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战争的诗词2句成语5个名言2句

    争只能带来伤害,到头法国仍是法国,德国仍是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German)

    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

    ----爱因斯坦(German/American)

    我一生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后悔的事,我们一起无数人经过一生的努力,终于为人类打开了地狱之门--远程核打击。

    -----冯.布朗(German/American)

    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

    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

    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

    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巴顿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克劳塞维茨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

    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

    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

    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古征战】 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

    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

    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1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草木皆兵: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马革裹尸: 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赤膊上阵 光着膀子上阵。

    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乌合之众: 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

    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四面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用兵如神: 调兵遣将如同神人。

    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有勇无谋: 只有勇气,没有计谋。

    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全民皆兵: 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解 释 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指英勇作战,献身疆场的决心

    坚壁清野: 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

    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揭竿而起 揭:高举起。

    竿:旗竿,代旗帜。

    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即指武装起义。

    马革裹尸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

    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

    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

    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

    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封地多达三千户。

    赏大于功,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求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

    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马革裹尸),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由衷地佩服。

    一个月后,马援又奔赴北方前线。

    63岁时马援病死在军中。

    “马革裹尸”形容视死如归的决心。

    打草惊蛇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

    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草木皆兵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

    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

    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

    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

    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

    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

    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

    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

    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

    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

    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

    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

    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

    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

    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

    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

    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

    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

    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

    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

    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

    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

    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

    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

    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

    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

    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

    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

    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

    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

    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

    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

    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

    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

    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

    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

    多泛指人民起义。

    一夫当关

    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

    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

    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

    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