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牛根生

    牛根生

    一、牛根生当初为什么被伊利免职

    牛根生向郑俊怀递交了3次辞呈.前2次被郑俊怀"劝回"第3次牛在董事会上递交辞呈的时候.郑俊怀说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牛根生说:那我收回辞呈!牛根生伸手去拿辞呈的时候.郑俊怀迅速的用收紧紧的摁住。

    郑俊怀:在伊利有他没有.有我没他!郑俊怀和牛根生有性格上的冲突!伊利到底姓什么?说到底还是牛因为贡献威胁到了郑的地位!有人说了一些风言风语误伤了郑.所以免职.而有人对郑迎风拍马.马上就可以荣升。呵呵.一山怎可有2虎。

    但老牛最后说了一句话:矛盾的98%是误会产生的!~~。

    二、蒙牛的牛根生的后台

    在做客财经类谈话节目《波士堂》的时候,牛根生谈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说到有一年(大约是2003年)有竞争对手搞恶性竞争,投毒陷害蒙牛牛奶,于是牛根生当时很着急,“万般情急之下,给总理写了信,总理看到信以后,当即做出批示:要立即处理此事,于是,不出9天,就抓到了犯罪分子。”至于究竟是哪一方在与牛根生的蒙牛过不去,他没有说,但是从中国液态乳业的整体形势来看,高速增长的蒙牛无疑发展成了它的同城对手——伊利的最大的威胁,伊利是牛根生待了二十多年的老东家,对于伊利来说,牛根生可谓知根知底,从“知己知彼”的层面看,伊利无疑处于下风,因此极有可能是伊利为了将蒙牛“扼杀于摇篮之中”,而采取了“投毒”这样极端的手段。至于究竟是否伊利对蒙牛下的毒手,没有证据自然不好妄加论断,但是后来的伊利老总郑俊怀因涉嫌倾吞国有资产而东窗事发,锒铛入狱的事实,或许可以对上述猜疑加上一些佐证。

    整个事件过程看下来,牛根生非常幸运,在几乎十万火急的关头得到了总理的关心,并且严格执法,使得猖狂的犯罪分子得到了打击。其实,总理每天收到的信访投诉信何止万封!何以牛根生就如此幸运,可以得到总理的立即批示?牛根生此举,是在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我牛根生可不是好惹的,咱的后台多硬,这下大伙儿应该看清楚了。就好比打扑克牌,很不经意地掉地上一张牌,在众目睽睽下,把这张大王捡了起来,低调地告诉大伙儿:大怪在我这儿呢!

    三、牛根生是因为什么在1998年被伊利免职的

    郑俊怀的战略思想是稳中求升,而牛根生的战略思想却是大胆挺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资源让伊利"超常规成长".但是,郑俊怀担心,如果伊利按照牛根生的战略思想发展,自己就会对伊利失控,这是他绝对不允许发生的。这时候,郑俊怀已经下决心让牛根生出局。当牛根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已经很难在伊利施展他的抱负了。

    牛根生一共向郑俊怀递交了三次辞呈。第一次和第二次,郑俊怀都说了一些挽留的话:"没有这个意思啊,你误会了!"牛根生只好收回了辞呈。但牛根生发现自己的环境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恶劣。牛根生第三次递交辞呈是在伊利的一次董事会上。牛根生将辞呈放到郑俊怀的面前,第一次将辞职的事情摆到了桌面上。牛根生对郑俊怀说:"郑大哥,如果你想让我离开,我现在就正式辞职,至少不能因为我个人影响企业的发展。"郑俊怀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说:"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牛根生接过话,说了一句:"那我就收回这个辞呈!"当牛根生伸手去拿自己的辞呈时,郑俊怀迅速地用手紧紧摁住了辞呈,对牛根生说:"你先回避一下,我们讨论讨论再做决定!"牛根生一离开,很少激动的郑俊怀突然流着泪对在座的人说:"伊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会后,郑俊怀找牛根生谈话,告诉牛根生:"你不是想辞职吗?那我免你的职。我们采取一个过渡的方式,公司安排你到一个大学进修,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一定要离开呼和浩特500公里以外;第二,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两年。" "在伊利待了16年,你的业绩很好,员工也很爱戴你,突然不明不白地离开了企业,既不反抗,也不喊屈,你当时真能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个现实吗?"记者问。

    牛根生皱了皱眉头,非常动情地说:"我当时非常难受,一生当中我非常难受的有那么三次、两次,这是其中的一次,几乎到了欲死的程度。"

    四、牛根生是怎么发家的

    "我这样的人你们要吗?"1998年年底的一天,已经正式从伊利辞职的牛根生溜达着去了呼和浩特的人才市场,他站在一家公司的招聘柜台前询问来招聘的人。"你多大了?"对方问。"40岁。"老牛回答。"对不起,你这样的年龄在我们企业属于安排下岗的一列。"对方直言不讳笑着回答。

    牛根生也并非真的想通过人才招聘市场找工作,老牛当时的想法,就是想看看如果离开了原来所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乳业,他的价值还有多少被承认,结果发现从事了多年管理工作的自己在别的企业根本没人要。别的企业不要不等于老牛找不到好工作,有一家乳品企业得知牛根生辞职之后,老板马上找到牛根生,愿意出很高的薪酬邀请牛根生加盟。牛根生向对方提出了一个条件:"用我老牛的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入股,让我成为股东。"结果,这个条件把对方吓跑了。牛根生后来对他的部下说:"他们当时觉得我这个要求是痴人说梦!"后来有人评价说,这个企业没有意识到,他牛根生是一台印钞机。

    既然没有新东家赏识,老牛打算自己做点事情解决生计。牛根生一开始想开一家海鲜大排档,房子选好了,模式考虑好了,结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这个计划难产。直到这个时候,牛根生才意识到,自己虽然离开了伊利,但伊利那种罩在他头上的阴影并没有散去。

    既然海鲜大排档做不下去,那么办个给别人擦皮鞋的工厂总可以吧?也不行!人家明摆着就是要"赶尽杀绝",不想给老牛一条"活路".就在这个时候,原来跟随牛根生的一帮兄弟纷纷被伊利免职,他们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带领他们重新闯出一条新路。这几个人分别是:伊利原液态奶总经理杨文俊,伊利原总工程师邱连军,伊利原冷冻事业部总经理孙玉斌,伊利原广告策划部总经理孙先红。除了伊利人事和财务的头,伊利各个事业部的头都到了牛根生这里。

    牛根生想了想自己的困境,然后对他们说:"哀兵必胜!既然什么都不让我们干,我们就再打造一个伊利!大家起个新名字吧。"结果,大家起了一个名字叫蒙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