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反求诸己

    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原文是: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二、成语“反求诸己”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禹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夏朝的开国国王。

    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 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有伟大的禹的意思。

    有一次,有个诸侯叫有扈氏的起兵人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 启抵抗有扈氏的侵犯。他们在甘泽地方打了一 仗。

    结果,伯启战败了。伯启的部下很不甘心,一 致要求再战。

    伯启却说:“不用再战了,我的地盘 不比他小,我的兵马也不比他弱,结果我被打败 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必定是我的德行比他 差,我教导部属的方法不如他。

    我要从自己身上 找出弊病,并努力加以改正才是(行有不得,反求 诸己)。” 从此,伯启立志发愤图强,每天天刚亮就起来 工作,吃的饭菜不讲求美味,穿着衣服只重朴素, 爱护百姓,尊重有品德的人,任用有才干的人。

    这 样经过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来侵犯,反 而心甘情愿地归顺了伯启。

    三、以反求诸己为话题的作文以这个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作文,800字

    反求诸己它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题记传说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再人的身上放了两个袋子.前面的一个装自己的优点,而后面的装自己的缺点.因而人们往往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然后总结出错在他人,不在己的结论.这也是人类纷争的起源.人的本性中有贪婪、自私、凶恶…但同时也有博爱、仁慈、宽容、善良…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他们不断将人性中好的一面升华,另一方面又反求诸己,不断的反省和认识错误从而改掉坏习惯.周恩来是中国伟大的总理,他一生无子女,却又有一百多位孩子,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位圣人.一次,他在理发时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慎将总理的脸刮出一块口子.见自己的失误,理发师连连道歉.总理乐和的说:"不,我咳嗽时没有告诉你,应该是我向你道歉.对不起."一言一行中无不体现出总理的高贵品质,不愧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周总理.但,敬爱归敬爱,却无人效仿总理的做法.在当今社会,人们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点疏忽而迁怒他人,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错误,有种世风日下的味道.但这只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之一.更有慎者,因在大街上的一点碰撞而破口大骂,乃至打大出手的情况已数见不鲜.追跟求底,是人们虽明白反求诸己却不把它实践出来.先人们遗留下的财富已被时间冲淡.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团结的基础上.若荣誉人人争,过错往外推,这样的社会并不值得期待.烟火弥漫的时代已经远去,现在的时光留给我们反求诸己.。

    四、反求诸己,反求诸己的意思,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君子

    梦参老和尚---求人不如求己呀!就是观音菩萨拿念珠,观音菩萨说求人不如求己。咱们今天可能还没明白,这就是让你反闻闻自性。

    举个故事说吧:苏东坡跟佛印禅师,到寺庙里头来逛庙,佛印禅师带着苏东坡,苏东坡看到观音菩萨塑像前观音菩萨拿个念珠,塑像塑一个念珠,苏东坡就问佛印禅师说:观世音菩萨塑个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啊!佛印禅师说: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这苏东坡就迷惑了,说:观世音菩萨拿念珠念“观世音菩萨”,还要计数,哎呀,佛印禅师你给我解释、解释。佛印禅师说:这是你自己的事,你参去吧!我不给你解释。两人继续在庙里头逛,出了庙了,苏东坡跟佛印禅师说:不要你说,我明白了。佛印禅师问他说:你明白了什么?求人不如求己呀!就是观音菩萨拿念珠,观音菩萨说求人不如求己。咱们今天可能还没明白,这就是让你反闻闻自性。

    净空法师---佛法一切向内不向外,所以佛经称为“内典”,佛学称为“内学”。

    佛法最忌讳的心外求法,向内求,一切圆满;向外求,永得不到

    这话说起来容易,修起来好难。怎么修法?放下而已。放下什么?放下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我们不知道,起心动念就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个生灭,那叫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妄心没有了,阿赖耶没有了,完全用真心。真心极其灵光,再微细的,它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不可思议。学佛没有别的,回归自性而已。《楞严经》上所说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证得圆满菩提,成佛了,妙觉如来。你有没有得到什么?没有,一无所得。你所得到的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没有一样是新的东西,自性本有的。

    所以佛法最忌讳的是心外求法。心外没有法,你到哪里求?!佛法一切向内不向外,所以佛经称为“内典”,佛学称为“内学”。向内不向外,一切是自己本有的,外面没有一法,外面全是假的,幻相,如梦幻泡影。向内求,一切圆满;向外求,永远得不到。自性本具众德,所以佛具众德,你证到佛的地位,无量无边德能统统现前,为世间所尊重。世间是凡夫,六道是世间,十法界还是世间。

    六道、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对佛尊重,所以称之为“世尊”。世间没有比佛更尊贵的,他的性德、他的智慧、他的相好圆满的显现出来了。

    虽然如是,我们必须要知道,世间所有一切众生跟世尊没有两样,只是他觉悟了,他不迷了,性德完全显露;我们在迷失自性,我们是妄心当家作主,不是真心。

    ……

    所以经上讲的世尊,我们每个人都有份,希望我们恢复本来面目,那就叫“世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