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地名有哪些文化

    地名的分类和起源

    地名种类繁多,意义各异。

    在这里只能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种类。

    而且部分地名分类的界限也比较模糊,既可以说是以姓氏分,也可以说是以地貌分,所以在本文中就不细抠其类别了。

    一、以地貌特征或地物命名。

    如黑龙江、大横沟、青崖头、石崖只、窑子门、中岔口、岭底、坡头、沙凹、红土坡、苌池、红崖底、窄门只、车箱、磁盆水、宽坪、白石、黑石窑、黄龙头、岑峰等。

    有典型性的是“四龙村”,它是以背着一条南北走向如龙的山貌与村落所处的地形而命名为黄龙头(龙王头)、黄龙凹、龙潮湾和青龙坡。

    还有桂林的象鼻山等等。

    还有一种格式,是姓氏与地名的结合,为第一种和第二种格式的综合部分。

    在人口密集、地貌各异的地方,这样的名称不胜枚举。

    如*家*,一般第一个*是姓氏,第二个*一般说的是地貌,如沟、梁、峪、陵、丘、阜、畈、墩、乡、亭、聚、坞、壁、垒、戍、堡、镇、铺、集、市、场、务、平、坪、门、砭、碱、寺、塔、咀、店、渠、岭、湾、汇、垴、川、场、窑、城、台、池、坳、屯坎、坟等等。

    具体如:亢家沟、李家梁、戚家庄、马家砭、肖家汇、梁家寨、蔡家坪、郭村、贺村、路家村、牛家村、傅家垴、贾家峪、郑家沟、刘家坡、赵家岔、郭家坪、苏家岭、袁家梁、王家湾、朱家坟等。

    其中如 “岳各庄”这种名称,是由于发音的变化演变过来的。

    岳各庄其实就是岳家庄而已,这些都是由于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而来的。

    先秦时代,华北平原以“丘”、“陵”、“阜”命名的地名很多,这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地貌起伏不平,人们择高地而居以避洪水,“丘”的消逝则说明它们日后被黄河等河水漫流所挟泥沙淤平;两汉时,以“乡”、“亭”、“聚”命名地方,表现了当时的地方基层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壁、垒、戍、堡等地名用字的出现,应与当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有关;唐中叶以后,内地出现的“镇”、“集”、“市”反映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场”、“务”表明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不而”、“不夜”、“不其”等沿海地名常带“不”字,可以认为是“不”这一古代东北滨海民族的发语音造成的,这些凝聚民族、语言史料的地名,对于了解古代的部族迁徙有很大帮助。

    有些是姓氏+地貌词+子这种格式的,如:牛寨子,郝窑子等。

    还有如八王坟、公主坟等格式的地名。

    与地貌和姓氏有关的地名种类繁多,是最常见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河北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

    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 阝)而成为邯郸。

    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中国的很多地名中都带个“洲”或“州”字,在这里也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

    古人在制作了“川”字的基础上,为表达“川”中的小岛,才制作出“州”字。

    “州”的本义是河道中的小岛(或称沙洲)、水中陆地。

    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周南·关睢》篇中有“关关睢鸠,在河之州”句。

    《说文解字》:“州,水中可居曰州。

    周绕其旁。

    从重川。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

    或曰九州。”在上古洪荒时代,人们还没有建立行政区划的概念和区划单位,帝尧曾经把“水中高土”“州”划分为九个区域(九州)来进行管理。

    这就是后人把“州”作为一种行政区划的雏型。

    但秦、汉前“州”的范围很不确定,有“九州”和“十二州”之说,还有“大九州”之说`。

    皆传说中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实际上并不存在。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始于京师附近地区外,分境内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置刺史巡视境内。

    东汉末“州”始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

    后世“州”作为行政区划或存或废,范围或大或小,但仍沿用至今。

    当“州”被用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来表示“赤县神州”之后,再用它表“水中陆地”似有欠妥,于是古代文人又在“州”字前面加上一个“氵”部首,用“洲”来替代“州”,让“洲”拥有了“州”原来的涵义,而“州”在现代汉语言中只局限于作地方行政区划名,城市地名。

    在我国县级以上带“州”或“洲”的城市名称中,除了“株洲市”和“满洲里市”用“洲”以外,其他一般皆用“州”。

    二、以家族或族群姓氏命名。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决定了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以及其意识形态。

    孟子也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因此,以姓氏或族群姓氏命名的村落或城市在中国地名中是最多、最常见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宗法社会的人们往往按姓氏聚居,姓氏便成为地名中最富区别意义的亮点。

    其格式一般*村(乡、县)。

    如河南省的卢氏县,还有部分村名如姜家、韩家、弥家、李村等。

    此外还有诸如秦村刘家、秦店张家等格式的村名。

    但是,也有地方是反过来的,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三、以方位命名。

    如北坡、北社、北娄、北沟、北崖湾;东寨、东垴、东坪、东园、东坡、东山、东拦;南村、南沟、南河、南岭、南社、南流、南峪、南咀、南贝子;西村、西杜、西社、西湾、西峪、西掌、西坡、西垴、西山头;中兰、中庄、中社、中兴道、中心梁等。

    方位常常还与姓氏相结合,这个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与“州”一样,“阴”“阳”也是地名中常出现的。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都知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中国古代根据《易经》等发端出来的风水堪舆学大有讲究(并非完全迷信,参看《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一期)。

    因此将地势的起伏等都采用阴阳五行的方式加以描述。

    因此,山的南方因为能照到太阳,称为阳,山北称为阴;而水(河)正相反,水北为阳,而水南为阴。

    但也有例外,湖北汉阳却在汉江的南面,其原因是历史上汉水改道,由汉阳城的南面改到北面,而城市名称未变,所以就形成了一个特例。

    四、以植物命名。

    如苹果园、枣林沟、榆林垴、麻地沟、杨林窑、香草坪、柏石、芦芽沟、椿树底、檀山沟、杳树坡等。

    五、以动物命名。

    有鹿峪、马乡、熊坪、鹤山、猫铺、豹川、羊泉、鳌头、骆驼道、獐儿坪、绵羊坡、虾蟆垴、狮子坪等。

    六、以神话命名。

    有仙人、神泉、石佛、普贤、寺坪、禅房、佛堂、泥河、石牛、神头、观音堂、罗汉堂、降香坪、狮子神、老石神、玉女峰、望夫台等。

    这些地名的起源都跟某个古老的传说有关,如:

    山西神池县——因明代在境内建有神地堡,并在堡西门外有池水,相传其水“出无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

    名曰神池”而得名。

    陕西凤翔县——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

    狮子神村——传说,一少女路经此地遇虎,呼救,突然跳出雄狮咬死老虎,女得救,狮无踪。

    村民立狮神庙供奉,易村名为狮子神村。

    寺底村——在昔日此地无水,一日忽见白鹿刨乱石,泉水涌出滔滔不绝。

    故村名曰神泉村。

    又因村落处于北寨坡“当里寺”之下故俗称“寺底村”。

    罗汉堂村——传说,五台山文殊寺运送100尊铁罗汉经此遗失一尊,化人借宿未留而坐化原形,村民建崖堂置其中供奉祭祀,随即更村名为罗汉堂村。

    七、源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地名。

    即以历史人物或与其相关的历史活动为背景而生成的地名和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以及某一历史史实为背景形成的地名。

    如:长仙门、通远门、迎恩门等。

    祁县,因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食邑于此,而得名。

    介休(市),因相传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偕田隐居并死于境内之绵山而。

    稷山(县),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稿,后称为此山为稷王山,此地又因其山而得名“稷山”。

    左权(县),古称僚阳,后几经改名。

    1942年9月,为纪念左权将军在此殉国,改名左权县。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原名左邑县,因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经此地时,听到官军破南粤(今广东)的喜讯,遂改县为为闻喜。

    灵石(县),因隋文帝开皇十年挖河道时发现的古代陨石而得名。

    八、含有寓意的地名。

    这些地名要么是有史料记载、要么有时引诗为名。

    一般来说都为城市的名称。

    山西有个繁峙(县),因“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而得名”。

    因此,“繁峙”,实际上就是对该县境内高山环绕的地势特征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举例如:

    成都: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七二)。

    乐史认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路郡名条认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

    还有一说是望帝杜宇新营过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

    再有就是根据《山海经》有“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记载,认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国名,其字形为戊与丁的合体,戊是斧钺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这个字来作为部落酋王的权力的象征。

    “都”字在藏语中指两条河的交汇处 。

    按照这样的的解释,成都二字的含义就应是成侯居住的(两河交汇的)地方。

    也有人则认为成都二字“不过是用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罢了”。

    这种起源饱含争议的地名,在中国也是比较多的。

    长春:关于长春地名的由来,从一些地理资料记载,有如下说法:一说是,长春之名是以长春花而命名的。

    此种说法,《满洲地名考》中略加提到:即“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二说是: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命名放由此起。

    而建置之处,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云。”由此得出长春之名,是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而故名。

    然而长春堡之名由何而来呢,据1982年《长春地名》资料记载:长春堡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是吉祥之意;另则,长春堡是沿用了辽金时代的长春州的旧名,因此地原属于长春州辖境。

    三说,乾隆几次在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这里时都发现这里的气候比盛京凉爽很多,而且风景宜人,便顺口说出“长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爱”的诗句,于是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取其中第一句的两字设“长春厅”。

    无锡:“无锡”这一地名的由来,现存在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即现在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

    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

    “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

    有些人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

    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

    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上“神”。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

    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

    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九、合并或更改的地名。

    主要是指在建制变更中,因两地名合并而成的新地名。

    如:

    山西临猗(县):临猗(县)因1954年由原临晋、猗氏两县合并而成,而得名。

    陕西的醴泉(县):因有泉水甘甜的醴泉得名,表明该县拥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

    而1964年为简化“醴”字改作“礼泉”。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市、海勃湾市合并。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县、博山县合称,后设特区,辖有两县;后建制名屡变化,最后为地级淄博市。

    辽宁省盘锦市:锦州市盘山县升格,取盘山、锦州各一字。

    通过对地名起源研究,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特色等。

    四川安乐县有个“卧佛沟”,人们沿着这个耐人寻味的地名,果真发现了一尊巨大的石佛及盛唐时期释迦牟尼涅磐的岩刻画像,还发现古人埋藏的40多万字的佛经,为佛学研究和唐代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

    夏、商、周是我国上古时期三个相继的朝代,然而长期找不到夏朝的物证。

    1977年,考古学家以河南登封县一个叫“王城岗”的古地名为线索,在那里挖掘出城墙基槽,经C—14测定为夏朝遗址。

    地名有哪些文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