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诗歌朗诵乡愁点评

    《乡愁》是 余光中先生70年代在台北写的,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成为流传最广、最为动人的一首乡愁诗,入选了中学语文教材。

    要朗读好这首诗歌,首先要对诗人和诗歌本身有着良好的领会。

    余光中先生,祖籍福建,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具有浓厚民族情结的文人学者。

    由于历史原因,迁居台湾,写过很多乡愁题材的诗,被称为“乡愁诗人”。

    《乡愁》一诗,总共四节,诗人按照时间顺序将抽象的“乡愁”依次比喻为具体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表达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浓浓乡愁。

    全诗句式整齐,每一节都由结构相似的四句组成,首句“起”,次句“承”,三句“转”,尾句“合”,构成“起承转合”的模式。

    字词均衡、分行分节、句式相似的严格制约,给朗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容易给人以单调、死板的感觉,听着没意思,还不如自己来阅读。

    但是,诗歌前两节跟后两节表达的感情的轻重是不同的。

    因此,《乡愁》一诗朗读,必须打破字词、句式的约束,注意语势、节奏、停顿、快慢、重音等。

    当然,不能不管诗歌的各种规律,随意表达,拉腔拖调,有音无义,忽长忽短,忽高忽低,没有一点束缚。

    小时候,一枚小小的邮票从千里之外搭载着装满母亲牵挂的信封,跋山涉水,历尽被随时遗失的危险后,紧紧贴在诗人幼小的胸膛,温暖着诗人的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