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描写“朋友擦肩而过”的伤感诗句有哪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五代)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宋代)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唐代)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

    ——王磐(明代) - 《朝天子·咏喇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宋代) - 《山园小梅·其一》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两汉) - 《垓下歌》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元好问(金朝) -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王维(唐代) - 《送别》

    作者介绍: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在汴京卧疾而卒(宋代笔记上说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二十一岁时即参加抗金义军。

    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

    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将领。

    作为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主要著作有《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念奴娇·赋雨岩》《一剪梅·中秋元月》《稼轩词》等。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王磐(约1470年~1530年),字鸿渐,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被称为南曲之冠。

    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

    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 9首,全属南曲。

    著有《王西楼乐府》、《清江引·清明日出游》、《王西楼先生乐府》、《野菜谱》、《西楼律诗》等。

    林逋(967年或968年─1028年),汉族,北宋诗人。

    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今浙江杭州)。

    林逋出生于儒学世家,恬淡好古,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隐居于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与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

    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

    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名利,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等人齐名。

    身死东城载于史书。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 202 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

    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元好问(1190年—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称遗山先生,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

    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

    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

    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

    代表著作有《中州集》、《南冠录》、《壬辰杂编》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