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知人之明

    一、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的意思

    大凡有自知之明的人,也有知人之明;无自知之明的人,自然也无知人之明。

    三国人物,各有千秋,妙趣横生,奇才并举,其中令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明的贤士。 徐庶被刘备拜为军师后,调练兵马,运筹帷幄,破八门金锁阵,攻克樊城,大败曹军,战功赫赫,令许都震惊。

    谋士程昱向曹操介绍徐庶其人,曹操问程昱“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日:“十倍于昱。”程昱与苟彧、荀攸、敦嘉四人是曹操的主要谋士。

    曹操曾称赞他们“机深谋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程昱其人,才高如此,尚能正视自己与徐庶的差距,不愧大贤。

    徐庶被程昱用计赚至许都后,刘备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比公若何?”庶日:“吾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徐庶并非虚言吓唬曹操,实在是肺腑之言。在徐庶向刘备“回马荐诸葛”时就说过“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虽则言语不尽相同,实则一般含义。

    徐庶明了自己的才智,也深知诸葛亮的韬略,可谓知己知彼。 刘备一度想请司马德操出山辅佐、共图大业。

    司马德操婉言谢绝,随后补出一句“自有十倍于吾之人助君。”十倍于司马德操之才的人,当然指的是“卧龙凤雏。”

    于此一观可知,真正有才德的人决非缺乏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的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一举成名,百万军中取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之首级,曹操手下众将无不敬服,唯有蔡阳嗤之以鼻。

    殊不知,在古城相会之前,蔡阳与云长过招,不过数合便丢了脑袋。蔡阳其人,既无自知之明,也无知人之明,死无足惜。

    然而,智若程昱,才若徐庶,德若司马之高士,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却有自知之明,堪称千古奇才。 在当今社会,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程昱、徐庶,但至少不该变成蔡阳。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认识自己、正视他人,非但不会贬低自己,反而会从更高一个层次折射出自己的才德。 一个受人拥戴的人,应当具有知人之明。

    他的威信并不仅仅表现为周围的人们或者他的部下多么欣赏他、感激他、奉承他、恭维他,而在于人们信任他、追随他、揣摩他、有求于他。人们自内心深处对他的期望和企求是最具实质性的、功利性的,也最有吸引力。

    口头上的吹捧,包括那些真心实意的感谢,实际是十分廉价的。神灵是信众的精神寄托,而受拥戴者则不仅是群众的精神寄托,更是他们的世俗依靠。

    人与人之间并不都是相互利用、相互标榜的关系。真正的感情无疑是朋友们诚挚交往的基础,如果没有感情上的相互沟通、信赖和吸引,社会交往活动就会索然无味,人和人的往来就只能是商品意义上的等价交换甚至可能是尔虞吾诈。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内容日益繁杂,商业化的交往方式也在渐渐渗入人们的感情生活。这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用工作职权与他人做交易,显然违背职业道德,这是错误的,也是根本不可取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比为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谋利益更有意义和价值。

    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连续不断地使民众获得某种利益或者实惠,从而保持民众的向心力和依赖心。 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茫茫沙漠中长途旅行的人,当他干渴至极的时候,翘首盼望着绿洲的出现。

    然而他在饮足溪水并灌满水瓶以后,立刻就会转身离去。在崇山峻岭攀登的运动员,他们的眼睛永远看着那些不可企及的山巅,一旦征服了某一个山峰,就根本不会把它放在眼里而是踩在脚下。

    这里所举的几个例子想说明的问题是,不要一次性满足别人的所有要求。从事领导工作的人尤其如此。

    从世俗的眼光看,他人有事求于某人,这是讨好某人的根本原因。其愿望一旦获得满足,就不再对某人抱有什么希望和期待,也不会对他保持依赖心。

    于是,他丢弃了昔日灿烂可掬的笑容和毕恭毕敬的心理,对某人冷眼相对,视若路人,甚至恩将仇报。尽管此类人数不多,但对某人威信力的影响却很大。

    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于他人的需求不要一次性地完全予以满足,以使其不断地对某人保持企求心理。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都有不同要求。

    他们的有些要求,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得以实现;有些要求,可以通过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帮助变成现实。但是,如果在所有方面的要求都得到满足,甚至对未来的要求也提前得到满足的话,他就可能万事不求人,随之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

    比如,在美国有终身教授制度。设置这种制度的初衷是给教授们提供一种宽松的学术环境,使他们不再有失业的后顾之忧,也不受任何非学术的干扰,一心一意地从事科学研究。

    这种制度在实施的初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有些人成了终身教授以后,不思进取,既没有科学研究的成果问世,也不像以前那样认真地上课了。对学校的工作有抵触情绪,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校外,为个人赚取外快。

    更有人对校长的要求根本不放在眼里,而学校却对他奈何不得。现在,学校方面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进一步完善终身教授制度,使它真正起到推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作。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