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长相思的诗意

    诗意是: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出自:《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

    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

    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原文: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

    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

    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

    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

    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

    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

    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病逝,年仅三十岁。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

    以荷花来比喻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

    出淤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

    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

    使之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

    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

    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

    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

    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

    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