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奥黛丽赫本简介

    奥黛丽赫本简介

    一、奥黛丽·赫本的简介

    资料我不说了

    上面都有

    还有你可以百度

    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

    他是Smiling Angel

    她的笑容一直都在那些心灵美好的人的心里

    没有人会忘记她

    因为她永远都是那么美好

    像美好的,玻璃一样的梦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第一次看的赫本的电影是《罗马假日》。我不得不承认,她在电影里(当然在生活里也是)是那样一个优雅而可爱的形象,她的气质让人难以忘怀,真的很——

    她有青春而稳重的味道,无论什么时候。

    后来我又看了赫本的纪录片。不由得折服了。她的美不是表皮的炫目,而像一杯糖水,能够沁到人心底,带来回味无穷的甜美。

    她的一生真的很值得人赞叹。那么绚烂,像夜空的繁星,绽放的那么努力,努力的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点艰辛,有那么一点点不忍提及,因为她看上去那么完美,像玻璃做成的小鹿,一碰即碎。她美丽而不高傲,像阳光。

    公益事业中我不时能想到她的身影。晚年依然老骥伏枥是值得赞叹的。这也许,不,这一定是她在人们心里印象那么深刻的原素之一。

    她离开的很让人心碎,那么突然。相信此时此刻本迷们的心里都在上演一幕悲剧,赫本的离开像是一支藤蔓把最悲哀的悲哀都拉往心底。

    语言无法形容她的美。她的笑。她是永远微笑的天使。我没有办法把她形容的淋漓尽致,请见谅。

    我们无法忘记她。无法忘记。

    二、奥黛丽.赫本简介

    人物简介: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简 介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自我表演评价: 我从来没有什么伟大天才或高超技艺,但无论如何,我做出了贡献! 一个精灵诞生在比利时 1929年3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 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他相貌英俊,衣着考究. 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约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生活环境中,赫本自幼熏陶得认真严肃、气质高雅、性格坚毅,同时又能出人意料地谈笑风生,以无限的激情拥抱生活。

    她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就象布鲁塞尔一样,集最古老的神秘、时代的观念和奇异的现代观念于一身,她的举止总带有一种贵族气派.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郅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 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从小就喜欢音乐, 尤其喜爱舞蹈,看芭蕾舞剧对赫本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将来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是小赫本唯一的梦想. 这个时候,她日益从芭蕾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她开始对自己的外表不满. 她特别不喜欢自己的脸,认为她的眼睛太大,牙齿长得不整齐,而且她对自己的体形也感到绝望.从此她郁郁寡欢,越来越孤僻、拘谨、与人疏远 6岁时她父母的离异更使她觉得分外不幸,但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她. 9岁时,她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学习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 她对电影毫无兴趣,对超级巨星嘉宝或者凯瑟琳.赫本一无所知,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来到荷兰,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其间,她强烈地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由于食品短缺,赫本一米七的个儿,仅剩一付骨头架子. 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贫血、消瘦、肌肉单薄无力,并且她的体型后来始终清瘦修长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 战争结束后,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那里学习. 索尼亚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颧骨,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双腿, 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错,有很好的基本功. 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许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府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 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值夜班的工作。

    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柏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的舞蹈家兰柏女士对赫本很好, 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别的同学。

    加之她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蹈主角的前途。 同时,多年的饥饿病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

    经兰柏推荐,赫本参加了美国音乐剧《高扣鞋》的演出,在剧中当一名群众演员。 她舞蹈设计的动作跳得很高,转动眼珠,向前伸出手臂,演得不坏,但赫本不喜欢这种形式,也不喜欢这种生活。

    这个时候,赫本突然明白了兰柏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柏女士的话是:“你缺少芭蕾舞家应具备的天才。”

    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当不成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岁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

    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分钟的电影短片,是一部旅行风光介绍,片中需要一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小姐向观众讲解风光景物, 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

    两位导演先后接见了她。 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

    她象小鸟似地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 记得当时我对助手说“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

    另一位导演则极力证明,是她第一个发现了奥黛丽.赫本:“她走进我的办公室,说她是学芭蕾的,要找个工作。 我向她解释说,我不拍音乐舞蹈片。

    不过,我继续和她谈话。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鲜、开朗和难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

    她的小圆脸上一对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个小太阳!最后,我恍然大悟: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 我就对她说,我要让她担任一个角色。

    而她却回答说:不过,我不是演员啊!你会失望的。 我和她签订了合同。”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电影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

    这件事也许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中国观众熟悉赫本,是从《罗马假日》开始, 赫本辉煌事业的开端,也通常自《罗马假日》算起,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在赫本被挑选为《吉吉》一戏的主角时,在伦敦,挑。

    三、奥黛丽赫本的简介与生平

    【基本信息】 姓名: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罗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性别:女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 国籍:英国 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爱尔兰四国血统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Brussels)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结肠癌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样貌特征】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体重:103磅(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 服装尺码:6 鞋码:10 血型:AB型 使用品牌:Givechy,FERRAGAMO,Ralph Laurren,Guess,Valentino,Louis Vuitton 【家庭成员】 远祖: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 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 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 配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侣: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 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 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宠物:约克夏犬 出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意外的事:获得奥斯卡奖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童年 奥黛丽赫本童年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赫本的全名原本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但在二战后,由于她的父亲约瑟夫偶尔发现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这个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赫本-鲁斯顿”。因此,为了合乎法律规定,奥黛丽的名字也相应修改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一般简称为“奥黛丽·赫本”。

    【注】奥黛丽·赫本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和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苏格兰玛丽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后裔。詹姆士·赫本的后裔中,与奥黛丽同一时代的好莱坞名人还有凯瑟琳·赫本和摩纳哥前大公雷尼尔三世(娶格蕾丝·凯丽为王妃轰动好莱坞),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中也有亨弗莱·鲍嘉这样的好莱坞明星。

    实际上他们和奥黛丽是远房亲戚。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

    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来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

    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

    在此期间,赫本曾为荷兰地下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此时16岁的奥黛丽成为一名志愿护士,战役期间很多盟军伤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医院,其中一名受伤的英国伞兵在赫本和其他护士的帮助和照护下康复,这名伞兵就是后来的导演特伦斯·杨,他在1967年执导了赫本主演的《盲女惊魂记》。

    踏入影坛 二战后,1948年,赫本与母亲(赫本父母于1938年离异)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

    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饰演一位空姐——一个跑龙套的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

    为。

    四、奥黛丽.赫本的详细资料

    奥黛丽·赫本

    性别:女

    英文名:Audrey Hepburn

    生日:1929年5月4日

    星座:金牛座

    国籍:比利时

    地域:欧美

    身高:170cm

    三围:B32 W20 H35

    生平介绍: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小便表现出对音乐舞蹈的浓厚兴趣。当沉浸于成为一各芭蕾舞艺术家的梦想之时,二战爆发,家园和艺术学院先后被毁,令她自觉前途越来越暗淡。

    1948年,赫本与母亲(父母于1938年离异)迁至英国伦敦,进入著名的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并开始在一些音乐剧担任角色。1951年,赫本在意大利演出,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这个角色,这令赫本在好莱坞一举成名,并为她开启了美国之门。

    1953年她轻松通过了由威廉惠勒导演的《罗马假日》的试镜,并与好莱坞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这部影片。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该片令她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与此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

    从50年代到60年代,赫本完成自身的转型,结束了她幻想的纯洁世界生活阶段,逐渐从虚幻世界走到了现实生活中。1954年9月,赫本与美国著名男演员Mel Ferrer结婚。在事业上,她开始尝试饰演不同类型的角色。她主演了许多影片,如《战争与和平》(1956年)、《甜妞儿》(1957年)、《黄昏之恋》(1957年)、《绿厦》(1957年)、《孩子们的时刻》(1962年)、《谜中谜》(1963年)《巴黎假期》(1964年)、《窈窕淑女》(1964年),其中那些仪态万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她的表演质朴而富于激情。在她主演的影片《龙凤配》(1954年)、《修女传》(1959年)、《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和《等到天黑》(1967年)中,赫本表现出色,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提名。

    60年代后期她曾长期息影,激流勇退的原因,可能是她意识到今后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她必须接受自己不复年轻的事实,而实际上,她也需要时间来抚养她的孩子。1976年,赫本与第二任丈夫Andrea Dotti的婚姻发生危机,这成为赫本冒险复出影坛的原因之一。同年,她在影片《罗宾和玛丽安》中露面,紧接在又拍摄了《血统》(1979年)、《哄堂大笑》(1981年)两部影片,但赫本的复出并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均不成功,这使赫本决定从此息影。

    1989年,赫本最后一次面对摄像机,是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直到永远》中扮演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纤弱天使。

    其它:影视作品: 《惊才绝艳》1932年《小妇人》1934年 《艾丽丝-亚当斯》1935年 《苏格兰的玛丽》1936年 《抚育婴儿》1938年 《假日》1938年 《费城故事》1940年 《萨布瑞娜》1954年 《战争与和平》1956年 《滑稽的面孔》1957年 《下午的爱情》1959年 《绿色公寓》1959年 《孩子们的时刻》1962年 《字谜》1963年 《愤怒的巴黎》1963年 《窈窕淑女》1964年 《修女的故事》1959年 《蒂法尼的早餐》1961年 《等到天黑》1967年 《罗宾和玛丽安》1976年 《血统》1979年 《总是如此》1989年

    五、奥黛丽赫本的生平简介

    奥黛丽·赫本(1929.5.4—1993.1.20)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爱尔兰四国血统, 诞辰: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结肠癌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 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 发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169cm 体重:47kg 三围:34A-20-34 服装尺码:6 鞋码:10 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 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 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 配偶:梅尔·费勒 安德烈·多蒂 长子: 西恩·赫本·费勒 次子:卢卡·多蒂 著名电影女演员,奥斯卡影后,晚年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使。

    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

    奥斯卡金像奖 Oscar/Academy Award 电影《罗马假日》 1954年 获奖 最佳女主角 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 1955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Sabrina 龙凤配 1960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 修女传 1962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8年 提名 最佳女主角 Wait Until Dark 盲女惊魂记电影 迄今为止,赫本已在26部影片中担任各种角色,包括一部电视影片,其中主演20部。《龙凤配》、《战争与和平》、《甜姐儿》、《蒂凡尼的早餐》、《黄昏之恋》、《俪人行》、《谜中谜》、《窈窕淑女》、《盲女惊魂记》等影片里的角色都演得出神入化。

    ■ 直到永远 Always (1989)其他译名:天长地久 ■ 哄堂大笑 They All Laughed (1981)其他译名:皆大欢喜 ■ 血统 Bloodline(1978)其他译名:朱门血痕、血线 注:赫本的唯一一部R级电影 ■ 罗宾汉与玛莉安 Robin and Marian(1976) ■ 盲女惊魂记 Wait Until Dark (1967)其他译名:等到天黑 ■ 俪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其他译名:丽人行、二人同路 ■ 偷龙转凤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其他译名:怎样偷到一百万 ■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1964) ■ 巴黎假期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其他译名:花都缤纷录、巴黎燃情记 ■ 谜中迷 Charade(1963)其他译名:谜中谜、迷中迷、花都奇遇结良缘、儿戏 ■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其他译名:孩子们的时刻 ■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其他译名:珠光宝气、第凡内早餐、帝芬尼的早餐、蒂凡内早餐 ■ 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 (1960)其他译名:恩怨有情天 ■ 修女传 The Nun's Story (1959) ■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1959)其他译名:绿厦 ■ 黄昏之恋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其他译名:午后之爱、下午的爱情 ■ 甜姐儿 Funny Face(1957)其他译名:滑稽面孔 ■ 战争与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 龙凤配 Sabrina (1954)其他译名:萨布丽娜 ■ 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其他译名:罗马假期、金枝玉叶 ■ 双姝艳 The Secret People(1952)其他译名:神秘的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