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书法家资料

    太多太多啦!!!!!!!

    秦汉魏晋南北朝著名书画家

    李 斯 顾恺之 陆探微 张僧繇 曹仲达 杨子华 张 芝 王献之 钟 繇 皇 象

    王羲之 曹不兴 卫 协 戴 逵 仇 靖 萧 绎 谢 赫 宗 炳 蔡 邕 王僧虔

    程 邈 陆 机 韦 诞 卫 恒 索 靖 王 微 姚 最 卫 铄 王 珣 羊 欣

    新增汉晋书画家:

    王徽之 卫 瓘 安弘嵩 郑道昭

    隋唐五代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 鸾 褚遂良 曹 霸 董 源 丁道护 戴 嵩 刁光胤 关 仝 高文进 贯 休

    董伯仁 顾闳中 顾德谦 韩 干 黄 筌 黄居寀 胡 镶 怀 素 巨 然 荆 浩

    韩 滉 李隆基 李世民 李 煜 李思训 李昭道 李阳冰 戴 峄 梁令瓒 杜 牧

    卢稜伽 陆柬之 柳公权 李 邕 李 白 孙 位 孙过庭 滕昌佑 王 维 王齐翰

    欧阳询 王知敬 卫 贤 韦 偃 吴道子 阎立本 杨 广 薛 稷 徐 熙 颜真卿

    虞世南 郑法士 周文矩 智 永 周 昉 赵 干 杨凝式 张 萱 张 璪 张 旭

    展子虔 钟绍京 徐 浩

    新增隋唐五代书画家:

    冯承素 贺知章 怀 仁 阮 郜 石 恪 赵 岩 李赞华

    南北宋辽金元时期著名书画家

    陈 琳 鲜于枢 崔 白 蔡 京 蔡 襄 范 宽 顾 安 范成大 龚 开 郭 熙

    范仲淹 郭忠恕 郭 畀 勾龙爽 高克恭 何 澄 惠 崇 黄庭坚 黄公望 姜 夔

    高克明 柯九思 李 衎 李公麟 李 嵩 李 成 李 唐 李建中 李安忠 梁师闵

    李 迪 梁 楷 刘松年 刘贯道 陆 游 米 芾 米友仁 欧阳修 祁 序 钱 选

    马 远 倪 瓒 任仁发 司马光 苏汉臣 孙知微 苏 轼 王庭筠 王 诜 王 冕

    王 瓘 王 渊 王振鹏 王希孟 王 绎 王 蒙 吴元瑜 吴 镇 吴 琚 武宗元

    徐崇嗣 文 同 武洞清 徐 铉 徐禹功 夏 圭 薛绍彭 许道宁 燕文贵 岳 飞

    易元吉 扬补之 颜 辉 赵 佶 赵 构 赵 昌 赵孟坚 赵令穰 张择端 张 渥

    赵孟頫 张 中 张即之 朱 锐 朱 熹 郑思肖

    新增宋元书画家:

    陈居中 陈 容 陈汝言 崔 嗀 曹知白 邓文原 冯大有 法 常 方从义 宫素然

    管道升 贾师古 林 椿 马 琬 马和之 马 麟 马兴祖 马君详 屈 鼎 乔仲常

    盛 懋 孙君泽 卫九鼎 文天祥 吴 说 王居正 阎次平 萧 照 姚月华 邹复雷

    朱德润 翟院深 赵 麟 赵 雍 赵伯驹 朱敦儒 周 朗

    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文进(景昭) 陈淳(白阳) 陈录(宪章) 陈栝(白阳子) 陈洪绶(老莲) 陈继儒(眉公) 仇 英(十洲)

    崔子忠(青蚓) 戴进(静庵) 杜堇(柽居) 丁云鹏(南羽) 董其昌(玄宰) 杜 琼(东原) 归昌世(文休)

    八 大(朱耷) 郑燮(板桥) 唐寅(伯虎) 吴昌硕(俊卿) 陈洪绶(老莲) 郎世宁 陈师曾(衡恪)

    近、现代与当代

    李叔同 毛泽东 郭沫若 于右任 沈尹默 舒同 林散之 赵朴初 沙孟海 启功 吴玉茹 华世奎 余明善 张志和 胡小石 王之鏻 康殷 康雍 康庄 康默如 胡公石 傅凯 傅伯庚 刘炳森 张海 沈鸿根 沈鹏 欧阳中石 邢飞 聂成文 李公涛 陈墨石 崔国伟 龚自强 陈国祥 石开孙伯翔 陈锦城 张永金 荆戈 田荫亭 田蕴章 田英章 李荣海 赵半知 侯德昌 钟致帅 张兴彦 张荣庆 宁兰智 邹德忠 郭永琰 张铜彦 丁永康 魏恒斌 李振凯 徐文达 姚奠中 朱焰 赵望进 李才旺 田树苌 陈笳咏 邓明阁 王镛丁立 丁义贤 卫天亮 卫牢娃 马良忠 王 陆 王治国 王兴国 王来和 王建魁 王永祥 王海鹏 王朝瑞 王秀生 王卯全 王志刚 朱世杰 刘洪生 王岳青 文景明 亢金马 仇官有 邓心泉 冯建东 冯磊 石喜琴 刘锁祥 韩嘉祥 魏启后 吕伟涛 山翁 张四平 范强 吴轼夫 钟小平 马兰生 陈启元 马华林 朱关田 陈无垢 刘孟伉 苏园 侯开嘉 刘东父 陈沫吾 刘雅楼 吕金光 谢季筠 何应辉 戴跃 张景岳 田旭中 吴颐人 窦中亮 张重宪 阎秉会 敖永才 周俊杰 聂成华 黄学江 周宏兴 孙晓云华人德 段成桂 李春 李刚田 储云 曹宝麟 李百忍 薛夫彬 张良勋 朱绍俭 周军 郭峰 赵奇 李杰 张宇 韦斯琴 李士杰 陈振濂 黄敦刘正成 尉天池 赵雁君 薛龙春 薛明辉 刘颜涛 林邦德 张强 杨秀文 谢智民 黄东雷 李斌权 江友樵 金占龙

    钟繇——正书之祖,天然第一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

    东汉未,钟繇被举为孝 廉而走上仕途,汉灵帝时任黄门侍郎,三国时,在魏官至太傅,史称钟太傅。

    他在中国书法 史上的地位很高,与张芝、王羲之、王献之被称为“四贤”,后来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羊 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钟繇善铭石书、章程书和行狎书(即隶书、楷书和行书)。

    钟繇 在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是小楷, 被尊为“正书之祖”。

    现存传世作品主要是小楷, 代表作有 《贺 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等。

    王羲之——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王羲之(303—361,一作 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 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 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他 的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 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

    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 “天下第一行书”。

    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 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 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献之——情驰神纵,超逸优游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

    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 隶各体。

    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 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

    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的小楷 书以《洛神赋十三行》(右图)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 雍容。

    智永——妙传家法,体开隋唐 智永,生卒年不详,南朝陈、隋代书法家。

    僧人,名法极,号永禅师。

    王羲之七代孙, 山阴会嵇(今浙江绍兴)人。

    幼承家学,工正、草书,闭门习书三十余年,刻苦不辍。

    所退 笔头装满五簏,作铭以埋之,号“退笔冢”。

    智永写《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江南诸寺,为僧 徒习作范本。

    时书名极高,求字索书者踏破门限,因以铁裹之,人称“铁门限”。

    智永在中国 书法史上有一定地位, 对唐楷的发展与完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 褚遂良、张旭、怀素,以及后来的宋、元、明书家都临摹过他的作品。

    欧阳询——融会南北,百代稭则 欧阳询(557 一 641 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 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 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 《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 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 风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 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 雅之致。” 九成宫 虞世南——君子藏器,以虞为优 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

    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 均名重一时。

    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 唐时历任秘书监、 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 遒劲,与欧阳询、楮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

    褚遂良——唐之广大教化主 褚遂良,隋文帝开皇卜六年(公元 596 年)——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终年 64 岁。

    杭州钱塘人,字善登,唐初名医,高宗时封河南郡公,故人称“褚河南”。

    他的书法, 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

    与欧阳 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

    魏征称 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 伪的能力。

    孙过庭——文书俱佳,震烁干古 孙过庭 (约在 645 年-703 年) ,唐代大书法家, 杰出的书法理论家,陈留人 (今河南开封), 自署为吴郡人, 又说富阳人。

    官历率府录事参军等。

    少年开始习练书法, 而且远溯汉魏晋代, 高古旷达,长于正、行、草书,尤以草书擅名。

    《书谱》草书,历史给予很高评价,笔姿酣 畅,使转纵横,莫不敛入规矩;体态俊逸,潇洒淋漓,无不节拍合度。

    既然承接汉魏精髓, 非止深入晋王之堂奥,每字独立而气势贯穿,笔迹行间又体现智永的神采。

    具有典型规矩小 草的书艺特色。

    张旭——颠狂草圣,不可端倪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

    史称“草圣”。

    他自己以继承“二 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 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

    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 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

    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张旭是 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

    颜真卿——独辟蹊径,人书俱传 颜真卿(709-785 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

    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 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

    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他创立的“颜 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骨鲠气刚,集真书之大成 柳公权( 778-865 年 ),是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官至 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 长在朝中,仕途通达。

    他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 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 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 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怀素——以狂继颠,草之冠冕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 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

    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

    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 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蔡襄——庄严简重,容德兼备 蔡襄(1012-1067),汉族,字君谟,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 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

    “宋四家”中,前 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

    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 法风格的典型代表。

    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 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赵佶——能书善画,意度天成 宋徽宗(1082—1135),姓赵,名佶,北宋后第八位皇帝,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 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擅长花鸟画,受吴元瑜 影响,书法师从黄庭坚,后自创一种瘦劲锋利,如“屈铁断金”的“瘦金体”。

    瘦金体 米芾——英资高识,超逸绝尘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 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

    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 达到乱真程度。

    初师当时某位秀才,后是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又 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 宋代四大书法家。

    赵孟頫——名贯一代,冠绝古今 赵孟頫(zhào mèng fǔ)(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 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 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文徵明——小楷精绝,名高一代 文征明(1470~1559 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

    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 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 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

    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 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何绍基——入神化境,碑派宗师 何绍基(1799~1873) 清代诗人、学者、书法家。

    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 叟。

    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 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

    何 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

    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

    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 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 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

    启功——当代王羲之 启功(1912~2005 年)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 人,国学大师。

    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北京人。

    字 元白,也作元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