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请教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的历史沿革

    县情概况 榆社县 榆社县位于山西晋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浊漳北源两岸。

    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太谷、榆次接壤,西与祁县相靠,南与武乡毗邻。

    面积1699平方公里,人口14万。

    县人民政府驻箕城镇。

    邮编:031800。

    代码:140721。

    区号:0354。

    拼音:Yushe Xian。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榆社春秋时属晋。

    战国先属韩后属赵。

    秦属上党郡。

    汉建县称涅县。

    晋改名武乡县。

    魏太和十五年迁涅城于南亭川。

    隋于北亭川分置榆社县。

    唐初改榆社县为榆州,后罢州以县属辽州。

    宋熙宁七年榆社县并入武乡县。

    元复置榆社县至今。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榆社县辖4个镇、5个乡:箕城镇、云簇镇、郝北镇、社城镇、河峪乡、北寨乡、西马乡、兰峪乡、讲堂乡。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榆社为土石山区,境内群山环绕,浊漳河纵贯县境,山水相间、风景秀丽, 为理想的水果、畜禽、蚕类,鱼类、药材生产地区。

    榆社笨鸡蛋、榆社阿胶、榆社肉牛、甲鱼、银鱼、酥梨、红星苹果、蚕茧、药材等均为山西名品,享誉日本,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本县四周高山环绕,中部多黄土丘陵,浊漳河两岸有狭长的河谷平原。

    境内主要山峰;东有黑神山、石足岭;西有吴娃背、五云山;北面有通梁山、三县垴等。

    海拔除黑神山1442米外,其余均在1500米以上。

    其中以吴娃背1901米为最高。

    浊漳河由北而南纵贯县境,两侧有云簇河、武源河、泉水河、东河、南屯河等支流遍布全境。

    本县年均气温为8.8℃,一月零下7℃,七月23℃,年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170天左右。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榆社资源丰富。

    地下埋藏有煤、铁、锰、石膏、油页岩等矿产和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是闻名世界的化石之乡。

    出土化石数量之多、种类之繁、保存之完整,为世所瞩目,被誉为“化石之乡”和“古脊椎动物的宝库”。

    煤、铁、锰、石膏、油页岩等矿产。

    工业主要有化肥、农机、印刷、电表、无线电元件、汽修、酿酒、针织、砖瓦、副食加工、木器、服装等行业。

    [编辑本段]著名人物 榆社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商有箕子开辟邑境,战国有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名传千古。

    十六国时,石勒称帝建立后赵。

    榆社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是太行山区老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赓、李德生等,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和战斗过。

    榆社人民为民族独立、全国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被晋冀鲁豫边区誉为出兵、出粮、出干部、出经验的模范县。

    榆社基础设施完备。

    交通便利,太焦铁路、太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太邢、榆长两条干线公路与县乡公路交错成网;通讯便捷,太原到阳泉、太原至长冶、呼和浩特至北海、偏关到晋城两条国家级干线通讯光缆通过榆社,通讯状况达到国家一流水平;电力充足,太原至榆社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供褕社专用。

    山西华能褕社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2台1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二期2台30万千瓦机组先后投产发电,三期2台6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筹备。

    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榆社地方经济发展迅速。

    工业经济按照“壮大电力、提升化工、拉长药业、发展绿色产品”的发展思路,开成电力、化工、药业、绿色产品四大主导产业, 突出经济走“区域产业创特色、规模开发创效益”路。

    建设六大高标准农业科技园区,开成小杂粮、蔬菜、干鲜果、中药材、畜牧养殖五大支柱产业。

    新的一届,县委、县政府以新的理念统领全面工作,以新的资态抢抓新的机遇,以新的作风推动新的发展。

    围绕建设富民强县和谐榆社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统筹发展、龙头带动、体制创新、人才保障四大战略,尽快将榆社建成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生态农业区、现代工业区、休闲旅游区、新型物流区。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5.3万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谷子、玉米等。

    其次为大豆、薯类、高粱、油料、麻皮。

    森林覆盖面为40万亩,畜牧业主要有牛、羊、马、驴等。

    饲养业有猪、鸡、兔、鹿等。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名胜古迹有响堂寺千佛洞,位于县城西南 5公里的庙岭山上,为北魏和唐代石雕。

    文峰塔,位于榆社县城东南一公里的巽山之上,因形如笔架,因而成名。

    化石馆,保存有第三世纪的化石。

    刚修建不久的云簇水库。

    此外,还有邓峪石塔、南村造像,均为唐代石雕作品。

    榆社县文峰塔 榆社县城东南1公里的巽山之上,有一座创建于清代康熙六十一年(1722)的文峰塔。

    此塔乃是根据“塔在巽(东南方向)峰则文运胜”的风水言论为振兴榆社文风而建,初期直呼“文风塔”,其后年湮代远讹名“文峰塔”。

    文峰塔从康熙末开始建,历时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告 成。

    塔为锥形砖木结构,共13层,高约38米,占地69.2平方米,内为空心,底层直径约3米。

    文峰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有砖砌月梯及回廊,可拾级而上;三层以上有用木板、铁钉而成木梯以供攀高。

    其间石阶层层,盘道曲曲,如步云路一般。

    塔体的外面,每层都有仿木结构砖雕出檐、斗拱;四面开砌拱券洞门,以供凭览;洞门之上有砖雕塔匾,图案花纹十分精致;塔顶置宝瓶,角隅悬挂风铃,微风吹动,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榆社文峰塔不仅构思奇特、工艺精巧、造型美观,而且选址巧妙,寓意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塔所坐之巽山,东倚崇峦,西俯榆川,南对笔架山,北临仪川河;塔建其上,宛如笔峰直插云霄,指星画斗;东方日出,塔影倒映仪川河水,如笔蘸墨,如虹饮池;从北向南望观,文峰塔尖正对准笔架山的3个山峰,其景颇似笔管搁在笔架之上。

    纵览文峰塔周围景观,上有层峦叠嶂,绵延千里;下有银丝玉带,清流掩映;塔身挺拔参天,足为大好河山添色增彩。

    榆社县旧有端午节踏柳之俗,文峰塔建成之后,民间相传游塔可治百病,于是踏柳被游塔替代。

    此俗相沿数百年而不变,故每逢端午节游人云集如织。

    [编辑本段]榆社县高级中学 山西省榆社中学位于山西省榆社县箕城镇东大街20号,是一个全日制综合性完全中学。

    全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有一支社会公认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任职资格,学历合格率为100%,且专业年龄结构合理。

    医务室有专职校医2名,学校心理咨询室有心理咨询教师5名。

    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学场地和实践活动场所。

    学科教学器材达到基本标准,具备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条件。

    配备有200米环形操场1个,体育教学器材达到基本标准,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场地。

    请教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的历史沿革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