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苏轼在文学上做了哪些贡献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