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教育文章摘抄

    一、关于学习的文章(摘抄)

    书,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仓库。

    读书,便能读懂历史,该明世界,于是古人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 英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读书足以冶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怡情也,最见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于是,世人甚爱读书。 然而,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的思想,我们只不过在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老师以铅笔所写的笔划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知道,一条弹簧如久受外力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自己的思想空间。

    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迷读书的人,虽然可籍书以休养出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犹如时时常以车代步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所以有时书呆子、文弱书生的行为真叫人哭笑不得。

    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书不可不读。试想,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出版物,人类的精神粮食得不到传播,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那时的世界将会黯然神伤,人与人之间的一些联系线路就将中断。一个无知、多疑和彼此流通的时代就会随之而来。

    然而学海天涯、书海无边,茫茫书海,如何去读,不能不令人头痛。世界名著固然是好,但未必都值得必读。

    因为有的作品所作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相差甚巨,且缺少那种时代意义,况且名著满天飞,又何能一一细尝。 林语堂先生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

    世间确有一些人心灵相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中外无数个作家中寻找到一个和他心灵相似的作家,又何其艰难,或许耗尽其一生的年华也未必能找到。本人认为读书要选自己喜好的作品,粗读、细读亦无所谓,只要能拥有一份 “鸟在林间自查啼”的轻快闲情便是最佳。

    其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数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里,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有所获。

    二、美文摘抄30篇

    .《月光》

    夜,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弥漫、漾开,熏染出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轻柔月光和路灯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约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动的音符仿佛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

    夜的深处,田园朦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好一幅月下画卷!

    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画卷啊!跳动的旋律演绎着生命的悲欢和离合。人生苦短,又怎么不像是《月光曲》呢?

    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树丫上,落下斑驳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条儿挂在树丫上一般。

    世上的万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诣,而月却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阴晴圆缺,月的神韵风采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月何必要争夺辉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让黑夜不再可怕,给人们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罢了!

    人不也如此吗?有些人不正像月亮一样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奉献吗?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会感到一丝温暖,这就是月的内涵。

    夜,已静寂了。月亮静静洒下余光,竭力驱走黑暗,为人们送来光明、温暖与关爱!

    我写的不好么

    三、摘抄校园的散文

    多彩的校园生活 对于校园,我想:那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一个学习天地。

    有人说:学习是一件非常以及极其无聊的事情,更别说校园生活的枯燥乏味了。可我却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我们的陶艺老师平易近人。 一上陶艺课。

    我们就容光焕发。冬天由于天气冷,上陶艺课比较不方便。

    所以我们就在教室里上。一次,陶艺老师给我们画了一个图,看我们谁能用一条直线把这几个小房子连起来。

    陶艺老师一画完,我班的男生就边举高手边叫嚷着说:“我,我。”陶艺老师叫了一位同学上去。

    没想到他却在黑板前呆住了。原来他根本没有想出解题的方法就在瞎起哄。

    这下可被老师叫到了,他呆在那里几秒后,似乎想出了解题的方法。开始连起来,可到最后还剩一个没有连住。

    他还感到莫名其妙,摸了摸脑袋。接着他还滑嵇地说:“这里不是没有的吗?是谁添上去的。

    ”这时,全班哄堂大笑。之后,陶艺老师又叫了几位同学上去做,开始他们都信心十足,可到最后还是剩一个。

    陶艺老师说,没有连出来的都要表演一个节目。于是他们个个都表演了一个节目。

    之后就没有人敢冒然地上去了。我们都在草稿纸上又画又连。

    可怎么也连不出来。 女生们看着这图,总寻不着头脑;男生们久攻不下则开始交头接耳。

    这情况持续了几分钟后,一个颤抖的男性声音打乱了这一切。原来是我班的搞笑歌手陈飞是也。

    他说他想出了解题的方法,于是就上去连。可最后还是剩下一个没连住。

    他就只有表演节目了 。他开始唱歌,我们都强忍着使自己不要笑出声来。

    可当他表情,动作实在太丰富的时候。我们就再也忍不住了。

    个个都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笑得肚子痛笑得流眼泪,笑得直拍桌。

    这一切使陈飞感到莫名其妙,再也唱不下去了。这一情况持续了好久,好久。

    之后,我们又开始思考这道题。教室里一直还回荡着刚才的笑声。

    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时还会有同学发出刚才的笑声。

    陶艺老师看者我们个个茫然的表情。脸上藏着一丝微笑。

    许久,这才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两个大字——“无解”。“啊?!”全班一片哗然。

    这道题让我们知道了——做事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时候问题的答案就是那么简单。 一次,学校要举行篮球比赛。

    可是第一场比赛时,我们都不知道。老师让我们排队去篮球场。

    我们才知道是篮球比赛。一听是篮球比赛。

    甭提有多高兴了。尤其是男生,因为他们可以再次翱翔于球场之上,穿梭于篮球之间。

    第一场比赛是与一班比。我们班的男生太低估一班了。

    结果以一球之差输掉了。也许是我班男生太弱了,也许是对手太强了,也许是恶运常常结伴而行。

    导致了接下来的三场比赛都输的一败涂地。导致了我们对于再次的比赛都没有信心。

    导致了刘老师在最后的一场比赛前对我们进行了一次说教。对我们的比赛队员进行了一次调整。

    给我们鼓足了信心,给我们振奋了精神。在比赛场上,我们的队员容光焕发。

    拼命地抢球,投球。我们的啦啦队也不甘示弱拼命的喊着:“加油!加油!”我们的才女何梦丽还编了一句口号叫作“六班,六班,永辉煌。

    英雄,英雄,你最棒。”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取得了最后的一次胜利。

    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也非常地开心。在放学前又对我们进行了一次说教。

    刘老师突然说道,我们班的何梦丽非常细心,还为我们的运动员每次比赛都准备了一大包抽式餐巾纸让他们擦汗。我听完愕然一怔。

    这餐巾纸不是我准备的吗?怎么成了是何梦丽准备的。我想应该是我这个人很内向吧。

    每次准备好的餐巾纸却不敢拿去给他们用。总是让何梦丽带去给他们用。

    难怪老师会误会了。 校园的生活是紧张,忙碌。

    刻苦的,但也是充实,快乐,多彩的。我爱我的校园生活! 。

    四、爱的教育1000字文章摘录

    今天开学了,乡间的三个月,梦也似的过去,又回到了这丘林的学校里来了。

    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里去的时候,心还一味想着在乡间的情形哩,不论哪一条街道,都充满着学校的学生们;书店的门口呢,学生的父兄们都拥挤着在那里购买笔记簿、书袋等类的东西;校役和警察都拼命似的想把路排开。到了校门口,觉得有人触动我的肩膀,原来这就是我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是一位头发赤而卷拢、面貌快活的先生。

    先生看着我的脸孔说: “我们不再在一处了!安利柯!” 这原是我早已知道的事,今天被先生这么一说,不觉重新难过起来了。我们好容易地到了里面,许多夫人、绅士、普通妇人、职工、官吏、女僧侣、男用人、女用人,都一手拉了小儿,一手抱了成绩簿,挤满在接待所楼梯旁,嘈杂得如同戏馆里一样。

    我重新看这大大的休息室的房子,非常欢喜,因为我这三年来,每日到教室去都穿过这室。我的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见了我: “安利柯!你现在要到楼上去了!要不走过我的教室了!” 说着,恋恋地看我。

    校长先生被妇人们围绕着,头发好像比以前白了。学生们也比夏天的时候长大强壮了许多。

    才来入一年级的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驴马似的倔强,勉强拉了进去,有的仍旧逃出,有的因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来。做父母的回了进去,有的诱骗,有的叱骂,先生们也弄得没有法子了。

    我的弟弟被编入在名叫代尔卡谛的女先生所教的一组里。午前十时,大家进了教室,我们的一级共五十五人。

    从三年级一同升上来的只不过十五六人,惯得一等奖的代洛西也在里面。一想起暑假中跑来跑去游过的山林,觉得学校里暗闷得讨厌。

    又忆起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来:那是常常对着我们笑的好先生,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先生。那个先生的红而卷拢的头发已不能看见了,一想到此,就有点难过。

    这次的先生,身材高长,没有胡须,长长地留着花白的头发,额上皱着直织,说话大声,地瞪着眼一个一个地看我们的时候,眼光竟像要透到我们心里似的。而且还是一位没有笑容的先生。

    我想: “唉!一天总算过去了,还有九个月呢!什么用功,什么月试,多讨厌烟!” 一出教室,很不得就看见母亲,飞跑到母亲面前去吻她的手。母亲说: “安利柯啊!要用心罗!我也和你们用功呢!” 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可是因为那位亲爱快活的先生已不在,学校也不如以前的有趣味了。 我们的先生十八日 从今天起,现在的先生也可爱起来了。

    我们进教室去的时候,先生已在位子上坐着。先生前学年教过的学生们都从门口探进头来和先生招呼。

    “先生早安!”“配巴尼先生早安!”大家这样说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先生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

    可知大家都爱慕这先生,今年也想仍清他教。先生也说着“早安!”去拉学生伸着的手,却是不看学生的脸。

    和他们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额上皱纹一里,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后,先生又把我们一一地注视,叫我们默写,自己下了讲台在桌位间巡回。

    看见有一个面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让他中止默写,两手托了他的头查看,又摸他的额,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先生后面有一个学生乘着先生不看见,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来。

    恰好先生回过头去,那学生就急忙坐下,俯了头预备受青。先生把手按在他的头上,只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另外一点没有什么。

    默写完了,先生又沉默了,看着我们好一会儿,用粗大的亲切的声音这样说: “大家听我!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

    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已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愿意’了。我感谢你们。”

    五、谁有《爱的教育》经典语段摘抄

    01。

    将来你也要为国出征,你是我的骨肉,我希望见到你平安凯旋归来。但是如果你做了卑劣无耻的行径,而没有一心把自己交给国家,那麽现在的你从学校回来时,我这个迎接你的爸爸—到时就不会像今天这般待你了,而是会看不起你,因为你白受国家栽培,白受学校教育,你只会令爸爸伤心而已。

    (p。160) 02。

    我以前对你的斥责,请你忘了吧!我也已忘了你的过失,无论如何你总是我的弟弟啊!我只记得小时候我抱过你,与你相亲相爱在爸妈的呵护下,亲眼看你日渐成长,不求回报地和你作伴,除此之外,我什麽都忘了 (p。 236) 03。

    所以,你在朋友之中对於劳动阶层的孩子,应该特别谦让友爱,对他们父母平日所付出的劳力与牺牲,更应该表示尊敬,不要只著眼於财产和阶级的高下。若以财产和阶级的高下区分人的话,那你就是白受教育了。

    要爱甘伦、潘克锡、柯礼提、「小石匠」、和所有与你共度欢喜忧伤的同学死党们,将来不管命运怎麽变化,你也绝对不要忘了少年时代的友谊。 (p。

    279) “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一起。”“有一个梦比山更高,有一颗心比海更阔,有一双手比水更柔,有一串针脚比沙砾还细,有一份叮嘱比生命还长,有一个故事比岁月还久。

    。因为,你在我心里,妈妈!就像是多少年前的那个午后,我在你的双眸里看见幼小的自己。

    ”。

    六、求一篇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摘抄)3000字左右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一个学期的课程就结束了,寒假来临了。在寒假里,我读了老师给我推荐的好书。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

    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每月例话”里面的《马里奥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十分感人。本文记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意大利少年马里奥乘上了一艘开往马耳他岛的巨轮。在船上,马里奥结识了一个好同伴,这个女孩子跟马里奥年龄差不多,只不过个子比马里奥高了一点儿。经过聊天,马里奥知道,原来这个女孩子叫克莉泰,跟他一样都失去了父母,是来投奔亲人的。深夜,可怕的风暴来了,甲板的东西都被卷走了,船底也经受不住风暴,破了,水汹涌的灌了进来,眼看船就要沉了。乘客们都惊慌失措,跑到甲板上号啕大哭起来。

    一半的乘客都跳入了事先准备的小艇里,可只有一艘小艇,小艇上已经坐满了人。只够再容纳一个小孩子了,而克莉泰和马里奥都十分想下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眼看小艇离船越来越远,马里奥把机会让给了女孩,女孩跳入小艇,得救了。大船即将沉没,但马里奥面对死亡反而从容镇定,十分开心。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十分感动,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少年马里奥,学习马里奥舍己为人甘牺牲,面对危险十分镇定,十分坚强的品质。

    《爱的教育》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行吗?~`

    七、爱的教育1000字文章摘录

    今天开学了,乡间的三个月,梦也似的过去,又回到了这丘林的学校里来了。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里去的时候,心还一味想着在乡间的情形哩,不论哪一条街道,都充满着学校的学生们;书店的门口呢,学生的父兄们都拥挤着在那里购买笔记簿、书袋等类的东西;校役和警察都拼命似的想把路排开。到了校门口,觉得有人触动我的肩膀,原来这就是我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是一位头发赤而卷拢、面貌快活的先生。先生看着我的脸孔说:

    “我们不再在一处了!安利柯!”

    这原是我早已知道的事,今天被先生这么一说,不觉重新难过起来了。我们好容易地到了里面,许多夫人、绅士、普通妇人、职工、官吏、女僧侣、男用人、女用人,都一手拉了小儿,一手抱了成绩簿,挤满在接待所楼梯旁,嘈杂得如同戏馆里一样。我重新看这大大的休息室的房子,非常欢喜,因为我这三年来,每日到教室去都穿过这室。我的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见了我:

    “安利柯!你现在要到楼上去了!要不走过我的教室了!”

    说着,恋恋地看我。校长先生被妇人们围绕着,头发好像比以前白了。学生们也比夏天的时候长大强壮了许多。才来入一年级的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驴马似的倔强,勉强拉了进去,有的仍旧逃出,有的因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来。做父母的回了进去,有的诱骗,有的叱骂,先生们也弄得没有法子了。

    我的弟弟被编入在名叫代尔卡谛的女先生所教的一组里。午前十时,大家进了教室,我们的一级共五十五人。从三年级一同升上来的只不过十五六人,惯得一等奖的代洛西也在里面。一想起暑假中跑来跑去游过的山林,觉得学校里暗闷得讨厌。又忆起三年级时候的先生来:那是常常对着我们笑的好先生,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先生。那个先生的红而卷拢的头发已不能看见了,一想到此,就有点难过。这次的先生,身材高长,没有胡须,长长地留着花白的头发,额上皱着直织,说话大声,地瞪着眼一个一个地看我们的时候,眼光竟像要透到我们心里似的。而且还是一位没有笑容的先生。我想:

    “唉!一天总算过去了,还有九个月呢!什么用功,什么月试,多讨厌烟!”

    一出教室,很不得就看见母亲,飞跑到母亲面前去吻她的手。母亲说:

    “安利柯啊!要用心罗!我也和你们用功呢!”

    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因为那位亲爱快活的先生已不在,学校也不如以前的有趣味了。

    我们的先生十八日

    从今天起,现在的先生也可爱起来了。我们进教室去的时候,先生已在位子上坐着。先生前学年教过的学生们都从门口探进头来和先生招呼。“先生早安!”“配巴尼先生早安!”大家这样说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先生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可知大家都爱慕这先生,今年也想仍清他教。先生也说着“早安!”去拉学生伸着的手,却是不看学生的脸。和他们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额上皱纹一里,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后,先生又把我们一一地注视,叫我们默写,自己下了讲台在桌位间巡回。看见有一个面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让他中止默写,两手托了他的头查看,又摸他的额,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先生后面有一个学生乘着先生不看见,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来。恰好先生回过头去,那学生就急忙坐下,俯了头预备受青。先生把手按在他的头上,只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另外一点没有什么。

    默写完了,先生又沉默了,看着我们好一会儿,用粗大的亲切的声音这样说:

    “大家听我!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已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愿意’了。我感谢你们。”

    八、求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

    家长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等方面为孩子做榜样,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好自身的形象是最基本的任务,如平时在家里注意言行举止,对来访的客人要有礼貌,出去公共场所要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丢垃圾,如有一次我和孩子上街,我们走累了孩子要买冰淇淋吃,我买了给他,但他把包装纸给我,我问他:“为什么不叫妈妈吃,而将包装纸给妈妈呢?”他不好意思地说:“妈妈将包装纸丢在马路吧。”

    我马上对他说:“环卫工人这么辛苦扫马路,你忍心将马路弄脏吗?”听听明白了我的话,马上照自己的意思,将包装纸捡起扔到垃圾桶内。另外在坐公共汽车时,教育孩子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来培养孩子的公德心。

    日常通过帮孩子检查作业,家长可以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兴趣,当他遇到困难或错作业时,切记不应马上将现成答案告知,更不应代做应付交作业。而是首先在学习方式上给予辅导,让其养成爱动脑筋、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们发现,孩子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最终将难题克服时的心情会特别好,对作业的理解和印象也特别深。

    九、关于高中生教育的文章

    教育与生活:我们该如何看待?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经常为人们提起的话题,两者的关系涉及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方式的选用等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因为核心问题的存在,复杂性也就是必然的。

    读刘铁芳老师的《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关键的不是他告诉我多少知识,而是在他的逻辑理路中,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只要当自己处在思考中时,读书的乐趣才凸显出来,思维的不断触动,才使阅读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层出不穷的教育实验始终以求知为核心,求知—更好的求知—愉快的求知(乐学),但求知是为了什么?求知对于人而言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提出,又道出了知识与智慧、与能力的关系,在我们的深层次思维假定中,我们认为,只要拥有够多的知识,我们便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古代的相对少量知识的存在,使我们的教育尽可能地实现对所有知识的传递,那时教育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但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知识的几何数增长,于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多的知识该教哪些这样一个问题,思考和争论了许久,好象没有实质性的答案,而由于我们先前的思维假定够为稳固,于是,我们便又陷入到了怎么能够用更好的结构来教会更多的知识,就这样,我们在不知觉中掉进了知识的迷宫,就像那个宋代人因舍不得钱而背着钱游泳最后被淹死一样,教育也进入这样一种困境。

    “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必须通过教育的最终产品——完满的人才能实现,故只有实现教育的内在目的才可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目的。”当今的教育,问题就出在非常重视外在目的而忽视了内在目的,想要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可是对于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却采取灌输和肢解的方式装到学生的头脑,使原本在西方哲学中集大成的马克思主义在一些抽象的概念中失去了灵性,同时,也失去了学生再阅读和思考的兴趣。

    德育中的问题,大概也是如此,我们讲究的是培养品德高洁的人,这本是道德的上限,于是在上限无法达到时,人们也就忘却,或者不顾忌道德的底线,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无道德,一种待实现的理想绝对不能成为一种普遍要求的规范,不然,当大部分人无法达到时,规范的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古训有言,“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求下者将无立足之地。”

    但我们应该理解这只是一种理想诉求与信念的把握而已,与具体的要求和规范是有差异的。所以,培养真、善、美等人类共有的基础性美德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育不断适应儿童的本真,儿童不断适应教育的引导的双向并行与递进的生活过程。”双适应,话是这么说,但具体上能够做到吗?斯宾塞说,“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

    “一个合理的教育次序:直接维持自己生存的准备,间接维持自己生存的准备,父母职责的准备,公民义务的准备,各种高尚娱乐生活的准备。”而蒙台梭利这么说,“成年人只想转变儿童,把他自己当作完善的模范。”

    家庭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应该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进入社会生活的护照”,其结果是“儿童所受的痛苦不只是身体上的,在智力活动方面也受痛苦。学习是强制性的,充满了厌倦和恐惧……他们变得懒散、沮丧、沉默、耽于学习,对自己失去信心,毫无童年时期的快乐可爱的景象。”

    后者似乎是前者理论所导致的后果,但其实我们再想想,教育是要把人培养成人,前面的人是指自然人,而后面的人是指社会人,两者都是中性概念,在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社会化是必然的,而家庭的关心也是必然的,成年人想转变儿童,并不是把他自己当做完善的楷模,而是在心目中有一个完美的楷模形象,而这一形象在自己的心目中是绝对好的,但在自己的努力下又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就转嫁给了自己的后一代,一种因爱而导致的行为是很难消除的,这是人类心理的特性,但后果的使儿童失去童年和产生恐惧等,只是极端后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教育者,其中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者等,认识到促进人的社会化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更深层的目标是人的发展。

    突然想起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那一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于是逼迫自己的孩子参加更多的特长班,学习更多的技能,但是里面的白展堂说了这么一番话,很有意思。“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请问,你孩子的终点在哪里呢?没有终点,谈何起点呀。”

    是呀,人的一生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与存在,但在我们的思维假定中,我们常常把孩子的一生比喻为一场赛跑,一场规定路线跑道的较量。其实,教育就不是一条规定好的跑道,中途有许多的三岔路口,或者问号,看似难爬的路,但可能就适合你的孩子,而那条通往大学的坦途,实际上,却是陷阱频生的。

    但因为比拼和较量,人们渐渐忘了我们自己追求的是大学,还是其他什么,特别是当社会给大学与好的人生之间划上不等号时,我们还是毫不知情,也许,一种悲剧的就业难,到是可以当作一盆冷水,清醒一下迷茫中的人们,只是很残酷而已,大学在其中就起到一种欺骗的功能,用个比喻,就是把那些在脑中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