预先教别人知道也不好,旁人大惊小怪起来,容易发生波折。

    ”他的断食,共三星期。第一星期逐渐减食至尽,第二星期除水以外完全不食,第三星期起,由粥汤逐渐增加至常量。

    据说经过很顺利。不但并无苦痛,而且身心反觉轻快,有飘飘欲仙之象.他平日是每日早晨写字的,在断食期间,仍以写字为常课。

    三星期所写的字,有魏碑,有篆文,有隶书,笔力比平日并不减弱。 他说断食时,心比平时灵敏,颇有文思,恐出毛病,终于不敢作文。

    他断食以后,食量大增,且能吃整块的肉(平日虽不茹素,不多食肥腻肉类),自己觉得脱胎换骨过了,用老子“能婴儿乎”之意,改名李婴。依然教课,依然替人写字,并没有什么和前不同的情形。

    据我知道,这时他还只看些宋元人的理学书和道家的书类,佛学尚未谈到。 转瞬阴历年假到了,大家又离校,那知他不回上海,又到虎跑寺去了。

    因为他在那里住过三星期,喜其地方清静,所以又到那里去过年。他的归依三宝,可以说由这时候开始的。

    据说:他自虎跑寺断食回来,曾去访过马一浮先生,说虎跑寺如何清静僧人招待如何殷勤。 阴历新年,马先生有一个朋友彭先生,求马先生介绍一个幽静的寓处,马先生忆起弘一法师前几天曾提起虎跑寺,就把这位彭先生陪送到虎跑寺去住。

    恰好弘一法师正在那里,经马先生。

    五、李叔同为什么叫“弘一法师”

    李叔同,幼名成蹊、广侯,名息,学名文涛、息霜,字叔同,号漱筒。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青年时期勤于思想赞同康梁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叔同先后致力于文学、书画、戏剧、音乐、油画、金石,在这些方面都颇有造就,成为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至39岁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自此除了书法不辍——主要是抄写经卷,其他皆抛,以专事研佛,弘扬佛法,最终成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由此可知,李叔同39岁出家时,取号弘一,即是向佛祖发愿:从此一心向佛,弘扬佛法。故号“弘一”。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