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尊敬老人

    尊敬老人

    一、孝敬老人的范围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既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儿孙的义务。

    老年人在生理上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敬老、爱老也要讲究科学和方法,不能主观地按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去强行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那就陷入盲目孝顺的骗局中了。

    有一些年轻人把孝敬老人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包”字,认为老人只要有吃有穿就完事大吉,为此甚至让老两口分开居住。也有的年轻人认为,只要让老人高兴就好,因而不管是吸烟、喝酒一切都无原则地满足。

    还有的儿女,不管老人是否需要,整天大包小包的补品买给老人吃,结果反而引出许多毛病。 总之,有些儿女虽费心不少,但老人并不满意,或不适合老人实际需要,甚至还出现让人意料不到的不良后果。

    那么,该怎样按照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孝敬老人、科学安排老人的生活呢?骏丰频谱水和周林频谱屋为您整理出一下几点: 首先要有孝心。行孝是一种充满爱心的行为,尊重、关心父母,不随意欺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说话和蔼,非原则的事情多谦让,批评和建议要委婉、耐心。其次要尽力而为。

    尽孝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既满足老人的需要,也不耽误工作。第三要重精神慰籍。

    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父母们最期盼和最渴求的是子女的精神慰籍。作儿女的能够经常问候,日常生活伸一把手,生病时多探视,有暇时和他们唠叨唠叨,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独居老人更希望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让老人精神愉快、健康长寿,比给他们贵重的金银首饰都实在。

    U7t道州网-道县网 另外,在大家庭尽孝,子女间要协商解决。兄弟姐妹之间,彼此的经济、工作和家庭条件均存在差别,赡养、照料老人,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人人有孝敬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借口其他人已经尽孝而为自己不尽孝开脱。 弟子规的入 则孝 请谨记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二、尊敬老人的作文 400字

    今天我看到了这样一件事:在29路公共汽车上,挤满了人,有二十多个老年人,然而,有哪个年轻人会给老人让座呢,这是多么不文明呀。我想:我们可是绵阳市民呀,外地人还夸我们绵阳是文明城市呢,怎么连座位都不让呢?

    还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她的手脚不灵活,过马路时,汽车来了又去了,十分危险。但是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位小姑娘快活地跑到马路上,双手扶着老奶奶,小心翼翼地过了马路。

    是啊,我们应该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使老人安度幸福晚年。我们应积极加入到尊老、助老的行列,做到:对老人、长辈心存敬意、有礼貌;心里想着他们,当老人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照顾;多和老人交谈,不嫌弃老人,让老人有个美好的晚年。

    三、尊敬老人的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16、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7、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19、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20、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2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2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2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26、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7、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28、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30、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3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3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3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四、【尊敬老人,人人有责作文】

    尊敬老人,人人有责2008年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因为世界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我们要用文明去迎接奥运会。

    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作为一名小学生,首先要从尊敬老人做起,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老人的方式很多,也很简单,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就一定能够做好。

    比如奶奶做家务累了,帮她捶捶后背,让她感到一份轻松;爷爷从外面回来,帮他倒杯凉开水,让他体会到一份清凉;上学的路上,搀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让他们感受到一份安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真诚的关爱等等。如果你做到这些,你也会感到无比快乐。

    今天我们家来了一位袁奶奶,她是爸爸的阿姨,我一到家就向她问好,给她倒水,跟她聊天,带她参观我们居住的小区,介绍我们美丽的宿迁,而且我还帮她整理了要住的房间呢!她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并要求我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帮助老人其实人人都能做到,可是有些人为什么不去行动呢?也许他们觉得那些老人跟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可是他们错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知如此。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将心比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安宁,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美德就会传承下去,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五、孝敬老人的作文500字

    从前有个老人,跟他的儿子、儿熄和孙子住在一起.老人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他眼睛花,耳朵也背,双膝还经常不停地发抖.老人无法照料自己,每当他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时候,汤匙也握不稳,常常会把菜汤撒在桌布或地上.儿子和媳妇都嫌弃他. 有一回,老人吃饭时,又把汤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媳妇大为生气,指著老人的鼻子大声嚷道:你怎麽吃的饭!天天把汤和别的东西撒一地,还把碗都给摔碎了!尽给我添乱.你知道我一天多忙吗,想把我累死呀!”於是,他们不许老人上桌吃饭了.吃饭时,他们把他赶到灶后的角落里,给他一只瓦盆,瓦盆里只有一点点饭菜.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得经常挨骂.老人伤心极了,常常一个人在灶后的角落偷偷眼泪. 有一天,老人的手颤抖得连那只瓦盆都端不稳了,瓦盆掉到地上打碎了.儿媳妇没完没了地训斥他,老人一声不吭,只是不住地叹气.夫妻俩商量:咱这爹,什麽都能被他摔碎,长此下去,咱得花多少钱给他买碗买盆呀,得想个办法,什麽东西是不容易摔碎的呢?对了,用木头给他做个碗.於是,儿子找来了一快木头,开始动手做木碗.一会儿工夫,木碗就做好了.媳妇正想把碎木片清除出去,老人四岁的小孙子跑了过来,他把地上的碎木片拾掇到了一起.“你这是干什麽?要这些没用的碎木片做什麽用?”老人的儿子问.“我要把这些碎木片做成一只木碗,留著它,等我长大了,就把它拿出来给爸爸妈妈吃饭用.”听到这话,儿子和媳妇相互对视了一会儿,先是一脸苦笑,最后哭了起来.他们似乎终於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儿子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从此,他们不再将老人赶到角落里吃饭,而且,即使老人泼了点什麽,他们也不再说什麽了.慢慢地,他们对老人越来越好了.。

    六、怎样尊敬长辈、关爱弱小

    十月7日,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名为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更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九九重阳,因为“九”跟“长久”的“久”同音,“九”又是单位数字中的最大数,因此“重阳”蕴涵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义.况且重阳适逢秋季,秋季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更加深远,为此,人们对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感情.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的含意.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那么我们该如何尊重老人呢?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实在有太多了,所以不妨就从孝敬我们自己的父母和家里的长辈做起,时刻对他们怀着感恩之心——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与关切之情.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所以,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历史中,关于古人行孝的故事有千万个,比如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晋朝濮阳人吴猛,他八岁的时候就很懂得孝敬父母.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蚊帐,每到夏夜,吴猛的父亲总是被蚊子叮咬得不能安睡.于是,吴猛就脱去身上的衣服,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由蚊子叮咬而从不驱赶,因为他担心蚊子离开自己就会去叮咬父亲.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现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也成为了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常言道:家有一老胜有一宝.可是,现在就是有人全然不顾尊敬老人的好传统,视家中的老人为累赘.有这么一对中年夫妻,为了赶走自己的母亲,竟然编了一个很荒唐的理由:自己儿子快要结婚了,准媳妇不愿家里多住一个老人,于是就要把老人赶走.但是,这世上还是好心人居多.当地的领导了解了整件事情之后,就带着老人去和那对夫妻理论.那个男人却说:“今年我48岁,23岁结婚,老人只养了我二十三年,而我却养了老人二十五年了,已经多养了老人两年了.”领导听了这个所谓的理由之后,就对男人说:“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就由政府来照顾老人好了,但是你必须把跟你出生时候同等重量的肉割下来还给老妈妈!”说完,拿刀就要去割那男人的肉,结果这对夫妻害怕了,再也不敢把老人赶走了.同学们,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他们度过幸福、美满、安详、健康的晚年,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敬老人,实际就是善待了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吸取更多的宝贵经验.老年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同时又可以吸收继承前辈们“财富”.所以,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七、【关爱尊敬长辈什么意思】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