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中被贬过几次
苏轼一生中被贬过三次。
1、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上当时的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的不满。
他的政治对手将他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攻击他的理由和借口,引起皇帝对他的不满之后被贬。
2、第二次是被贬惠州,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3、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比上次更简单,新派虽然已经在朝堂上占了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的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又再一次被贬远,苏轼也在其中。
扩展资料
苏轼的文化性格一向被认为是旷达。
实际上他的旷达来自于他的真率。
苏轼的性格核心是真率。
他的真率是与生俱来的。
苏轼一生仕途蹭蹬,就是他真率性格的结果。
苏轼的真率同样影响了他的文学。
后人对苏轼的真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
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多艰。
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
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
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
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
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可谓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