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回文诗大全

    回文诗大全

    一、7字回文诗大全

    静思伊久阻归期,

    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

    时闻漏转静思伊。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曾回文诗《记梦二首

    酡颜玉碗捧纤纤,

    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

    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

    日上山融雪涨红。

    红焙浅瓯新火活,

    龙团小碾斗晴窗。

    二、大家上几个回文诗、句谢谢啦

    回文联 人 过 大 佛 寺 寺 佛 大 过 人 客 上 天 然 居 居 然 天 上 客 郎 中 王 若 俪 俪 若 王 中 郎 油 灯 少 灯 油 火 柴 当 柴 火 贤 出 多 福 地 地 福 多 出 贤 僧 游 云 隐 寺 寺 隐 云 游 僧 春 回 先 富 村 村 富 先 回 春 人 中 柳 如 是 是 如 柳 中 人 雨 滋 春 树 碧 连 天 天 连 碧 树 春 滋 雨 风 送 花 香 红 满 地 地 满 红 香 花 送 风 艳 艳 红 花 随 落 雨 雨 落 随 花 红 艳 艳 处 处 飞 花 飞 处 处 潺 潺 碧 水 碧 潺 潺 处 处 红 花 红 处 处 重 重 绿 树 绿 重 重 处 处 飞 花 飞 处 处 声 声 笑 语 笑 声 声 雾 锁 山 头 山 锁 雾 天 连 水 尾 水 连 天 雪 岭 吹 风 吹 岭 雪 龙 潭 活 水 活 潭 龙 凤 落 梧 桐 梧 落 凤 珠 联 璧 合 璧 联 珠 我 爱 邻 居 邻 爱 我 鱼 傍 水 活 水 傍 鱼 静 泉 山 上 山 泉 静 清 水 塘 里 塘 水 清 秀 山 轻 雨 青 山 秀 香 柏 鼓 风 鼓 柏 香 暮 天 遥 对 寒 窗 雾 雾 窗 寒 对 遥 天 暮 风 送 花 香 红 满 地 雨 滋 春 树 碧 连 天 (倒读又成一联: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

    ) 香 山 碧 云 寺 云 碧 山 香 黄 山 落 叶 松 叶 落 山 黄 水 水 山 山 处 处 明 明 秀 秀 秀 秀 明 明 处 处 山 山 水 水 晴 晴 雨 雨 时 时 好 好 奇 奇 奇 奇 好 好 时 时 雨 雨 晴 晴 福建厦门鼓浪屿腹浦的回文联是: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湛江德邻里的一副回文联是: 我爱邻居邻爱我 鱼傍水活水傍鱼 江苏连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回文联: 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花果山 花影闹春照明镜晓月残 ——读作: 花影闹春照明镜, 春照明镜晓月残。 镜晓月残花影闹, 残花影闹春照明。

    (2005年7月30日于春城) 莲映夏(回文诗) 花香莲盛夏长影映日斜 ——读作: 花香莲盛夏长影, 盛夏长影映日斜。 映日斜花香莲盛, 斜花香莲盛夏长。

    (2005年7月30日于春城) 雁悲秋(回文诗) 愁云白雁过戏楼共悲秋 ——读作: 愁云白雁过戏楼, 雁过戏楼共悲秋。 楼共悲秋愁云白, 悲秋愁云白雁过。

    (2005年7月30日于春城) 雪泣冬(回文诗) 梅花开遇寒冬冷雪泣风 ——读作: 梅花开遇寒冬冷, 遇寒冬冷雪泣风。 冷雪泣风梅花开, 风梅花开遇寒冬。

    转尾连环 清·佚名 春晴喜鹊噪前津 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 新花恋蝶去来频 频来去蝶恋花新 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 津前噪鹊喜晴春 难离别,情万千。 眠孤枕,愁人伴。

    阅庭小院深,关河传信远。 鱼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肠断。

    倒读则成: 断肠中,月明看。 南天雁,和鱼远。

    信传河关深,院小庭闲伴。 人愁枕孤眠,千万情,别离难。

    花影闹春照明镜晓月残 ——读作: 花影闹春照明镜, 春照明镜晓月残。 镜晓月残花影闹, 残花影闹春照明。

    (2005年7月30日于春城) 莲映夏(回文诗) 花香莲盛夏长影映日斜 ——读作: 花香莲盛夏长影, 盛夏长影映日斜。 映日斜花香莲盛, 斜花香莲盛夏长。

    (2005年7月30日于春城) 雁悲秋(回文诗) 愁云白雁过戏楼共悲秋 ——读作: 愁云白雁过戏楼, 雁过戏楼共悲秋。 楼共悲秋愁云白, 悲秋愁云白雁过。

    (2005年7月30日于春城) 雪泣冬(回文诗) 梅花开遇寒冬冷雪泣风 ——读作: 梅花开遇寒冬冷, 遇寒冬冷雪泣风。 冷雪泣风梅花开, 风梅花开遇寒冬。

    转尾连环 清·佚名 春晴喜鹊噪前津 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 新花恋蝶去来频 频来去蝶恋花新 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 津前噪鹊喜晴春 难离别,情万千。 眠孤枕,愁人伴。

    阅庭小院深,关河传信远。 鱼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肠断。

    倒读则成: 断肠中,月明看。 南天雁,和鱼远。

    信传河关深,院小庭闲伴。 人愁枕孤眠,千万情,别离难。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三、推荐几首回文诗

    回文诗 “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正读倒读皆可成句,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

    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大约始于宋朝,诗中字句,从头至尾往复回环,读之成韵。

    它有一定格式,约束大,制作不易。看起来像是文字游戏 ,但正是这种奇妙的结构表现出汉语文字的一种魅力。

    1)宋代文学家苏轼和秦少游是一对挚友。有一次,秦少游出外游玩,很长时间没有回来。

    苏轼几次专程上门拜访也没见到。家人告诉苏轼,他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问,果然在那里。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他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 苏轼看后,连声叫绝。

    原来,秦少游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外的生活情趣。其读法应为: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2)清代女诗人吴绛雪写过咏四季的四首回文诗,每首仅用十个字,却是七言绝句。

    她是这样写的: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3)http://www.mathfan.net/Article/sxwh/sxwh/200405/151.html 4) http://61.154.121.226/yw/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182。

    四、求荐几首有名的回文诗

    《回文旋图诗》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可倒读为: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棹一篷开。 倒读诗如下: 开篷一棹远溪流, 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 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 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 偎林傍水绿悠悠。 二、宋代李禺有回文诗《两相思》: 《思妻诗 》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夫诗 》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 水隔山遥望眼枯。

    三、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万柳堤即景》回文诗: 春城一色柳垂新, 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 新垂柳色一城春。

    四、津人曹鸿年也有一首回文诗: 寒风晓日映沙滩, 日映沙滩竹报安。 安报竹滩沙映日, 滩沙映日晓风寒。

    五、清代诗人李《春闺》诗: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 期归梦还梦归期。

    五、求回文诗,内容随便

    唐代吕岩创作的玉连诗《洒 》“神坏德伤,身荒国败”8个字就能组成16首诗,现举一例: 神败国荒,身伤德坏。

    败国荒身,伤德坏神。 国荒身伤,德坏神败。

    荒身伤德,坏神败国。 宋代是回文诗创作的鼎盛时期。

    一代文豪苏轼曾在梦中作过两首诗与茶有关的回文诗,诗前有序,记载了一个大雪初晴的梦境。在梦中诗人以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听的歌,诗人边饮茶边作诗: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其一)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头晴窗。(其二)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可以倒读出下面的两首,极为别致。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

    (其一) 窗晴头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其二) 在我的家乡萧县天门寺白马王墓南侧绝壁上也有一首回文诗,全文是: 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洒樽。 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

    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盘崖抱石吞。 天接路高登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

    (其一) 倒读则是: 门当碧落起云烟,步步高登路接天。 吞石抱崖盘曲树,架虹空雨带飞泉。

    痕留画景山屏列,韵入琴声水涧悬。 樽酒醉人诗触兴,村烟积霭翠来前。

    (其二) 此诗是民国时期萧县两任知县赖以平所作,高度赞美了秀丽皇藏山水。然而称奇之处不仅因为它是通体回文诗,而且正读、倒读时各删去每句前两字,就成了下面两首回文诗;堪称回文诗中的绝品。

    翠霭积烟村,诗人醉洒樽。 水声琴入韵,山景画留痕。

    带雨空虹架,盘崖抱石吞。 路高登步步,起落碧当门。

    (其三) 碧落起云烟,高登路接天。 抱崖盘曲树,空雨带飞泉。

    画景山屏列,琴声水涧悬。 醉人诗触兴,积霭翠来前。

    (其四) 后人仰慕赖以平的文采,将这首回文诗刻到了绝壁上,至今传为美谈。琴弹引风鸣祥音,风鸣祥音报岁新 新岁报音祥鸣风,音祥鸣风引弹琴 奕棋斗知养身躯,知养身躯心神怡 怡神心躯身养知,躯身养知斗棋奕《回文旋图诗》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可倒读为: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另付几首其它格式的回文诗,也别有韵味. 一、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棹一篷开。 倒读诗如下: 开篷一棹远溪流, 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 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 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 偎林傍水绿悠悠。 二、宋代李禺有回文诗《两相思》: 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 水隔山遥望眼枯。

    三、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万柳堤即景》回文诗: 春城一色柳垂新, 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 新垂柳色一城春。

    四、津人曹鸿年也有一首回文诗: 寒风晓日映沙滩, 日映沙滩竹报安。 安报竹滩沙映日, 滩沙映日晓风寒。

    五、清代诗人李*《春闺》诗: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 期归梦还梦归期。 回文诗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禺写的《夫妻互忆回文诗》。

    夫妻相思 宋朝.李禺 夫想妻(顺读) 妻想夫(倒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 儿忆父兮妻忆夫, 往来曾见几心知。 寂寥长守夜灯孤。

    壶空怕酌一杯酒, 迟回寄雁无音讯, 笔下难成和韵诗。 久别离人阻路途。

    途路阻人离别久, 诗韵和成难下笔, 讯音无雁寄回迟。 酒杯一酌怕空壶。

    孤灯夜守长寥寂, 知心几见曾来往, 夫忆妻兮父忆儿。 水隔山遥望眼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