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唐伯虎点秋香

    唐伯虎点秋香

    一、唐伯虎点秋香的真相是什么

    自从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问世以来,由于民间艺人和戏曲的渲染,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伯虎也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在民间传说中,唐伯虎成了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其实,这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来面目。

    历史上的唐伯虎,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且生活清贫,一生坎坷。 少年时期的唐伯虎能诗善文,十四五岁时,唐伯虎拜著名画家周东村为师,画艺日趋精湛。

    几年后,唐伯虎的山水、人物、仕女、花鸟画都已经出类拔萃。他也与当时著名文人和书画家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正当唐伯虎踌躇满志,立志有一番作为时,不幸却悄悄降临。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

    不久,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然离世。而小婴儿在出世3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对唐伯虎打击甚大,他在《答文征明书》中这样写道:“不意今老,事集于外,哀哉哀哉,此亦命矣……不幸多故,哀乱相寻,父母妻子,蹑踵而殁,丧车屡驾,黄口嗷嗷。 ”但是后来在好友祝枝山、文征明的鼓励下,唐伯虎重拾古文,发愤苦读,“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可惜,好景不长,唐伯虎受到科举舞弊案的牵连,从此科举无门,功名路断。后来,唐伯虎娶青楼女子沈九娘为妻,俩人情投意合,唐伯虎自此也潜心作画,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唐伯虎在苏州城北建成桃花坞,他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伯虎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唐伯虎坎坷一生,晚年生活贫困凄苦,享年54岁。

    既然唐伯虎并没有娶秋香为妻,那么“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又从何而来?秋香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在他的《耳谈》中叙述了另一个苏州才子陈元超与唐伯虎点秋香一模一样的故事: “元,少年倜傥不羁,尝与客登虎丘,见官家从婢姣好姿媚,笑而顾己,悦之。

    令人迹至其家,微服作落魄,求佣书焉,留侍二子。自是二子文日奇,父师大惊,不知出元也。

    已而以娶求归,二子不从,曰:‘室中惟汝所择’。曰:‘必不得已,秋香可。

    ’即前遇婢也。二子白父母,嫁之。

    元既娶,婢曰:‘君非虎丘遇者乎?’曰:‘然!’曰:‘君既贵公子,何自贱若此?’曰:‘汝昔笑顾我,不能忘情耳!’”这个故事到了明末冯梦龙手上,就变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 而在戏曲中的唐伯虎故事,最早有明末孟称舜的杂剧《花前一笑》,后来人们觉得“一笑”太不过瘾,又从“一笑”发展到“三笑”,出现了王百谷的《三笑缘》弹词、卓人月的《唐伯虎千金花舫缘》杂剧。

    乾隆、嘉庆以后,苏州评弹艺人口中常唱的弹词有《三笑姻缘》、《三笑新编》、《三笑八美图》、《笑中缘》等等。 到了清朝末年,民间开始流传弹词唱本《九美图》,开始有了唐伯虎娶9个貌美如花老婆的说法。

    故事的女主角秋香也确有其人。唐伯虎那个年代确实有一个叫秋香的女子有点名气,不过她并非是大户人家的婢女,而是当时南都金陵风月场中的名妓。

    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当时被誉为“吴中女才子”。 秋香早年被迫堕入青楼,从良嫁人后还有些老主顾来找她,她不仅拒绝了,而且还在扇子上画了一幅画叫《新柳图》,题诗曰:“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

    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据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在《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经向唐伯虎的绘画老师沈周学过画画。沈周是明代相当著名的大画家,曾为秋香画过一幅丹青画,写过一首词。

    秋香虽与唐伯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据考证,秋香是生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比唐伯虎足足大20岁,唐伯虎16岁出道时,很难与金陵秦淮河畔的秋香产生感情。 唐伯虎点秋香只不过是后人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附会到他们身上罢了。

    为什么“陈公子点秋香”这么一个爱情故事会变成“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呢?这可能是因为唐伯虎生于明代,是苏州人,是很有名的才子。而这个故事的原型陈元超,也是明代苏州人,也是才子。

    两个人的身份基本一致,加之唐伯虎同一时代也的确存在着秋香一人,明末的冯梦龙便写出了“唐伯虎点秋香”这么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 。

    二、唐伯虎三笑点秋香是什么

    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你应该知道啊! 东亭镇华相府里的头牌大丫鬟秋香,在跟随主人在苏州虎丘烧香时偶遇唐伯虎,无意中对唐伯虎笑了三笑。

    唐伯虎惊艳秋香的美丽,以为秋香三笑留情,即尾随美人到了东亭镇。并不惜自甘下贱,化名康宣卖身混进相府为奴。

    由于唐伯虎文才出众,被提为华府两位傻公子的伴读书童兼私塾先生。在唐伯虎因势利导下,两位傻公子脑子迅速开化,学习效果立即有了改观。

    这令告老还乡的华相国喜出望外,对康宣另眼相待。 相府门规森严,内宅外院分得甚清。

    唐伯虎进府半年,追求秋香的事仍无进展。好友祝枝山给唐伯虎出了个主意,让他对华相国诈称想去祝枝山府上当教习,理由是祝枝山答应在他家中的丫鬟里挑个最漂亮给唐伯虎做老婆。

    华相国被激之下,为了挽留唐伯虎,也答应他在合府的丫鬟中挑一个当老婆,并声称点中哪个就哪个,决不食言。 最后,华相国集合家中所有的丫鬟,包括四个大丫鬟:春香、夏香、秋香和冬香,让唐伯虎任意挑选。

    唐伯虎如愿以偿地点中了秋香,两人结为夫妇。

    三、唐伯虎三笑点秋香

    说起唐伯虎,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 、“三笑”、“三约牡丹亭”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人们更多知道他的是“风流才子”的一面。

    唐伯虎是姑苏趋里人,生于明成化6年庚寅年(1470年),故名唐寅,因排行老大,又称唐伯虎。史书记载,他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苏吴趋坊皋桥开酒店,当时文徵明父亲文林去酒店喝酒,见唐寅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从此唐寅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充分展现。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合称为吴中四杰。他的画风纤柔委婉、清隽生动,尤擅长山水仕女画,而且兼善书法,诗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苏州城北桃花坞,故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自幼性格不羁,称已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9岁时中乡试第一,人称唐解元。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就此唐寅绝意仕途,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正德9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直到嘉靖3年(1524年)去世,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动乱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

    他的原配夫人死于疾病,续弦的一位看唐伯虎做官无望背他而去,最后一位红粉知己叫沈九娘,后来九娘为他生了个女儿。

    早在明代嘉靖或万历年间,嘉兴人项元汴的笔记《蕉窗杂录》上,就载有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稍晚一些,周玄暐的《泾林杂记》一书关于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更为详细,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雏形。而明朝末年,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又将其编进了广泛流传的《警世通言》中。明末还有孟舜卿写的《花前一笑》,单人月写的《花舫缘》等杂剧,用舞台演出的形式,更使其走进了千家万户。实际上,据《茶余客话》和《耳谈》等笔记记载,明代历史上的确有件为一个婢女而卖身为奴的事,但这是一个名叫陈立超的书生,好事者把它附会到唐伯虎名下。另据史家考证,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间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儿,她的年纪比唐伯虎大十几岁。而华太师是无锡人,要比唐伯虎小27岁。因而,唐伯虎是与“三笑”姻缘无缘的。

    四、唐伯虎真的点过秋香

    流传甚广的“唐伯虎点秋香”之类的风流韵事,纯系小说、戏剧家们的杜撰、渲染。

    “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其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先生的《耳谈》,叙述的故事情节和现在我们知道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大意是说,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无羁。一次,他和朋友游览虎丘,与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对陈公子灿然一笑。其实就笑了一下,陈公子就受不了了,派人暗访秋香其踪。于是,陈公子乔装打扮,到官宦人家里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俩公子已经离不开他了,谎称要回家娶亲。俩公子说,府上有这么多婢女,你随便挑。陈公子说,既然这样,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点秋香吧。陈公子遂心如愿,结成姻缘。这就是《耳谈》中因笑传情,因情结缘的一个爱情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的手中,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一个最古老,最简单的故事,由“一笑”发展到“三笑”,情节也更加复杂化。

    原本是“陈公子点秋香”,怎么会变成“唐伯虎点秋香”呢?

    这里,有其社会原因,时代因素,也有唐伯虎本人的个人原因。我们知道,唐伯虎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明代经济十分发达的时期,苏州是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上的活跃必然带来思想上的活跃。特别是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就十分活跃。他们急需思想解放,急需实现个人的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中下层知识分子急需找到一个他们精神,理想,情感,意志的代言人。急需找到一个生活上放浪无羁敢于带头冲锋,挑战的叛逆形象。这就找到了唐伯虎身上,因为唐伯虎自身就有不拘礼法的性格特征。在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中,文人墨客们,故意让唐伯虎不拘礼法,让他放浪不羁。故意让唐伯虎敢闯朱门豪宅,让他敢和达官贵人插科打诨。故意让唐敢娶自己心爱的女人做老婆,让他为争取自己的理想自由奋斗。这就是,最后,为什么要把点秋香的重任落在唐伯虎身上的原因。

    那么,秋香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呢?有。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历史上确实被人点过。是不是唐伯虎点的呢?肯定不是。因为据考证,秋香比唐伯虎大20岁。她有不幸的家庭遭遇,没有办法才堕入青楼。因为人品好,后来转业从良。秋香嫁人以后,一些老主顾,回头客有时还来找她。都被她一一拒绝了,而且还在自己的扇子上画了一幅画,叫《新柳图》。然后在画上亲笔题词,为自己写了一首诗:“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从良的决心。“章台”旧时指妓院。“东风”这里借指那些嫖客。秋香在这首诗里,以“新柳”自喻,过去“任君攀折”,现在她是画中的新柳,谁也碰不了她,什么风也动摇不了她了。

    秋香在当时被誉为“女中才子”,她所画的丹青画,更有名气。据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在《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经向唐伯虎的绘画老师沈周学过画画。沈周是明代相当著名的大画家,曾为秋香画过一幅丹青画,写过一首词。临江仙题林奴儿(即秋香)山水画:“舞韵歌声都折起,丹青留下芳名。”过去的事都过去了,青楼里找不到你了,以后要到画界中去找你了。

    五、唐伯虎是怎么点着秋香的

    先说秋香,据孟森在《心史丛刊》等书中说:秋香姓林,名奴儿,又名金兰,秋香则是她的号。

    亭中人氏,出身官宦人家。因是独养女儿,故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

    秋香自幼聪明伶俐,熟读诗书,且酷爱书画艺术。可惜未到及笄之年,父母就不幸双亡,她由伯父领养。

    不几年。伯父见秋香已长成姿色娇艳的窈窕淑女,便带她到南都金陵。

    当时的南都,腐败不堪,秋香因生活所迫,只得在声色场中作官妓。美貌聪慧,冠艳一时。

    又从史廷直、王元文学画,笔墨清润淡雅。后来,秋香脱籍从良;有老相好想和她再叙旧情,她画柳于扇,题诗婉拒:"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

    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可知,历史上确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叶;不过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岁。

    秋香虽在金陵高张艳帜,但她二人之间实难发生风流韵事。倒是祝枝山不知在什么场合见到秋香扇面,写了一首七绝:"晃玉摇金小扇图,五云楼阁女仙居;行间看过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书。

    "。

    六、唐伯虎为什么没有点秋香

    历史上并没有唐伯虎点秋香一说,秋香比唐伯虎早出生了几百年。

    只不过一个是貌美的佳人,一个是风流的才子。后人怀着美好的心愿,设想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早在明代嘉靖或万历年间,嘉兴人项元汴的笔记《蕉窗杂录》上,就载有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

    稍晚一些,周玄暐的《泾林杂记》一书关于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更为详细,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雏形。而明朝末年,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又将其编进了广泛流传的《警世通言》中。

    明末还有孟舜卿写的《花前一笑》,单人月写的《花舫缘》等杂剧,用舞台演出的形式,更使其走进了千家万户。实际上,据《茶余客话》和《耳谈》等笔记记载,明代历史上的确有件为一个婢女而卖身为奴的事,但这是一个名叫陈立超的书生,好事者把它附会到唐伯虎名下。

    另据史家考证,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间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儿,她的年纪比唐伯虎大十几岁。而华太师是无锡人,要比唐伯虎小27岁。

    因而,唐伯虎是与“三笑”姻缘无缘的。 有的戏曲将唐伯虎描写成有八九个老婆还不满足的色迷、淫棍、流氓、文痞,调戏起妇女来门槛数他最精,玩弄起骗术来也数他最聪明,唐伯虎在天有灵,也要鸣冤叫屈了。

    这一数百年的“冤案”,是该重新颠倒过来了。 唐伯虎是个穷文人,“反视室中,瓶瓯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长物”(唐寅《与文征明书》)。

    他依靠卖画为生,维持生活尚且艰难,哪有钱来养活八九个妻子。其实,唐寅并没有纳妾娶小,他的原配夫人死于疾病,续弦的一位看唐伯虎做官无望背他而去,最后一位红粉知己叫沈九娘,民间讹传为第九个娘子。

    除此之外,造成讹传的另一原因,怕就是对那“风流”二字的不同解释了。 唐寅字伯虎,与文征明和祝枝山都是吴中的才子,唐伯虎尤其能文擅画,虽然气度潇洒但有时也不拘小节。

    无锡望族华学士之夫人率婢仆乘画舫来吴中进香,正巧遇到应文征明和祝枝山相邀来游虎丘的唐伯虎。这时,唐伯虎看见华府众人中有一位风姿明丽、秀逸绝尘的婢女,心中暗喜,不自觉地尾随到一寺庙。

    华府众人走进殿堂,施礼拜佛,唐伯虎也随着屈膝跪在那小婢女的旁边,那小婢女无意中将一绢帕遗在地上,被唐伯虎拾得。当华府的人来到虎丘时,唐伯虎在一山石旁又遇到那小婢女,便将绢帕还给她,婢女拿着绢帕看着这个书生,嫣然一笑。

    文、祝二人在途中不见唐伯虎的人影儿,只得自行回去。 当华府一行游罢虎丘回到船上时,唐伯虎也雇来一条小船相随。

    那婢女名叫秋香,是华夫人最宠爱的婢女。 当船行至途中秋香出来倒水的时候,正好倒在唐伯虎的身上,秋香看到不仅不急反而在那里憨笑的唐伯虎,又为之嫣然一笑。

    船到无锡,华府的人上了岸,唐伯虎也急忙追去,在华府门前秋香看见唐伯虎还傻里傻气地追来,又嫣然一笑后走进门去,至此,唐伯虎已获得心中美人的三笑。 为进一步追求,唐伯虎不惜更换便装到华府应聘教书先生,取名华安,教华学士的两个不成材的儿子华文和华武读书写字。

    一日,秋香给华氏兄弟送茶点,看见华安的桌上放着一幅题为“一对蠢才”的画像,便偷偷拿去交给了夫人。夫人虽然大怒,但见画上笔致精妙,实在难得,又经过二儿媳实际上是唐伯虎表妹的解围,并提议以夫人为模特画一幅观音像时,夫人才转怒为喜。

    这时,唐伯虎便借机提出要秋香帮着磨墨的要求,以进一步接触秋香。此后,唐伯虎曾多次与来香相约,但秋香都答应下来却不赴约。

    文、祝二人因探访久出未归的唐伯虎,来到无锡华府,祝枝山谎称华安是逃跑的家仆,要带他返家。唐伯虎托辞不愿回去,华学士也不愿让他离开。

    就在文、祝二人无奈走出华府时,唐伯虎追出来说明了一切,三人便设计一番,以迫使华学士答应在所有的婢女中任意挑选一人为妻。 经华夫人同意后,华府的所有婢女集合起来供唐伯虎挑选。

    然而,唐伯虎几乎看遍所有的婢女但仍不作声,只是小声说,既承恩典,我愿看看全部婢女。夫人不解地问一旁的二儿媳,二儿媳说道只有秋香一人没有出来,经夫人吩咐后,秋香出现,唐伯虎这才满意。

    第二天华学士得知当夜唐伯虎与秋香逃跑,便派人到祝家探询,但听说华安在唐伯虎家。当华学士得知实情赶到唐家亲眼看到唐伯虎即是华安时,请出了秋香,由此真相大白,华学士开怀大笑,从此唐华两家认为亲家,互相往来。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Flirting Scholar)[1993年]香港历来最高票房的50部港产影片第十八名,票房收入40,171,033港元。 江南才子唐伯虎天资聪慧,仪表堂堂,琴棋精通,诗画双绝。

    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身边伴有八个国色天香的表妹,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不能心灵相通。

    一天,家丁来报说宁皇派人要见唐伯虎。唐母知宁皇正在图谋造反,心存疑虑。

    唐伯虎让母亲把来人打发走。 谁知,来人居然带来了御医要给唐伯虎治病。

    切脉时,唐伯虎急忙调动内功改变脉象,御医看后大惊失色,让唐家赶快准备后事。唐母见唐伯虎暴露了会武功的秘密,勃然大怒。

    为此,唐伯虎十分不解。唐母告诉他,万一让唐家的两大仇人:夺命书生和唐父当年的恋人华山大侠发现,他是霸王枪的传人,将会招致杀身之祸。

    七、唐伯虎真的点过秋香吗

    没有,唐伯虎是个苦命人啊。

    一、唐伯虎的生平唐伯虎,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正在他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几番周折,后经证实,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青丹上大有进展,他和九娘育有一女,九娘三十七岁即因操劳过度而过世,享年五十四岁。二、唐伯虎的轶闻轶事「吴门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

    人们只知道他少年时候顽皮;青年时风流;中年老了,玩世不恭。所以世人将他的一些故事添枝加叶,以至於编造成许多传奇小说,例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等。

    但关於传说中唐伯虎的故事,未必完全真实,但可以透露出,这位才子画家性格上的风流狂放,不居礼法。当时,唐伯虎已是明代有名的画家。

    所以,许多有钱有势的人都想仗著自己的权势,向唐伯虎要几幅画,但唐伯虎生性不畏权势,而好结穷人。就因如此,所以唐伯虎宁愿作画送给穷人,也不愿理会那些高官贵人。

    从前有本叫《九美图》的书,讲的是唐伯虎娶了九位美女的故事,情节很离奇,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桩事,不过唐伯虎画九美图倒是真的。九美图的由来,是祝枝山有一次去拜访唐伯虎,而与唐伯虎打赌,只要唐伯虎能在一年内,将苏州城里有名望的小姐,画出十张美女图来,祝枝山将付给他三百两银子。

    但当时唐伯虎却忽略了: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来十张美女图?这时,书僮唐兴建议唐伯虎,每月初一、月半到玄妙观去,必可轻易的得到十张美女图,但唐伯虎只完成了九张,而这九张美女图也就因此被保存了三、祝、文、张与唐伯虎的奇文逸事祝枝山,字希哲,是唐伯虎最要好的朋友,虽为举人,但无意於功名,心思全在书法上,草书尤其闻名。两人性情相近,时常拎著酒壶,乘著渔船,一面饮酒赋诗,一面欣赏山水,颇有避世弃俗之意。

    在唐伯虎於京都被都元敬陷害后不久,祝枝山也辞了知县,两人更是结伴冶游,放情诗酒,寄意名花。曾传说两人有一次抵扬州,发现所带银两已用尽,听说扬州的盐政御史喜好风雅,便化身为化缘道士来到衙门。

    御史请他们以石为题,联句成诗,於是两人之作,御史极为满意,便大赏银子,两人又因此多玩好几天。而祝枝山著名的草书,加上唐伯虎精湛的画技,更使得「唐画祝字」远近驰名。

    文璧,字徵明,亦是唐伯虎的好友。但因为小时受父亲文林的严格管教,从不敢拈花惹草,所以当唐伯虎和祝枝山瞒著他请来两小妓对他开玩笑时,徵明即为此写了封长信,规劝唐伯虎。

    而唐伯虎亦不服他把玩笑当真,两人二十年的友情从此失和。直到十年后,唐伯虎给徵明写信,坦率检讨自己的过失,徵明读毕即赶往桃花坞,两位挚友才在泪水中化了心中的芥蒂。

    因此,两人友情更加深厚,无话不谈,直至唐伯虎过世。张灵,字梦晋,自幼聪明过人,曾在童子试中得到状元,但因父亲早逝,渐渐疏狂不羁,嗜酒如命。

    祝枝山见他可惜,收他为徒,从此他便常和祝枝山、唐伯虎云游四海。有次,三人在酒店喝完酒才发现没带钱,於是唐伯虎找张白纸,几笔勾勒,便成青山绿水,祝枝山接过笔,题了四句诗,更增色不少,最后梦晋在绿水旁添了个汲水小童,顿使画面生气盎然。

    此画不但付了酒钱,更让他们多喝了几杯。〔梦晋天生喜好自然,不汲汲於官名,始终为唐伯虎他们的最佳挚友。

    〕唐伯虎的故事自从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问世以来,由於民间艺人和戏曲的喧染,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伯虎也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民间传说中,唐伯虎成了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

    其实,这是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来面目,历史上的唐伯虎,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且活清贫,一生坎坷。唐伯虎,名唐寅,生活在明代中叶,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

    从小才气横溢,诗文书画,无一不工。弘治年间,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一时名声大振,他也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

    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唐伯虎受到科举舞弊案的牵连,吃了一连串冤枉官司,从此科举无门,功名路断。唐伯虎功名无望,婚姻也很不幸。

    他的第一位夫人姓徐,出身豪门,十分势利,一心希望唐伯虎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夫贵妻荣,谁知唐伯虎却因科场舞弊牵连,失去仕进希望,她的希望落空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