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子思

    一、宋太丘社亡文中子思的观点是什么

    《史记•封禅书》云:“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周鼎在洛邑,与宋国太丘(太丘属沛,在河南永城境,距商邱彭城略相等)相距甚远。宋国太丘社在这一年(公元前336年)被毁坏,周鼎为何会“沦没”?再说《史记•秦本纪》称秦武王与孟说举鼎绝膑而死。

    《甘茂传》称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合两说而论,武王即卒于周,知举鼎亦在周。

    秦武王死于前307年,在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6年)之后三十年。若周鼎在“宋太丘社亡”时“沦没”,秦武王又怎么会在周都举鼎?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周鼎沉于泗水之说了,因为如果周鼎在秦灭周王室时(前256年)才被迁走,应该是向西运到咸阳,不可能途经东方的泗水。

    所以我猜测周鼎应该是在前403年(史书中最后一次提到周九鼎)到前336年这段时间内被转移到宋国太丘社,由于太丘社被毁而沉没于泗水之中。

    二、“师事子思”是什么意思

    师事子思的意思是:孟子从师为子思。

    子思的相关资料:

    中文名称

    孔伋

    别名

    子思,子思子

    国籍

    周朝(春秋战国时期)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前483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402年

    职业

    教育家、思想家

    毕业院校

    曾参门下

    信仰

    儒学

    主要成就

    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

    代表作品

    《子思》

    追封

    沂水侯、述圣公

    三、历史上是否有两个子思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

    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 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四、儒家八派的子思之儒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参见本书“子思”条)。关于“子思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何,现在已难知其详。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从否定的角度略有论及,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盂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督儒曜曜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按大多数宋儒的观点,“子思之儒”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把儒家道德范畴“诚”这一精神实体提高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对儒家的心性之学有重大贡献。宋儒之说,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表示怀疑。

    五、子思言苟变翻译

    孔,字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孔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如出一口.孔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呀!”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竟会这样?”孔说:“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邪恶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就不象国家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