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波特莱尔

    一、波特莱尔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1),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波德莱尔生于巴黎,是弗朗索瓦·波德莱尔晚年与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务于神职,后来在参议院任职,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颇有才能,其在波德莱尔幼年时代就给予了他良好的艺术熏陶。波德莱尔六岁那年,父亲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亲改嫁。

    七月革命,法王复辟后,波德莱尔的继父上校奥皮克调职至里昂,波德莱尔进入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其十五岁时转入巴黎路易大王中学(Lycée Louis-le-Grand)学习。在这个时期,波德莱尔开始显示出其在诗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诗作却不为导师所认同,得到的评价是在这些诗作中显示了一些不属于他年龄的堕落品质。

    1839年,由于波德莱尔坚持庇护一名同学而被学校开除。1840年,十九岁的波德莱尔自由的生活在拉丁区,结识文学界的朋友,为一家报纸供稿。

    次年,被其放荡的生活惹怒的奥皮克将继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并希望艰苦的航行能够改造波德莱尔。1842年2月,波德莱尔于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这次通往东方的旅程令波德莱尔产生无数的幻想,并成为其后来一些作品的创作源泉。

    4月,波德莱尔继承了先父的遗产,开始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琼浆佳肴、华服美女以及鸦片迷药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画出了一抹奇异的苍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莱尔开始写作后来收录在《恶之花》中部分的诗歌。由于他不节制的挥霍,他的家人于1844年指定了一名监护人管理波德莱尔的财产,按月拨给他200法郎。

    次年,波德莱尔企图自杀。1846年,波德莱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其中大部分的诗歌于1857年首次结集为《恶之花》出版。

    令波德莱尔最初闻名于巴黎文坛的并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的文学评论:《一八四五年的沙龙》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龙》。1848年,法国巴黎工人学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莱尔在期间十分积极,并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这份刊物仅维持了两天,6月23日,波德莱尔参与了六月起义的巷战。

    在波德莱尔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作家是爱伦·坡,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间,波德莱尔坚持翻译坡的作品。《恶之花》出版后不久,因为“有伤风化”(outrage aux bonnes mœurs)的罪名,法庭处以波德莱尔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从诗集中删除六首主要的诗,当时的法国文坛对此事件的看法一分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莱尔一边,伟大文豪雨果写信给波德莱尔赞扬《恶之花》。

    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诗外,并加入新诗35首。同年12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波德莱尔于次年2月拒绝。

    1862年,诗人首次发病,三年后病情恶化,1866年在比利时参观教堂时突然出现失语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状,回巴黎后住进迪瓦尔博士的疗养院,翌年病逝,享年46岁。作品简析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然而美的定义千差万别,波德莱尔认为,美不应该受到束缚,善并不等于美,美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

    两个世纪前,当波德莱尔将自己所创造的美展现给世人的时候,评论界惊恐的称呼他为“恶魔诗人”。当时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一些公认的主题在创作上已显疲乏,大多数诗人在那块拥挤的土地上死守阵地,鲜有大胆创新者出现,而在众人之外坚持培育那朵“恶之花”的波德莱尔不外乎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

    1821年 夏尔·波德莱尔生于巴黎高叶街十五号1827年 波德莱尔的父亲让—弗朗索瓦·波德莱尔去世1828年 母亲再婚,改嫁欧比克上校1831年 欧比克调至里昂驻防,全家随同前往。波德莱尔入德洛姆寄宿学校1832年 进里昂皇家中学1836年 欧比克调回巴黎,波德莱尔进路易大帝中学就读。

    开始阅读夏多布里昂和圣伯夫1837年 在中学优等生会考中获拉丁诗二等奖1838年 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写田园诗1839年 被路易大帝中学开除。通过中学毕业会考1840年 入勒韦克·巴伊寄宿学校。

    开始游手好闲,与继父闹翻1841年 被迫远游,从波尔多出发,前往加尔各答1842年 回巴黎,继承先父遗产。迁居圣·路易岛,开始与圣伯夫、戈蒂耶、雨果及女演 员 让娜·杜瓦尔交往。

    写出《恶之花》中的二十多首诗1843年 经济拮据。吸大麻。

    《恶之花》中的许多诗写于此时1844年 被指定监护人管理其财产,挥霍无度1845年 二度企图自杀。出版《1845年的沙龙》。

    开始翻译爱伦·坡的作品1846年 出版《1846年的沙龙》1847年 结识玛丽·杜布伦,发表小说《拉·芳法罗》1848年 参加革命团体。翻译爱伦·坡的《磁性启示》1849年 对革命感到失望,躲到第戎数月1851年 发表《酒与印度大麻》,以《冥府》为总题发表十一首诗,后收入《恶之花》。

    控诉雾月政变,放弃所有政治活动1852年 发表《爱伦·坡的生平与著作》。首次寄诗给萨巴蒂埃夫人1855年 在《两世界评论》杂志以《恶之花》为题发表十八首诗1857年 《恶之花》初版,惹官司。

    与萨巴蒂埃断交1858年 回母亲身边居住,经济困难1859年 出版《1859年的沙龙。

    二、波特莱尔是谁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1),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波德莱尔生于巴黎,是弗朗索瓦·波德莱尔晚年与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务于神职,后来在参议院任职,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颇有才能,其在波德莱尔幼年时代就给予了他良好的艺术熏陶。波德莱尔六岁那年,父亲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亲改嫁。七月革命,法王复辟后,波德莱尔的继父上校奥皮克调职至里昂,波德莱尔进入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其十五岁时转入巴黎路易大王中学(Lycée Louis-le-Grand)学习。在这个时期,波德莱尔开始显示出其在诗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诗作却不为导师所认同,得到的评价是在这些诗作中显示了一些不属于他年龄的堕落品质。1839年,由于波德莱尔坚持庇护一名同学而被学校开除。

    1840年,十九岁的波德莱尔自由的生活在拉丁区,结识文学界的朋友,为一家报纸供稿。次年,被其放荡的生活惹怒的奥皮克将继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并希望艰苦的航行能够改造波德莱尔。1842年2月,波德莱尔于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这次通往东方的旅程令波德莱尔产生无数的幻想,并成为其后来一些作品的创作源泉。4月,波德莱尔继承了先父的遗产,开始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琼浆佳肴、华服美女以及鸦片迷药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画出了一抹奇异的苍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莱尔开始写作后来收录在《恶之花》中部分的诗歌。由于他不节制的挥霍,他的家人于1844年指定了一名监护人管理波德莱尔的财产,按月拨给他200法郎。次年,波德莱尔企图自杀。1846年,波德莱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其中大部分的诗歌于1857年首次结集为《恶之花》出版。令波德莱尔最初闻名于巴黎文坛的并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的文学评论:《一八四五年的沙龙》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龙》。1848年,法国巴黎工人学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莱尔在期间十分积极,并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这份刊物仅维持了两天,6月23日,波德莱尔参与了六月起义的巷战。在波德莱尔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作家是爱伦·坡,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间,波德莱尔坚持翻译坡的作品。

    《恶之花》出版后不久,因为“有伤风化”(outrage aux bonnes mœurs)的罪名,法庭处以波德莱尔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从诗集中删除六首主要的诗,当时的法国文坛对此事件的看法一分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莱尔一边,伟大文豪雨果写信给波德莱尔赞扬《恶之花》。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诗外,并加入新诗35首。同年12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波德莱尔于次年2月拒绝。

    1862年,诗人首次发病,三年后病情恶化,1866年在比利时参观教堂时突然出现失语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状,回巴黎后住进迪瓦尔博士的疗养院,翌年病逝,享年46岁。

    参考资料:http://zh.advantacell.com/wiki/%E6%B3%A2%E5%BE%B7%E8%8E%B1%E5%B0%94

    三、波特莱尔是哪国人

    波特莱尔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创始者,又是诗歌领域中象征主义流派的先驱和代表。

    他著有受到最大的赞誉同时也受到最大非难的诗集《恶之花》。他写的两本散文诗集《巴黎的烦恼》和《人造的乐园》,成为现代散文诗艺术发展的先导。

    波特莱尔的思想和创作是资产阶级“世纪末”精神的典型写照。他生在一个豪贵之家。

    到了青年时代,却由于自己的肆意挥霍,而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他抱着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幻想,参加了1848年2月法国大革命。

    革命的失败和斗争的血污,碰碎了他的幻想。他从此开始了一个愤世嫉俗而又颓废沉沦的诗人生活。

    他的诗篇,就是一部分被革命风暴所抛弃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矛盾和危机的反映。他同情“终日浸在眼泪里”的穷苦不幸人民的悲惨生活。

    他唱着对“太阳”一般光明生活的渴望。他对罪恶和畸形的资本主义制度吐出了自己的诅咒。

    但是,这毕竟是少数的。他的思想和创作,更多的是表现了世纪末的颓废没落倾向和悲观主义色彩。

    他歌唱酒色,歌唱死亡,歌唱坟墓,歌唱恋人死尸上的蛆虫。他把人生看做是一座永远无法摆脱的“大病院”。

    他赞美享乐和颓废。享乐不成,便在酒色的沉醉中求得慰安。

    在一首题为《沉醉》的散文诗中,他唱道:“永久的沉醉呀!这是人生惟一的问题,此外什么东西都是不足重轻的!”他的诗和散文诗极富独创性。他用奇特的想象,象征的手法,机智的隐喻,和谐的音节,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烂丑恶,同时又表现了自己的深情留恋和赞美,不仅反映了没落资产阶级的精神苦闷和追求,在艺术上也具有独树一帜的创造。

    因此,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坛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法国大诗人雨果读了他的《七个老人》和《矮小的老妇人》之后,便写信给他说:“你用了人家所不懂的死灭的闪光装饰了艺术的天堂,你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栗。”

    史笃姆著,张闻天译:《波特来耳研究》,见《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专号》。

    四、波特莱尔

    十九世纪中的法国是一个诞生了众多诗歌作者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有着众多的诗歌纷出于法国的诗歌圣坛。

    波特莱尔就是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夕阳中登上诗坛的,他以一种狂热的崇拜和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感应》。他曾崇拜过雨果、拜伦、雪莱、阿蒂耶这些法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大师,可是波特莱尔却并不让前人的脚步困缚着他,相反他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以荒诞怪异而闻名的道路,开辟了一条通向诗歌大门的新生之路。

    波特莱尔生于1821年,《凉台》是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第一章《忧郁和理想》中的第一首,在于1867年首次发表于法国之时,波特莱尔的《恶之花》立遭横祸。法国的大报《费加罗报》首先发难,指责作者有伤风化,作风败俗,亵渎宗教。

    可是在那些激进派的诗人眼中波特莱尔却是一个法国现代派诗歌创始人、象征派的先驱者,他的《恶之花》初版面世的时期雨果大师就盛赞“你的《恶之花》光辉耀目,仿佛星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