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曾参

    曾参

    一、曾参杀人的完整故事

    曾参杀人是一个成语故事。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原文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译文

    春秋的时候,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曾参杀了人”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

    二、曾参杀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武城(今山东嘉祥),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三、曾参全节 译文

    有一天,他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因为他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鲁国的国君觉得这样的名人穿如此破旧的衣服在田里耕作,有失鲁国的体面,也失曾子的面子。

    于是,他就派人对曾子说,国王看到你如此大名鼎鼎的学者却穿着这麽破旧的衣服劳作,要封给你一块采邑,权切给你添置几件衣服用吧。可是,曾子并不领情。

    他坚决不受。没办法,国王派的人只好回去。

    国王又让他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来来回回反复多次,曾子坚持不收。使者就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

    曾子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后来这件事让孔子知道了,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四、曾参中参的读音

    zéng cān出生年代:约前505—前435名人国家:中国(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相关介绍:曾参(约前505-前435) 字子舆,曾点之子,春秋末鲁国人.他们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俱列孔门七十二贤.鲁定公五年(前505年)生于鲁国的南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少孔子46岁,是孔子晚年重要弟子之一,是孔子得意门人.他的思想主要承传孔子,而于孔子学说领悟较深,能得其旨要.他重视仁德,提倡孝道,主张内省.曾子像孔子一样重视仁德,并深有体会.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还提出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曾子的思想中,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的是他的孝道思想.曾子的孝道思想符合后世当政者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越来越被朝廷重视,曾子的社会地位和谥号,也随之被抬高.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东巡狩,“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从这以后,包括曾子在内的孔门弟子,就不断受到官府的祭祀.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封“曾参为太子少保”;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曾参“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笈伯为“笈侯”,政和元年(1111年)又改为“武城侯”,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笈国公”.元至顺元年(1330年),更封为“笈国宗圣公”,至此曾子的谥号达到了“圣”的高度.著名典故:曾参杀人 zéng cān shā rén 《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后以"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之祸.。

    五、曾参读音是什么为什么曾参在百度知道中读zengcan,而百度百科中变

    关于曾参之名的读音【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注释】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弟子. 按:古人的名与字,其含义往往相应,曾参字子舆,“参”与“舆”在意义上亦当有所关连.孟轲字“子舆”,可证“舆”与“车”意相关.“曾参”之“参”盖为“骖”之借字,“骖”为拉车之马,故其义与“舆”发生关系.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鲁曾参字子舆,‘参’读为‘骖’.……桓三年《左传》正义云:‘初驾马者,以二马夹辕而已.又驾一马,与两服为参,故谓之骖.……’名‘骖’字‘子舆’者,驾马所以引车也.”由此看来,“曾参”之“参”,其音当为“cān”.有些很常用的字,人们往往不大注意对它们的读法予以深究,例如司马迁字“子长”,其“长”字常被读为“cháng”,从“迁”字表示“上升”之义来看,这个“长”显然应该读为“zhǎng”.又如刘表字景升,从其名、字相应的情况来看,这里的“景”字与“影”音义相同,不应当再读为“风景”之“景”音. 曾参的“参”的读音,王引之从训诂的角度提出了充分的理由,认为参结合“子舆”的字应当读骖,即折合成今音cān的这个音,之后每有人疑此字的读音必引这个例子,确实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我们看一下前人的例子: 说文:骖,驾三马也.从马,参声.仓含切. 说文:森,木多皃.从林从木,读若曾参之参.所今切. 许慎在解骖字时,标的是仓含切,折合成今音即是cān.在解森字时,明确地说此字读如“曾参之参”,给它标的是所今切.所今切折合成今音,却是shēn一类的音了,可见许慎时代对曾参的参的读音是和今音shēn一类的. 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画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从白居易的这首诗看出,他押的是广韵中的侵韵 ,此字他的读法也是所今切,今音shēn一类的音.因为如果他认为曾参的参应读如仓含切的话,那样就属于覃韵的字了,可见他是读所今切. 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初去临川》:“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王安石这两首诗作的押韵和白居易一模一样,还是侵韵. 车万育《声律启蒙》:“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他把曾参的参的读音也划入了侵韵. 东汉人许慎,唐朝人白居易,宋朝人王安石,清朝人车万育从古及今一律把曾参的参读为了所今切,而不是仓含切.可以想见,并非只是清代才有优秀的训诂家、经学家,前代的大学问家如许慎郑玄颜师古孔颖达张守节们对曾参这个儒家的著名人物,他的“参”通“骖”,可与“子舆”义通这个并不算很难发现的问题为什么都视若无睹,没有发出一点见解来?我以为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可能曾参的参不读仓含切有三个原因:一,从上古到今天,人们一直讹读.二,名从主人,曾参自己大概就把自己的参读为了所今切,其他人尊重本人的读法,不曾改过,于是传续下来.三,“参”并非不可与“子舆”义通.《汉书·艺文志》录有《堪舆金匮》十四卷,堪舆者何谓?颜师古注汉书时引用了许慎注:“堪,天道.舆,地道.”后世的地图亦多有作“舆图”者,就是以舆为地的用法.而“参”本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说文》:“参,商星也.”《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可证参为星宿.星之在天,舆之为地,亦可成一显见的对应关系.因此曾参,字子舆,参字未必一定通骖,其音也未必一定读如仓含切,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