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哪位大哥大姐介绍一下外国的诗词格式

    十四行诗格律简介 ※ 来源: 同济大学论坛 BBS.TONGJI.NET

    西方十四行诗诗体(Sonnet),中文音译为“商籁体”,发源于意大利,该国著名诗人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ch 1304一1374)集其大成。

    此种诗体流行于十四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陆,它于十六世纪中叶传人英国,成为英国现代诗坛的重要诗体,十四行语句整齐、短小精悍、格律严谨,富音乐效果。

    先后产生了许多名篇,如斯宾塞的《爱情小诗89首》,莎士比亚的(爱情小诗150首),密尔顿的(失乐园》和 (复乐园》等几部著作,到十九世纪初许多浪漫主义诗人仍从事这一诗体的创作,如华兹华斯的(伦敦在1802年),济慈的(初读荷马诗作》,巴丽特的《葡萄牙十四行诗》,二十世纪的奥登根据这一诗体,也写过许多著名诗篇。

    一般来说,西方十四行诗体(Sonnet)按其格律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ch 1304一1374)命名的彼特拉克体Petrochar Sonnets,(以下简称彼体注);第二类型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斯宾塞(Edmund Spenser,约1552-1599)所创立的诗体完美,富于音乐性的斯宾塞体Spenseriar Sonnets(简称斯体);第三类型是以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一1616)命名的莎士比亚体Shakespenar Sonnets.(简称莎体)。

    十四行诗(Sonnet)的格律主要包含行数、韵脚、音节、音调、结构等。

    现将其内容及三种诗体的演化,一一作简略介绍。

    一、行数。

    Sonnet要求有十四行,每行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

    有时为了韵脚的需要,把意思连贯的一句分成两行,但每行词数不一定要相同。

    二、结构。

    Sonnet一般分为前后两个部份。

    不同诗体前后两部份的行数不同。

    彼体由两节四行诗(共8行)和两节三行诗(共6行)组成。

    斯体、莎体由三节四行诗(共12行)和一节二行诗(共2行)组成,形成起承转合的趋势。

    极端的有雪莱所作的十四行诗,由四节三行诗(共12行)和一节2行诗组成。

    三、韵及韵脚。

    是十四行诗体的难点和特点之一,十四行诗根据不同的诗体:彼体4-5个,斯体6个,莎体7个,英语词汇一般由多音节组成。

    韵指的是每行最后一个词的最后一个音节,按规定要相同的叫押韵,各体前后两部份韵脚的安排是:彼体abba. abba. cdedcd (4韵)或者cde cde (5韵),属抱韵;斯体属套韵,abab bcbC cdcd ee,最后两句是对偶句;莎体属双形体,abab cdcd efef ggo

    四、轻重晋捂配。

    中国律诗绝句,每句诗中要求平仄相间,使音调抑扬顿挫,铿锵有声,具音乐感,十四行诗虽不要求每行诗词数相同,但要求同样的音步,每个音步有一轻一重两个音节,斯体、莎体要求每行五个音步,十个音节;彼体要求十一个音节。

    下面将各体前一个部份各举四行,后一部份各举一例说明,以见其梗概。

    彼体第一节及收尾三句。

    如:霍布斯金的(崇高上帝》一诗,可谓是其典型体例。

    God' s Grandeur

    The world is charged with the grandiur of God.

    It will flame out, like shining from shook fail.

    It gathers to a greatness, like the ooze of oil.

    Crushed, Why do men then now not reek his rod?

    ……

    Oh, morning, at the broun brink east ward, springs.

    Because the Holy Chast over the bent.

    World broods with warm breat and with ah’bright wings.

    斯体,现摘录其《爱情小诗》中的第三十四首第一节及收尾两句为例说明。

    Lyke as a ship that through the Ocean wyde,

    By conduct of some star doth make her way,

    When as a stor me hath dimd her thusty guyde;

    Out of her course doth wander far astray;

    ……

    Till then I wander careful comfortlesse,

    In secret sorrow and sad pensivenesse.

    莎体,摘其爱情小诗154首中的第18首第一节及收尾两句如下: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 s day?

    Thou art,lovely and二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e a date;

    ……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以上三类型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

    总之,Sonnet是一种形式完整,内容丰富,含意深刻,格律严谨的押韵诗。

    它经历了传人、形成、发展和完善这样一个漫长过程,到了伊丽莎白时期,名家辈出,诗作纷呈,一跃而成为欧洲诗坛与剧坛的霸主,无论从形式格律,还是在遣词造句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诗歌艺术境界,且跨越了众多国度,众多语种,成为世界性的诗体。

    后来英国从十七世纪起,人们认为十四行诗中,为了格律的需要,诗人任意使用拉丁文、单词古体及现在英文里不再使用的词句和古老的倒装句型等,使得诗歌不通俗、难读难懂难学。

    诗人们虽然重视内容和写作技巧,而不着眼于诗体的选择。

    再者,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人们对外国诗歌和短小诗歌感兴趣,一些散文诗也应运而生,所以十四行诗的作者和诗篇越来越少。

    <!-- CETagParser ~color=#4169E1

    <font color="#4169E1">

    十四行诗在西方流传很广。

    除意(彼特拉克为代表)、英(莎士比亚为代表)之外,在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德国、波兰、俄国等也有人写十四行诗,但成就不及前者。

    中国新诗诗人所模仿的主要是彼体、莎体两种。

    一般认为中国写十四行诗取得最大成就的应该是冯至,其主要作品为《十四行集》。

    冯至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估计是同济历史上文学方面名气最大的人。

    参考资料:http://bbs.tongji.net/thread-160867-1-1.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