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咸丰皇帝的妃子有哪些

    咸丰皇帝的后妃:

    一、皇后

    (1)孝德显皇后(1831年—1850年),咸丰帝为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1850年1月24日)逝世,无子女。

    (2)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

    光绪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成谜,葬于定东陵。

    (3)孝钦显皇后(1835年—1908年),即慈禧太后,名杏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崩逝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定东陵。

    二、皇贵妃

    (1)庄静皇贵妃(1837年—1890年),他他拉氏,初封“丽贵人”。

    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时年五十有四,谥曰庄静皇贵妃。

    葬于定陵妃园寝。

    (2)端恪皇贵妃(1844年-1910年)佟佳氏,宣统二年逝世,谥号为端恪皇贵妃。

    三、贵妃

    (1)玫贵妃(1835年-1890年),徐佳氏,咸丰八年二月初五生皇二子悯郡王,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

    (2)婉贵妃(1837—1894.5.17),索绰络氏,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七日崩逝,终年约五十七岁。

    四、妃

    (1)璷妃那拉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园寝。

    (2)禧妃(?-1877年)察哈喇氏,光绪三年五月十六日卒。

    (3)吉妃王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园寝。

    (4)庆妃(1840年-1885年)张氏,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初一日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五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四十六岁。

    五、嫔

    (1)云嫔武佳氏,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2)容嫔伊尔根觉罗氏,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3)璹嫔那拉氏,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光绪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4)玉嫔那拉氏,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卒,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六、常在

    (1)玶常在伊尔根觉罗氏,咸丰六年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2)瑃常在,名氏未知。

    咸丰九年正月初四日卒。

    正月十五日彩棺奉移暂安。

    (3)鑫常在,名氏未知。

    咸丰九年五月初六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奉安。

    扩展资料

    清文宗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

    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京城震动。

    咸丰皇帝急忙带着他的皇后钮祜禄氏(后来的慈安太后)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后来的慈禧太后)以及一班亲信,逃亡到热河去,由恭亲王奕䜣留下来向侵略者求和。

    1861年8月22日,咸丰在签订《北京条约》后不久就病死了,他唯一的儿子6岁的载淳即位。

    年号定为“祺祥”。

    遗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还有原来的五个军机大臣中的四个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

    咸丰临终前,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

    载淳继位后,尊先帝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自己的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载淳的母亲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是个阴险、贪权、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刚刚坐上圣母皇太后的宝座,就迫不及待地揽权。

    慈禧先让人建议,因为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所以要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要掌握实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百度百科-慈安太后

    百度百科-慈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