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大勇若怯

    一、“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这句话不合理吗

    合理。

    有许多人用“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劝人或勉励自己,这根据的是 什么呢?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语出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 怯,大智如愚。”这两句话看起来好像矛盾,其实它们是分别有所强调的:前 一句强调的是“不鲁莽行事,行事要考虑周全”。

    由于“行事要考虑周全”, 所以不“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而是行事显得慢一些,像是怯阵似的。其实 这样才是“大勇”而不是“匹夫之勇”。

    后一句强调的是“不露锋芒,不显 山露水。”由于面临着各种事时不露锋芒,显得表态很慢,所以有点像愚笨 迟钝似的。

    其实这才是“大智”而不是“小聪明”。这两句话不是苏轼的首 创,他可能是读《老子》或《后汉书》受到了启发而讲出了这两句富有哲理的 话。

    《老子》第四十五章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之语,《后汉 书。荀爽传论》也有“大直若屈”这样的话。

    关于这三句话的解释,各家有不 同的看法,笔者只选一种:“大直若屈”的“大直”指的是“办事所要达到的 最后目的”,“若屈”是“像是很曲折”。 因为有些事不是“一下子就能成 功的”,需要把达到目的的过程安排好。

    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要有层次。这“层 次”就是“屈”。

    “大巧若拙”的“大巧”是才艺高超的人,才艺高超的人不 愿意逞能,所以“若拙”。“大辩若讷”的“大辩”是能雄辩的人,能雄辩的 人出言准确,要考虑一下,因而像是“讷”,即言语迟钝。

    二、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是什么意思

    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 释: 若:好像。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

    出 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老子》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

    示 例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二·骆文忠公遗爱》:“自有诸贤拥护而效其长,岂其~耶?

    近义词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

    反义词 深藏若谷 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

    解 释 拙:笨拙。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出 处 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用 法 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示 例 马南邨《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真正的大画家,却是~,独创新面貌。

    近义词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大辩若呐

    反义词 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词目 大辩若讷

    发音 dà biàn ruò nè

    释义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语出宋代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

    意谓很有胆量而不露声色,表面上好像胆小,“若怯”深处是“大勇”;很有智慧而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如愚”背后是“大智”。军事上喻指以假像诱骗敌人。

    愚:愚蠢,愚笨。 "大智若愚"的解释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

    "大勇若怯"的意思是: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扩展资料: “大智若愚”,并非故意装傻、故意作势,也不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即: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发,自自然然,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清清楚楚,表面上却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大智若愚的人,大智在内,若愚在外,将才华隐藏很深,给人一副混沌无知的样子,实际上,他们用的是心功。 大智若愚者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强者求己”的境界和心态,踏实做事,顺应自然,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

    因此,中国话里才有了“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这样一些富于哲理意义的成语,从而也丰富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四、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这个话人人都知道,大智,若愚还说的通,可是大

    http://bbs.muwen.com/topic270/270008.htm古代政治家管仲,曾经当兵,他是冲锋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逃跑的时候又跑在前面的一个人,所以有人笑话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胆小鬼……

    但是他的一位朋友很理解他,这位朋友说,他的家里有年迈的母亲,又有年幼的孩子,如果他作战死了,那么谁来养活一家老小啊!

    朋友又说,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有远大抱负的人,如果他作战死了,怎么实现他的远大理想啊!

    后来,管仲终于成为了一个大政治家,通过改革使他的国家强大起来。

    所以他当初的冲锋在后逃跑在前是正确的选择,有利于他自己,同时也有利于他的国家。

    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04-03/12/content_2787408.htm勇敢与怯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境界,或者说是两种相反的心理状态。权威的《现代汉语辞典》解释,勇敢是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怯懦是胆小怕事。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也就是在危急的时刻,勇敢还是怯懦,将决定一个人或一团体的命运走向。常言道,两强相遇勇者胜。但是,有时候前进可能很难,但有一丝成功的可能;后退,则成功的概率等于零。然而,迂回前行,跨过坎坷将是坦途。是逞匹夫之勇,还是有勇有谋、迂回前行呢?因而这就要取决于当时审时度势的准确判断。人们常说的“艺高人胆大”是指那些身怀绝技、武艺高强的人大都很勇敢,没有啥能耐的人则好胆小怕事。但是也不是没有例外,大勇若怯,则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当年韩信还只是一个普通人时,一个市井无赖讥笑韩信佩剑,说不怕死你就用剑刺我;怕死,你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瞅了瞅周围一群泼皮无赖一双双幸灾乐祸的眼睛,当着众人的面,屈辱地从那个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因为韩信知道,凭自己之力,是很难战胜那帮泼皮无赖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时看似怯懦,并不能说明韩信不勇敢,不是条汉子。后来他在楚汉争霸的战争中成为统率百万大军的上将军,功勋卓著,为刘邦打败项羽立下赫赫战功。如果他当年逞匹夫之勇,很可能死于那帮无赖的乱刀之下,刘邦的汉家天下,还不知哪年哪月能打下来。或许历史就得改写。

    还有与刘邦沾亲带故的刘备也是个大勇若怯的榜样。东汉末年,有一回,身为丞相的曹操与羽翼尚未丰满的刘备杯酒论天下,实际上是摆了个鸿门宴。那时的曹操可以说是挟天子令诸候,说话也大气,他说如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二人了,其他的不值一提。刘备应该说是个聪明和机警的人物,却让曹操的这句话惊吓得把手里的筷子掉落在地上。恰在此时,远处天际响起阵阵轰鸣的雷声。刘备为了掩饰自己的惊慌失措的神态,说道:圣人说迅雷风烈,必有大变。真说得极是啊!你看这雷声把我吓成这个样子,看来我是不配当英雄的。曹操见刘备喝酒的时候让个雷声吓得握不住筷子,又想到他闲时挑水浇园,莳弄瓜菜,觉着他真的不是什么英雄豪杰,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就没对他下手,留下了他的性命。奸雄曹操一生多疑,却被刘备“大勇若怯”的伎俩蒙混过去,以致后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占得一爿江山,与曹孙鼎立三分,成就一方霸业。

    20年前,我曾听说过一个年轻的女警察的“大勇若怯”的故事。那一年她只有20岁,刚从警校毕业不久。一个漆黑的冬夜,她从派出所下班回家,途中她被一名手持尖刀的男子挡住了去路。那男子恶声恶气地让她到路边上脱下衣服。面对这名身高体壮的歹徒,硬拼肯定要吃亏。她装着被吓坏了的样子,慢吞吞地先脱下外套。那位歹徒以为她真的被吓呆了,一把将她推在路边,扔掉尖刀就扑了上来。她机警地一闪,顺手抓起地上的尖刀,转身向他猛刺……于是一个连续作案多起的犯罪分子被刺成重伤后被抓获归案。这位令人钦佩的女警察荣立二等功。

    显然这位年轻的女警察之初“大勇若怯”的表现,麻痹了犯罪分子,才使她有机会抓到尖刀将其刺伤。这里看似怯懦,却是有勇有谋,似怯却勇。《淮南子•兵略训》中有言:“飞鸟之击也,俯其首;猛兽之攫也,匿其爪”,这其中包含了“大勇若怯”之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