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佛偈经典

    一、比较经典的佛经佛偈有哪些

    推荐先看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

    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出自《妙法莲华经》意思是:假若闻佛所说的这种法,在漫漫长夜中,就会无畏惧,身心安隐,得到无穷的利益。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 出自《地藏十轮经》这是佛赞叹地藏菩萨的语句, “ 地藏 ” 二字正暗含在 “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 两句之中。

    如果把上下文结合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行文更是精美。 “ 常行惠施,如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无所染著,譬太虚空;妙果近因,如众花叶;伏诸外道,如师子王;降诸天魔,如大龙象;斩烦恼贼,犹如神剑;厌诸喧杂,如独觉乘;洗烦恼垢,如清净水;能除臭秽,如疾飘风;断众结缚,如利刀剑 ”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出自 《普贤警众偈》「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是警策修行人应当奋勇前进,不可稍有松懈。未种善根,令种善根。

    已种善根,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出自《大乘百福庄严相经》此句解释什么是 “ 如来化导善巧 ” 。

    原文 “ 何谓如来化导善巧。谓诸众生未种善根令种善根。

    已种善根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

    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出自《圆觉经》非常优美的句子 什么是湛水?就是清水,一清到底,没有一丝污染,水底的沙子、石头、游鱼等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一点波纹都没有,波平如镜,清清湛湛。

    怎么 ‘ 能摇湛水 ’ ?各位不妨做个实验,站在清湛的池水前,看着清水,将眼珠左右摇晃,你就会感觉到池水开始摇动了。事实上,水有没有动呢?--没有,根本是你的眼睛在动,而感觉上是以为水动。

    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比喻。接下来,佛又作了第二个比方。

    ‘ 又如定眼,由回转火。 ’ 不知各位小时候有没有玩过香?把拜神的香在眼睛前面绕圈圈,就看到前面有个火圈。

    这个火圈是真的还是假的?学过物理的就晓得这是视觉上的假相,这个道理和看电影的道理一样。‘ 云驶月运 ’ ,这是第三个比喻。

    夜里,我们抬头望月,看到月亮在动,其实,所看不是月亮动,而是旁边的云在飘,感觉上好像是月亮动。现代人把这个道理应用在舞台上,将人物后面的布景转动,看起来则像是舞台上的人在动。

    ‘ 舟行岸移 ’ ,坐在船上,不感觉船在动,只看到两岸的树往后移。大家都有搭火车的经验,火车刚开动时,没有感觉火车动,只看到车站及建筑物往后移动,甚至看到隔邻那节火车开了,结果是自己这边的火车开动。

    各位看释伽牟尼佛的这四个比喻妙不妙?他没有解释无明怎么生起的,众生本来是佛,又怎么生起无明变成凡夫?这些他都没有讲,他只讲了四个比方,最后加上四个字 ‘ 亦复如是 ’ ,说这些事情也是这个样子。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出自《华严经》星云大师的注解:菩萨如明月,众生如水面,水若澄清,水不必求月,月亦不必应水,水清月现,自然之理!若水中沙土混浊,水虽求月降,而月亦映水面,然月影终不能现,是水之咎,非月之过也。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楞严经》卷 6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杂阿含经》第 262 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 ,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 应作如是观。

    —— 《金刚经》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 《心地观经 · 厌舍品》佛告阿难。

    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 七佛通戒偈 —— 《法句经》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 《法句经》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受正智。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

    —— 《法句经》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 《佛遗教经》无力饮池河,讵能吞大海,不习小乘法,何能学大乘!—— 《地藏十轮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 《法华经 · 方便品》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维摩经 · 佛国品》佛以法为师,法是佛之母,佛依法而住。

    —— 《大方便佛报恩经》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大宝积经 · 入胎藏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莫追!—— 《涅槃经 · 憍陈如品》一切诸法,皆是虚假。

    二、十个经典佛语,你喜欢哪一个

    “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人作为瞬间和有限的存在物,如何去把握无限和永恒?”这段话同学发表在她的主页上,话语中透着她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人在生老病死面前的丝丝无奈。

    说的瞬间与永恒、有限与无限,以及真与假,美与丑,高与低或者错与对……;这些个相对的概念,说开去,也就是我们一辈子所面对的全部。与其说我们依靠这些是非、曲直、对错来做为我们的行为标准,不如说我们是赖以这些而生存。

    不是吗?从早到晚,再从睡到起,无时不刻的,我们的身心所要面对的就是这些相对的判断与行为。人,就一直“迷”在这个“相对”的境界里!是否人生宇宙,就一定必须有“相对性”才正常呢? 从哲学的角度上看,哲学家们把这些概念归纳为一句话:矛盾对立统一。

    没错,高低,长短都是在一面上,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虽然知道,对立统一,可是统一后又再对立!这就是我们的“硬习惯”。人就以这个习惯基础而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包括我们所最依赖的科学。

    科学有两大特征,那就是:可重复性和实质性。可是,我们却把更重要“相对性”特征给忽略了。

    为什么我们会忽略这个“相对性”呢?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一切活动,就是以我(人)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公理所以忽略。离开了相对性,我们就无法思考,甚至于无法生活下去了,更何况于科学活动呢! 世界是什么?“我”又是谁?这不,又是一个相对性。

    中国古大德说:“念之在之”;西方学者笛卡尔则说:“我思故我在”。古今中外、人的一切见解、还是都没有离开一个我,“我与你”这不也是相对的吗?为什么就不可以“离开”相对性呢?!什么是“高”、什么是“低”?没有高哪里来的低?高与低的分界点在哪里?实际上高与低是绝对拆不开的“模糊逻辑”。

    同理,为什么我与你、我与世界就一定拆得开呢?我们追思一下……自己的生(的过程),现在谁都无法想得起来。所知道的都是后来所看到的别人的生的过程,并以此为“规律”来“猜测”自己的过去吧了。

    通过自己眼睛的观察,觉得我们对人、事、世界的感知,当以自己的身体死亡而“结束”;并认为身体就是命,是唯一性的。对于这个问题,清顺治皇帝做过一首偈,曰: 生我之前谁为我? 生我之时我为谁? 长大之后方知我, 死了之后又是谁? 生命是不可思仪的。

    都是“物质”的组合,为什么赋予了“命”之后,“物质”就会这般的活蹦乱跳,那么,“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宇宙中真的就是没有“我”的吗?! 母亲生下我,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我”的存在,为何现在就回想不起那时的“我”?长大了,感、知能力都具足了,才知道我及我的所作所为。

    我死了以后,是否“我”真的就只变成一具木头般的“尸体”? 身体坏了以后,那个不可思议的、能知能觉的“我”,真的就彻底的消失了?有些人天生就对生命的这个问题耿耿于怀,有些人却天生地就猪头猪脑,过一天算一天。我们不妨静下来思考,是否人就是这样:玩耍、长大、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退休……等死。

    如果生命真的仅仅如此,那岂不是太悲哀了吗?那些活着时,不惜手段地掠夺财富、纸醉金迷地生活的人,也许他们就是这样地理解生命的…… 。突然重记起古人的《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先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的这个无端之问,问的难道不就是人生宇宙的起源吗? 江畔何人先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畔——何人——见月?应该先有江吧?那么是何人先来到了江边的呢……? 《论语》里,孔子的学生就有一段关于人生生命起始的发问,孔子怎么回答:“不知生,焉知死”。

    博学者如孔圣人的这一答,但等于没答,虽然不失严谨。 …… 矛盾对立统一,统一以后为什么还要再对立起来呢?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个过程,这个过程好比是个一刻也停留不下来的“流动体”,包括我们的心。

    现在以“我”为中心来观察:生命过程其实就像电影一样,是大量的静止画面“动”起来以后的结果,是看来感人、实却虚幻的影像现象。 回过头来反观一下这个会“观察”的“我”,我为什么会“观察”?是我的什么“东西”会观察呢?可能很少有人真正静下来思考过这个问题。

    好,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这个会观察的“我”,与下列这些器官有关系,1:眼睛,2:视觉神经,3:大脑,4:眼睛、视觉神经与大脑的结合体,5:心(俗称灵魂)。

    假如真的要你来选一个答案,你会选择那个?平时,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眼睛、大脑、神经中的任何一方面受损伤,人就会失去观察能力。别太早下结论,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心’的作用:假如你睡着以后,我撑开你的眼睛,你是否还可以看到我?这时候你应该看不到我。

    可是,这时你的眼睛、视觉神经、大脑统统都完好无损,却为什么你会失去观察能力,看不到我呢?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心暂时“不在”身上。你的心哪里去了,可能正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营造着美梦呢!可见,能知能觉的关键“人物”是人的心。

    那么,现在再来看看,这时候那个失去了“身体”的心是否还有能知能觉的能力?答。

    三、佛曰:

    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佛曰: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佛曰: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而已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