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关于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他认为"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背驰",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但他认为当时"强邻交通,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即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必须用武力自卫,这就要实行军国民教育.就国内而言,为了打破当时国内封建军阀拥兵妄为的局面,就要"行举国皆兵之制","以平均其势力",也要进行军国民教育.后来,他把军事体育发展成为普通体育.他认为体育是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他说:"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如果 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精神上也必感痛苦.他要求学生"各就所好,多多运动",以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 2、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实利主义教育主要给人以各种普通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训练.进行实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增强国家的财力,这样才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认为"今之世界恃以竞争者,不仅在武力,而尤在财力.且武力之半,亦由财力而孳乳."同时,他还指出"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甚多,而国甚贫.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他把实利主义教育,当成富国强民、发展国家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 他认为实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使人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还可以便人的思维"臻于细密",例如学习算学,既可以增加知识,又可以便脑力反复运用,使人的思维日趋细密. 3、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军事体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是"强兵富国"之道,但是,仅有两者还不够,还必须有公民道德教育. "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日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皆尽于是矣."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他提倡这种道德观念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相对抗,并企图通过这种公民道德教育使人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而改变被封建道德束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提倡的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意义 . 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属于实体世界,是"超轶乎政治的".他认为世界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超轶乎现世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其现象世界间所以为实体世界之障碍者,不外二种意识,一,人我之差别,二,幸福之营求是也."通过世界观教育,就可以使人破"人我之差别”,泯"幸福之营求",人也就达于最高的精神境界,人生也就变得更有价值.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并认为世界观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这点是值得重视的.当然,他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教育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观的基础上的.然而,他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这表示了他对当时封建传统教育的否定,具有重大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5、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为蔡元培首创.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非常重视美育,认为美育是引导人从现象世界过渡到实体世界的津梁.他指出,引导人们从现象世界过渡到实体世界不能用"旦旦而聒之"的方式,也不是"枯槁单简之言说"就能实现的."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教育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美感教育,使人达于最高精神境界. 他认为美育的作用在于"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美育可以陶养憾情,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 关于 "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主张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他说教育者应"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就象农家对待植物那样,"千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斋食则资以肥料."为此,他极力反对违反自然、束缚个性的教育.他指责旧教育"是教育者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故不间其性质之动静,资束之锐钝,而教之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 为了能"尚自然、展个性",在教学方法上,他重视启发式教学,提倡自动、自学、自己研究的方法.他说教书并不象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自动的求学.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功课时,再去帮助他.他说"在学校不能单*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自习,随时注意自己发见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他的"展个性、尚自然"的思想是一贯的,他任南洋公学教习时,就提倡"学生自己读书"以展个性.他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改良讲义"和"添购书籍"两个计划.提出讲义只列大纲,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教师口授,或自己参考,以期学有心得.。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五育并举的思想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1.提出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

    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

    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3. 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

    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 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4.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

    “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恕、仁”。

    毋庸讳言,这种比附是牵强的,然而,他这样做,又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主张广泛吸收国外文化,同时,他又强调,吸收国外文化时“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吸收之”,并且“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他批评有些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

    5. 世界观的教育世界观的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它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则抱积极进取态度,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6.美育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的中坚任务”。

    他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

    “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

    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因此,仕人我之见,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而美感教育的特性恰恰就在于此,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人进入这种境界则“已接触于实体世界观念矣”,后来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这种特性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正因为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因此蔡元培认为:“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

    蔡元培的美感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反复宣传美感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也显然是超阶级的、超现实的,过分夸大了美感教育的作用,主张在教育人对美感教育“应特别注重”,这些都是正确的。以上的五种教育,蔡元培认为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

    三、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举并重。

    1.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于超轶于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于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不科学。其次,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达到那个“不可名言”,如果“不得不强为之名”则“或谓之道,或谓之太极,或谓之黑暗之意识,或谓之无识之意志”的实体世界。此外,他在阐述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问题时,也存在超阶级、超现实、牵强附会等弊病。

    3. 在蔡元培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思想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同他重视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因此,他说“自己的兴趣偏于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多参加点意见”,因此,他又较长时间主持北京大学,有丰富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形成了颇有创建的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四、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现今教育有何意义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一)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健全人格”。

    (二)大学教育的内容为“五育并举”。 (三)大学教育的功能在于“服务社会”。

    蔡元培先生以其饱满的爱国热情,立志教育救国立国,形成了包括“健全的人格”、“五育并举”和大学教育的功能在于“服务社会”等丰富的教育思想,并大力付诸实践,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在蔡元培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思想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同他重视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

    因此,他说“自己的兴趣偏于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多参加点意见”,因此,他又较长时间主持北京大学,有丰富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形成了颇有创建的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和科学,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心,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至今对于我们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仍有一定意义。

    五、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关于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

    他认为"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背驰",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但他认为当时"强邻交通,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即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必须用武力自卫,这就要实行军国民教育。

    就国内而言,为了打破当时国内封建军阀拥兵妄为的局面,就要"行举国皆兵之制","以平均其势力",也要进行军国民教育。后来,他把军事体育发展成为普通体育。

    他认为体育是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他说:"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如果 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精神上也必感痛苦。他要求学生"各就所好,多多运动",以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

    2、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实利主义教育主要给人以各种普通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训练。

    进行实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富裕程度,增强国家的财力,这样才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认为"今之世界恃以竞争者,不仅在武力,而尤在财力。

    且武力之半,亦由财力而孳乳。"同时,他还指出"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甚多,而国甚贫。

    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他把实利主义教育,当成富国强民、发展国家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

    他认为实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使人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还可以便人的思维"臻于细密",例如学习算学,既可以增加知识,又可以便脑力反复运用,使人的思维日趋细密。 3、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他认为军事体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是"强兵富国"之道,但是,仅有两者还不够,还必须有公民道德教育。 "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日自由、平等、亲爱。

    道德之要皆尽于是矣。"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观念。

    他提倡这种道德观念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相对抗,并企图通过这种公民道德教育使人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而改变被封建道德束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提倡的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意义 。

    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属于实体世界,是"超轶乎政治的"。他认为世界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超轶乎现世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

    "其现象世界间所以为实体世界之障碍者,不外二种意识,一,人我之差别,二,幸福之营求是也。"通过世界观教育,就可以使人破"人我之差别”,泯"幸福之营求",人也就达于最高的精神境界,人生也就变得更有价值。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并认为世界观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这点是值得重视的。当然,他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教育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观的基础上的。

    然而,他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这表示了他对当时封建传统教育的否定,具有重大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5、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为蔡元培首创。

    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非常重视美育,认为美育是引导人从现象世界过渡到实体世界的津梁。

    他指出,引导人们从现象世界过渡到实体世界不能用"旦旦而聒之"的方式,也不是"枯槁单简之言说"就能实现的。"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

    "教育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美感教育,使人达于最高精神境界。 他认为美育的作用在于"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 美育可以陶养憾情,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 关于 "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主张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他说教育者应"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

    "就象农家对待植物那样,"千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斋食则资以肥料。"为此,他极力反对违反自然、束缚个性的教育。

    他指责旧教育"是教育者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故不间其性质之动静,资束之锐钝,而教之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 为了能"尚自然、展个性",在教学方法上,他重视启发式教学,提倡自动、自学、自己研究的方法。

    他说教书并不象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自动的求学。

    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功课时,再去帮助他。他说"在学校不能单*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自习,随时注意自己发见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

    "他的"展个性、尚自然"的思想是一贯的,他任南洋公学教习时,就提倡"学生自己读书"以展个性。他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改良讲义"和"添购书籍"两个计划。

    提出讲义只列大纲,细微末节,以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