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女诗翻译赏析
娇女诗 [魏晋] 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娇语若连琐,愤速乃明划。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像飞翮。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画,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红葩掇紫蒂,萍实骤抵掷。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槅。
翰墨戢函案,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屣履任之适。
止为荼菽剧。
吹嘘对鼎鬲。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翻译:
我家有一位美好可爱的女儿,
小名叫纨素:
皮肤白晰,像月光一样。
口齿清历。
长长的刘海,没准连眼晴也遮住些,颇有现代迷离之美。
早晨在妈妈的梳妆台淘气,乱涂一气,画长长的黛眉,浓浓的朱唇。
说话很快像饶口令。
喜欢读书写字,有点收获就骄傲自满。
小姐姐惠芳:
长得笑盈盈的让人喜欢。
知道爱美了,淡妆后在楼边显摆,常常揽镜自怜忘了工作。
赵地的风情之舞跳得很好。
不喜欢文史,善作艺术批评。
爱在花园玩,树上的果子尚未成熟就给摘下来了。
贪看风雨中的花,转眼间去了好几百趟。
也爱玩雪。
劳动也很勤快呵。
小姐妹俩:
不高兴挨批评。
听说要受责打,就躲到墙角偷偷抹眼泪。
思想感情:
表达了一位慈父对女儿的那种钟爱之情。
【赏析】
左思有两个女儿,长名芳,字惠芳,次名媛,字纨素。
这里的娇女,即左芳和左媛。
在这首诗中,左思以一种半嗔半喜的口吻,叙述了女孩子们的种种情感,准确形象地勾画出她们娇憨活泼的性格,字里行间闪烁着慈父忍俊不禁的笑意,笔墨间流露着家庭生活特有的情味。
全诗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十六句集中写小女儿纨素的“娇”。
先写她的“娇”模样:皮肤“白皙”,口齿“清历”,宽阔的额头上披盖着柔软的黑发,轮廓精巧的耳朵像一对美玉——一个眉目清秀的“娇女”宛然在目。
接着,诗人写纨素的“娇”态:“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大清晨,纨素学着大人的样子画眉,把眉毛画得又粗又黑,像是扫帚扫地留下的痕迹;又学着用胭脂点抹口唇,弄得满嘴通红,连两边的口角也红得一塌胡涂。
清清秀秀的脸蛋完全变了模样,上面是两道粗黑的眉毛,下面是一张鲜红的小嘴,她还冲着你挺神气地笑哩,好像说:“你瞧我多美!”
接下去,作者分别从说话和写字读书的情形来写纨素的娇憨性情。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划”,“连琐”犹连环,指纨素说话语如贯珠,清脆悦耳;“明划”疑是当时口语,和后世说的“泼辣”差不多,这句话说纨素发脾气时说话又急又快。
试想一下,小女依偎于膝下,时而兴致勃勃地说着得意之事,时而气恼地诉说心中的委屈,娇语宛转,怎不令人解颐!“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写纨素对写字的态度。
“彤管”,即红漆竹管,指上品好笔;“篆刻”,指小孩子学写字。
这会儿纨素煞有介事地坐在案前握笔写字,多认真,多文静啊!深知小女性情的父亲却说:她不过是喜爱那只漆得红亮亮的好笔,觉得拿着好玩,并不是对写字有多大兴趣。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写纨素对读书的态度。
“绨素”,指帛书,当时造纸术虽已发明,但还有不少书是写在素帛上的。
你看,小小年纪的纨素居然爱书,把玩不止。
做父亲的却在一旁揭穿原委:她不过是喜爱“绨素”的洁白漂亮。
更有意思的是“诵习矜所获”一句。
意思是说:纨素背得几句书,认得几个字,便洋洋得意起来,自以为无所不通了。
这一句极其传神地写出了“初生牛犊”可笑可爱的“虎气”。
第二大段:十六句集中写大女儿蕙芳的“娇”。
同样是“娇”,但蕙芳年龄稍长,因此“娇”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作者紧紧抓住渐知人事的女孩儿特有的爱美心理来描写。
蕙芳巳开始懂得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了,因此她不像妹妹那样“黛眉如扫迹”,而是淡扫轻描;她也不像妹妹那样“弄梳台”,纯粹把画眉当成一件好玩的事,而是非常注意如何把黛眉画得更称心如意,所以她喜欢手执铜镜,斜倚楼边,借着明亮的光线把镜中人照得更清晰……。
她对着镜子左顾右看,简直入了神,全然忘记了母亲要她学纺绩的事——“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生动地描写了蕙芳顾影自爱的娇媚情态。
接下去的四句继续写蕙芳“临镜”梳妆的情形。
“举觯拟京兆”,“举觯”在这里是操笔的意思;“京兆”指汉京兆尹张敞为妻子画眉的故事。
这句说,蕙芳拿起眉笔给自己画眉时,那股认真劲儿简直可以和张敞给他夫人画眉相比拟。
这是做父亲的打趣女儿的话。
“立的成复易”,“的”,是指女子用朱丹点面的一种装饰,其修饰效用与“美人痣”类似。
这种“的”要求点得圆,大小适宜,这对小女孩来说是不容易的。
所以蕙芳只好点成又抹掉,抹了又再点,直至满意为止。
“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二句,是父亲对蕙芳如此热心于画眉点的发表议论。
意思是说:蕙芳对镜学妆忙个不停,比学织布还要紧张。
“玩弄”一词用得很妙,令人想见蕙芳描了又抹,抹了又描的忙乱情形。
接下去四句写蕙芳学舞蹈和学调弦弹琴的情形。
“从容好赵舞,延袖像飞翮”。
古代赵国以舞蹈著名,这二句说:蕙芳学舞蹈,姿态从容,展开的袖子上下飘动,就像飞鸟的翅膀。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上下弦”,就是调弦。
这两句说:蕙芳置琴于书案上调弦,琴身太长,只得把桌上的书籍挤叠在一边。
最后四句写蕙芳观画:“顾眄屏风画,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屏风画日久尘暗,已辨认不清了,人物形象也模模糊糊。
但蕙芳粗粗一看,就煞有介事地指指点点批评起来了。
“顾眄”,“如见”二词,很准确地写出了小孩子自以为是的心理。
这几句与“矜所获”一样,写小儿的“无知妄说”,但纨素的“矜”主要是表现在神气上,而蕙芳俨然已有个人见解,竟敢于大发议论了。
第三段:二十四句合写大小娇女。
她们一年四季都在尽情地玩耍,春夏之际,她们“驰鹜翔园林”,像小鸟一样在花园里活泼地奔走,任意攀折花木,半生不熟的果实也被摘下来,抛来抛去地掷着玩。
风雨也破坏不了她们玩耍的兴致,反倒给她们增添了一个新节目:“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为了贪折花枝,不管泥里水里,一眨眼功夫就来回几百趟。
到了冬天呢,她们便在雪地里游戏,因为担心鞋陷到深雪里,还特意用一道带子把鞋绑得结结实实。
不过她们也有安静的时候。
你看这会儿她们对料理食品又发生兴趣了,“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槅”,正全神贯注地帮忙哩!可是,你叫她们去读书写字吧,却一刻功夫也坐不住,“翰墨戢函案,相与数离逖”,把笔墨收起来往桌上一扔,相约着跑得远远的。
干什么去了?“动为垆钲屈,屣履任之适。
”据余冠英先生的说法,“垆钲”,指卖小食者为招徕顾客而敲击的乐器,“屈”疑是出字之误。
原来,她们听见门外传来钲、缶之声,哪里还坐得住呢!连鞋都顾不上穿好,拖着就往外跑。
这一细节写活了小孩子好动好奇的性情。
看完热闹回家,她们又“帮”着大人干活了:“止为荼菽据,吹嘘对鼎鬲。
”她们双手按地,半趴在地上对着正在烹茶的鼎鬲吹火,干得还挺卖劲。
可是活没干多少,这身衣服全糟塌了:“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油污烟熏,衣服变得五颜六色,连底色都看不出来了,浸在清水里也难以洗净。
怎不让大人气恼呢?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总结性地写出二女撒娇的原因。
她们总是任性而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连个“不”字都不能说。
这回却听说要用棍子狠狠打,不禁大感委屈,还没有挨打,便先自抹开了眼泪;自尊心还很强,还怕别人看见,因此用手捂着,背过脸儿对着墙壁站着,就是不肯向父母讨饶。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这个结尾很风趣,既写出了姐妹俩十足的娇气,又让人看到那位一贯“任其孺子意”的慈父板起面孔,故作严厉的神态。
人们读到这里,不禁要对娇女此刻的“悲”、慈父此刻的“狠”,报以会意的微笑。
全诗就在这种诙谐、幽默的气氛中结束。
从艺术上看,《娇女诗》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它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叙述,生动地塑造了两个“娇女”的形象。
作者并没有直接说她们如何“娇”,而是集中描写她们种种精致的淘气,通过她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动一静,来表现她们的娇憨性格,“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谭元春《古诗归》)。
诗中所写的学妆、握笔、执书、纺绩、丹青、理盘槅、吹茶鼎等事;都是大人的正经事,可是女孩儿们偏偏样样要学着干。
而这些正经事务一到她们手里,就成了大有玩头的游戏。
作者正是巧妙地把这些正经事务穿插在她们的日常活动中,借此写出她们的天真稚气、任性胡闹。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先分写,后合写,如此构篇,不仅章法井然,而且造成诗势的自然流动。
分写之时,娓娓说来,语调舒缓,宛如两条清澈的小溪,不时泛起欢快的涟漪……。
第三段的合写,“驰鹜翮”,“骤抵掷”、“眒忽数百适”,“务蹑霜雪戏”……,她们活泼的身影飞来飞去,叙述的语调也随之变得紧促起来,节奏加快了,犹如那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推波助澜,掀起了一朵又一朵调皮的浪花……。
作者先分写她们各自的“小”淘气,然后写她们一起攀折花枝,生摘果实,门外观景……,淘气诸事一件比一件惹大人气恼,最后才是“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终于到了“当与杖”的地步。
“吹嘘对鼎鬲”这一事件就像溪流中跳出的最大一朵浪花,而全诗就在这戏剧性的高潮中戛然结束。
通篇诗势由低转高,在最高点“定格”,自然流畅,毫无牵强之处。
《娇女诗》语言质朴,诗人有时还故意用些俚语来增强诗歌的诙谐气氛。
不过,左思在注意语言的通俗性的同时,更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
例如,“明朝弄梳台”的“弄”字,令人想见出小女孩把玩胭粉的形态;又如,诗人不说“点的”,却说“立的”,使人想到用尖尖的笔端在脸上点的时,动作之轻之快。
还有,“驰鹜翔园林”的“翔”字,“并心注肴馔”的“注”字,前者写活泼轻快之态,后者写聚精会神之态,都十分传神。
左思是一位深爱儿女的慈父,因此在这首诗中他用一种又喜又恼的语调数落娇女的种种“劣迹”:“这两个孩子多娇横,多淘气,多让人心烦啊!”明里是责备她们不醒事,骨子里是夸耀她们的灵俐活泼。
孩子们种种淘气的举动,在慈父的眼里都是一幅可爱的画,一支动听的歌。
即使在她们娇到“登峰造极”而“当与杖”时,左思也禁不住流出一段矜惜之情。
而寓褒于贬,是疼爱儿女的父母们常用的形式,古今皆然啊!因此,尽管千百年的时光流逝了,但我们仍然会被诗中那一幅幅慈父娇女融然相依的情景所感动。
参考资料: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