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边城(赏析)

    读沈从文《边城》之随想

    昨晚看完了沈从文的《边城》,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好像有点堵。

    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 一个可以不必再压抑情感、不再那么缓慢的时代。

    当然,也被文中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仿若自己也成为边城的一员,呼吸着那里纯净的空气。

    其实,了解一个社会的生存状况,从男女之间的婚恋关系中最可明晰,虽呈现的是男女间的关系,可暴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的状况。

    男女间那源于自然的神秘吸引,中间隔着整整一部人类的艰辛历史。

    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一个人性受束缚程度较低的环境,可是,我们依然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痕迹。

    翠翠,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每一个女人血液中的沉淀——是的,是经济文化的产物,而非原初性的;是属于东方的,而非人性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非动物的本能。

    ——是的,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

    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可爱的老船夫,亦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

    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自尊、自卑、掩饰、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

    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部人类历史较量,他怎能超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了的幸福?—— 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亦无法把握孙女的幸福。

    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

    其实,这岂是发生在一个边城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在发生的故事?那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

    是的,谁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谁又能跨越历史享有不受时代束缚的幸福?——男人与女人的真正相遇,中间真的是隔着千山万水、隔着一部厚重而艰难的人类成长史。

    可那样的一天真的值得期待、值得向往,因为,那是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那是人类走出历史阴影的日子,那是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丰盈的日子——尽管路还很长,但值得人类不竭地追求和向往。

    忽然就被那些大胆直白的、洋溢着青春喜悦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间那一点不古典、一点不含蓄的“我爱你”深深打动!竟至要流泪了——因为想到了翠翠。

    我不知道那是几年前,父亲推荐我看沈从文的《边城》。

    他告诉我,《边城》写得很美,是一个发生在湘西的故事。

    一直都不曾看,却一直都在心中留存着一份盼待。

    我明白我与《边城》是宿世缘深。

    不必强求,命中注定属于你的终会在某个合适的时候出现,终会为你所拥有。

    而万千错落的情缘便只是匆匆交叉而过,它们不是一季的候鸟,逝去了就不再回来。

    想起老船夫的一句话:“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在这样的坚强与勇气背后,不是隐藏着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吗?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无能为力。

    《边城》讲述的故事凄美动人。

    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场面,但他细腻而且真实,像一根轻柔的丝线悠悠地牵动你心灵的一角,使你在不知不觉间已然泪落满面。

    湘西拥有那样美丽的风光:清莹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乱的碎石;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乳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薄暮的夜色里飘浮……景致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华,有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似林泉深处悠然飘出的牧歌。

    是的,牧歌,小说里始终洋溢着的牧歌的情调。

    看多了高楼华厦,看惯了车水马龙,我的心憧憬着一片远方的土地。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我在心中朦胧勾勒出的天堂。

    人说,人情如水;人说,世态炎凉。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多这样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他人,带上伪善的面具,或违心或有意地干着坑蒙拐骗的勾当。

    人性该是世间最最甘美的东西。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石头森林里,我们还保留着多少真正纯净的人性呢?它太剔透,剔透到染不得一丝纤尘。

    可是,在大城市中终日奔波劳碌的人却无力去呵护,只任由尘埃将它逐渐掩埋。

    诚信的埋没滋生了欺诈,善良的埋没滋生了邪恶。

    人性中太多的美德被封锁在心灵的一角,可是疲倦的都市人是否还有闲暇去将它开启?或许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

    遗忘不是罪过,但若任由它们成为回忆,成为昨日的拥有,则将是人类的悲剧!

    《边城》里的人情亦如水,却不是如水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纯净。

    在阅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人性的芬芳。

    翠翠和爷爷一起守着渡船,相依为命,彼此关怀。

    爷爷意识到自己的年老,担心死后翠翠无人照顾,总操心着她的婚事。

    十五六岁的少女不免带着青春年少的羞涩。

    爷爷不便明说,只是远远地观望,只是小心翼翼地探问。

    他是真心地为翠翠好,却不知由于他太过的关心和太深的爱延误了翠翠一生的幸福。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可是有的时候,爱也可以成为一种负担。

    父母永远是天底下最爱子女的,含辛茹苦,穷尽一生,只为孩子能避开一切灾祸,拥有灿烂的笑靥。

    他们的付出无私无怨,然而内心总还是有所希求,渴望着孩子能长伴身侧。

    看到子女点滴的成长便是父母心底最深的安慰。

    但是,漫漫人生路最终还是要自己走完。

    我不相信,那个陪伴你终生的人会真的存在过。

    于是,当父母的爱逐渐成为子女闯荡世界的牵绊,当至亲之情终于缠绕住我们远行的脚步,我们变得如此懦弱与无助。

    长期处于父母荫蔽之下的稚弱的翅膀该怎样独自去搏击风雨?而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真的,我们背负不起太深的情!

    整篇小说,三年的时光被浓缩进了三个美丽的端午节。

    三年前的那个夜晚,翠翠与二老傩送不期然的相遇在她心中埋下了情愫。

    年少的懵懂,初开的情窦,却怎知终于落得孑然一身独守渡船,为了一个未必会归来的人作永无尽期的等待!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岁月轮回?母亲的悲剧在女儿身上又一次重演。

    我们的碌碌,我们的匆匆,是否真的只是徒劳?低头看掌心交错的细碎纹路,心中泛升起一片茫然:我们一路前行,可是又有谁知道前方的路究竟通往哪里?幸而沈从文的结尾还是留给了人们希望。

    “或许他永远不会回来,或许他明天就会回来。

    ”故事终于哀而不伤,在凄婉中结束。

    大老与二老都是茶峒地方的优秀青年,情深似海,却爱上了同一个女孩。

    湘西的柔水与净土滋养出的是两个坦荡的襟怀,爱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励,彼此谦让。

    天保先走了车路,便说什么也要让傩送走马路。

    两人相约为翠翠唱歌的夜晚动人已极。

    二老的歌声美妙有如山间的竹雀。

    自他开口的一刻,大老已经预知属于自己的命运。

    同去的是两颗紧紧依偎的心,归来时一颗却已破碎。

    为了成全弟弟,大老决然出走。

    两颗双子星,一颗在这头,一颗在那头。

    无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傩送在岸上遥遥地观望。

    他一半的热情随着哥哥的死而消逝了,内心的自责又将另一半隐去。

    在某个寂寞的早晨,二老悄然离开,带着满心的伤痛去寻找自己的命途。

    这兄弟两人的情感是多么纯朴而又真挚!我不知道现在的人们面对自己的情敌会采取何种样的措施。

    是嫉恨?是诽谤?甚或杀人。

    我们凭什么去剥夺另一个人生存的权利?难道就因为他(她)在爱情上作出了与我相同的选择?爱情应当是纯洁的。

    为了获取爱情而不惜使自己的双手沾染鲜血的人根本就不配得到爱情,因为他将爱情玷辱了。

    与天保和傩送相比,这一类人该怎样的自惭形秽!

    后来,也就是故事结束的时候了。

    爷爷的死使翠翠成为完全的孤独,这样彻底,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碧溪的渡船上只剩了一个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执著地守望……

    故事写得这样淡远,骨子里却尽是悲凉。

    原来离散可以这样迫近,原来一切曾经的拥有可以瞬间成空。

    时间的触角是那么的细而绵长,都以为我们是被时光照料的孩子呢,等待在远方的,却是不能回头的沧桑!然而,只要有希望,就总会有明天的曙光。

    任岁月流逝,细数度过的那些在回忆的凝眸里变得淡远而美丽的日子,生活也就这样继续下去了。

    大仲马不是曾在《基督山伯爵》中如此作结:“请记住:等待和希望!”

    边城读后感五

    生活是活动的,图画是静止的。

    生活供以人生命,图画供以人欣赏。

    农村山城是一幅静止的图画。

    千年万年不变。

    生活里面的人叫画中人。

    他们在社会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画中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唐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些无论魏晋的人的生活在别人眼中却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怡然自乐。

    沈从文也有文《桃源与沅洲》说:...千百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力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增添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

    至于住在那里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曾有人遇着遗民或神仙。

    农村的确只是失意人酒后的谈资或闲暇人的雅兴。

    至于生活在那里的人呢,却无人以为自己是神仙和遗民。

    他们生存在所谓的世外桃源,承载着图画的完美与历史的厚重。

    他们无法摆脱如画般静止的命运与生活。

    这潜在流动的悲剧命运。

    《边城》里那一种沉重古老静止的边城风景,以及边城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如画。

    而画中的人物呢?

    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

    这生活无形中就够成了一幅图画,有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意象与味道。

    它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作为图景,有永不退色的鉴赏价值,浓厚的乡土气息。

    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

    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种悲凉,无奈。

    翠翠的母亲与一个军官私生下她就早死去,父亲她刚诞生起就远去。

    从小相伴翠翠的是黄狗,爷爷,渡船,渡口以及对母亲依稀回忆。

    成年累月感受的是临溪石头,天光日月,河风。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

    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动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鼬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俨然图景中一道风景。

    她生活在这亘古不变的图画里。

    风和晴朗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

    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往水中抛去,镞的使身边的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张着耳朵听祖父讲城里很多年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含嘴里吹迎亲送女的曲子...

    遇到过渡的是新娘。

    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

    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

    花轿到岸拉,翠翠必战在小山头,目送这些远去,方回转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边。

    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

    平静,古老而祥和,自然朴实。

    然而翠翠却是敏感脆弱,孤独忧伤的。

    倘使爷爷死了...吊脚楼上的曲声与这幽怨的心思相对应。

    倘使爷爷死了,会有户人家等着她?这是她唯一透破这图画的路?

    引出了翠翠心中隐秘幽暗的一段爱情故事。

    笔触冷静平淡,语句没有任何宣染艳丽。

    白描淡淡的不能再淡。

    然而白描中仍看到结果的厚重。

    隐秘忧伤的是他们的爱情没有开始就消失。

    翠翠不做声,心中只想哭,可是没理由可哭。

    祖父再问下去,便引到了翠翠死去的母亲...老人说了一阵,沉默了...

    原来来做媒的是为大老。

    而站在对溪高岸竹林里为她唱歌的却是二老。

    二老想做云雀,二老有诗人性格。

    翠翠喜欢二老不喜欢大老。

    文字总在二老是为要一座碾水房还是一只渡船着游动,在渡船上爷爷反复询问中延续。

    二老爱翠翠,喜欢翠翠,他在碧溪阻为她唱了一十七个晚上的歌。

    他认定自己命中就是个撑船的。

    翠翠感觉生活太平凡了,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

    翠翠梦见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

    而先说媒的是大老,大老却死去了。

    翠翠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

    二老因为家庭的阻力,舍弃翠翠下桃源去。

    翠翠的爱情破灭。

    爷爷死了,她仍与黄狗来弄渡船。

    整个只在一幅平静沧桑的的图画中。

    给人无以承受的悲呛,无以承载的重量。

    画外多少人对这种白描的图画不感兴趣?不会想象那里是个世外桃源?但有多少人真正去过文中所表叙的生活?

    生活不是图画。

    生活需要流动。

    到了冬天,那个塔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茶峒。

    凄凉朴素,忧伤结束了。

    所有心思浮动,所有山川日月沉静入画中,凝结画中。

    沉积它厚重的背景:世外桃源还是小山城?

    小山城是世外桃源,可那种生活却不是想象的。

    所谓无论魏晋的人从不知自己是神仙和遗民。

    这就是先生带给我们的他的边城,一座沉默的城,从开始到结束似乎都在隐忍着什么.翠翠就是这座成的化身,从恋上那个可以让她连做梦都能被他的歌带的很远的人开始,她就选择了沉默,虽然内心起伏不定,表面却始终如一.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翠翠依旧无法摆脱母亲的命运,惟有等待, “那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先生将这么一个善良的童话描画的这么悲伤,先生出生在19世纪初, 在当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刚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下结束了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奴役统治,又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最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受长达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让本来就饱经战火的中华民族雪上加霜.在那动乱的年代里,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群众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后,先生毅然选择了湘西这片纯朴美丽的土地,这些温良率直的人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一片一片的轻声述说着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我们炎黄子孙本性的良知,正是因为爱得深沉才孕育了这些带着哀思的文字.

    我总在想,取名边城,在先生心里就这么“遥远”吗,还是在先生心灵深处正守护着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也许先生那座悲天悯人的城以随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寻我的边城,寻心灵的那份宁静,我想我是会有一座边城的.

    短篇小说《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这座《边城》,最为浓郁地飘绕着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

    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

    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

    “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

    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

    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

    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

    “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

    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

    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

    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

    “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

    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

    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

    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

    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

    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无限的牵挂期盼

    边城(赏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