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有关海子的生平简历及诗歌背景

    海子

    百科名片

    海子海子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4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中文名: 查海生

    别名: 海子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安徽省怀宁县

    出生日期: 1964年3月24日

    逝世日期: 1989年3月24日

    职业: 诗人,教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法律系

    代表作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五月的麦地》,《四姐妹》

    目录

    出生日期之谜

    简介成就

    创作初期

    荣誉

    爱情波折

    自杀原因众说纷纭

    朱大可说法

    西川说法

    死亡带来的震撼

    相关分析

    海子遗言

    海子之死的评价

    出版诗集

    部分诗歌

    经典诗句

    海子小说

    纪念海子出生日期之谜

    简介 成就

    创作初期

    荣誉

    爱情波折

    自杀原因 众说纷纭

    朱大可说法

    西川说法

    死亡带来的震撼

    相关分析

    海子遗言

    海子之死的评价

    出版诗集

    部分诗歌经典诗句海子小说纪念海子展开 编辑本段出生日期之谜

    海子在1989年3月26日辞世。

    但关于海子的出生日期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 :   1 、 根据西川的《海子全集》后记中“海子生于4月2日,白羊星座”不知道根据什么。

      2 、余徐刚的《海子传》中有这样一段话“1964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公历3月26)中午……”   3 、燎原在《海子评传》中说过农历二月十九,也就是公历的4月1日   4、 在海子诗中 《河流》后记《源头和鸟》中特别提到写作时间 “3月13日生辰”, 1984年的3月13日是农历二月十一日,推算也就是1964年3月24日,这个 比较可信,经海子母亲回忆。

      “生日忌日一天” “愚人节出生的小孩” 等话很可能是误判.   以上内容见边建松《海子诗传:麦田上的光芒》(江苏文艺出版社)一书。

    编辑本段简介

    成就

    海子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

    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 海子20年祭的图片

    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

    从1982年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

    其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太阳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

    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创作初期

    海子在创作初期受朦胧诗人江河,特别是杨炼的影响,形成了诗歌创作的方向之一“史诗”的创作。

    这些长诗创作,虽然评论界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其宏深的文化背景、宏大的艺术结构,还是其鲜活的奇崛的语言,都显示了海子的诗歌天才,对于这些巨构的解读,将使海子杰出的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形象日益突显出来。

    但受到读者普遍欢迎的是海子的抒情短诗。

    这些抒情短诗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

    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

    当阅读《活在珍贵的人间》、《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时,那些热烈而汹涌的诗情就扑面而来。

    但这似乎还不是海子诗歌最动人的地方,要体会海子最具个性和才情的诗歌内涵,就需要阅读《亚洲铜》、《麦地》、《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祖国》、《黎明》等诗。

    编辑本段荣誉

    因其诗歌的杰出成绩,海子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4月28日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2001年,其被广为传诵的明快亲切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200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选入另一篇经典代表作《麦地》;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的名作之中。

      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

    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国诗坛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

    海子去世后,其作品和“麦子”意象系统。

    很快得到诗坛承认并给予极高评价,有关海子诗歌的深度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

    编辑本段爱情波折

    根本上来说海子一生爱过7个女子。

    他第一个所爱的女性是生养他的母亲操采菊,自当不说。

      另外还有6个女孩或者说女人,曾经在海子流星般消逝的短暂生命中出现过,闪烁过。

      关于这6个女人,据周玉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情人生》的描述:这6个女人分别是“波婉”、“白佩佩”、“安妮”、“诗芬”、“芦花”和“李华”。

    在《扑》中燎原仅仅以“B”、“P”、“A”、“S”、“H”和“L”等“虚拟”字母予以替代。

      这6个女人,或者可以统一定义为“海子的情人们”,有的是曾与海子建立正式情人关系的,有的则是在情感上引导过海子,有的占据着海子内心的女神形象的化身……   然而他的爱情 ,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特别是他初恋的女孩子,更与他的全部生命有关。

    这个在他生命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的女性叫波婉或者B。

      她是海子在法大当老师时候的学生之一,她活泼可爱,对自己诗人的老师异常崇拜。

    后来他们大胆地相爱相恋,海子度过了他人生中一段最美好难忘而快乐诗意的时间,他为波婉写下了包括《历史》、《中午》、《埋着一只为你祝福的杯子》、《写给脖子上的菩萨》、《打钟》等等抒情小诗,寄托对波婉浓烈的爱意。

    期间他还写下了如《亚洲铜》等现在脍炙人口的篇什。

    但最后由于家庭及社会的种种原因,他们的关系逐渐疏远。

    在伤痛间海子写下了《浑曲》、《肉体》、《我感到魅惑》等诗歌。

      在海子的诗歌生命中,一股比较恒久和稳定的支持和鼓励力量来自白佩佩或者P。

    这个比海子年纪大,而且已经生儿育女的女人,一直充当着海子的情感港湾,以及精神的依托者的角色。

    她欣赏海子的诗歌才华,她在海子的影响下重拾起自己诗意的笔,她为海子开解情感的死结……他为这个红颜的姐姐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最著名的有《美丽的白杨树》、《日记》等等。

    她曾经多次被海子拥抱着,曾经为海子而跟家人闹矛盾……但白佩佩毕竟是理智的,她能体会海子的快乐和痛苦,她甚至能为他提供一种依靠,她为此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知道并感谢海子对她的一往情深,但她不能背叛自己的丈夫和儿女……所以每次她都非常自责,她总是“发怒”,用姐姐的语气迫使海子“放开双手”——最后白佩佩迫于外界尽量减少了和海子的单独往来,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是海子有始到终最依赖的女性。

      安妮或者A是海子的崇拜者,也是诗歌爱好者,海子曾经教过她写诗。

    她爱着海子,但海子并没有感觉到,她只能在北京毕业后回到家乡四川。

    海子对安妮的爱是在跟波婉出现矛盾后,经好友骆一禾的提醒开始的。

    可最初海子依然纠缠在和波婉的感情矛盾之中……等海子再去找安妮的时候,她已为人妻。

    但他并不甘心,安妮是他继波婉后真正的最大的爱情依托,他甚至幻想跟安妮结婚——他多次南下四川和安妮畅游,他们发生了关系。

    她和安妮一起游乐,一起写诗,好不快活。

    这时期他写给安妮的诗歌包括《大风》、《雨》、《冬天的雨》、《玫瑰花》、《王冠》和《玫瑰花园》、《五月的麦地》、《长发飞舞的姑娘》等篇什,海子对安妮的爱意,安妮对海子的情深都能在诗歌中一一捕捉得到。

    海子和安妮的关系最后被安妮家人发现而不得不选择分开。

      海子对诗芬或者说S的情感是白佩佩希望培养的,但事实上并没有成功。

    诗芬是海子失去波婉后最直接的一个情感寄托,她成熟稳重,深爱着海子,为海子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但她缺乏诗意,但海子却不喜欢这点。

    他知道诗芬对自己的爱,也努力试图去培养这段感情,他曾为她写下了《献诗——给S》、《不幸》,但他失败了,这段时间他正和四川的安妮交往甚密……诗芬的离开对海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这时间他也只一心投入到自己长诗的写做之中……   芦花或者H,这个被海子的母亲称之为“原本是我家媳妇”的女人是海子的同学,或许可以用“青梅竹马”来比喻两人曾经的关系,但自从海子考上北大并留京工作后,芦花也嫁人。

    海子每次回家都会去见芦花,对她的感情也保持着最高度的纯洁和真诚,他甚至告诉自己:下辈子一定要娶芦花,他为她写下了《村庄》、《女孩子》等一些零碎的小诗。

      如果说“波婉”、“白佩佩”、“安妮”、“诗芬”和“芦花”在海子心目中是以人的形象出现,那么“李华”或者说L的出现形象则是神。

    海子很崇拜西藏文化,他觉得诗人李华是西藏文化的代表,对她抱着崇高的敬意,甚至把她说成是“雪域的女神”或者可以这么说李华是海子唯一崇拜的一位中国诗人之一,他甚至跪倒在李华面前要求让他在她房内留宿一宿,要完成“心行合一”,但遭到李华的拒绝……海子和李华的亲身接触大概就那么的一次,他因而写下《黑翅膀》、《我飞遍草原的天空》等。

      海子对情感的信念很大程度上是寄托在精神层面的,甚至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天马行空:譬如在诗歌《麦地》写到的“妻子们兴奋地/不停用白围裙擦手”——“妻子们”显然是海子的内心表露,他的情感寄托不是一人的;又譬如《四姐妹》同样蕴藏着这样的情感“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荒凉的山冈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四姐妹”大概指的就是海子一生中最牵挂的4个女人——波婉、安妮、诗芬和白佩佩。

    整个结局,作为诗人的海子都是悲剧性的,他的生命出现过快乐和温存,但一切最终回归悲剧——海子的悲剧,爱情的悲剧。

      海子的爱情就在这6个女人中曲折而艰难的结束了他悲剧的命运!最终在爱情的不断轮回和失落中他最终带着纯洁的《新旧约全书》、悠远的《瓦尔登湖》、辽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踏上了山海关的铁轨,带着对母亲深深的忏悔、带着对六个女性深深的爱恋,用诗人极端而决裂的方式走向了他的天堂。

    编辑本段自杀原因

    众说纷纭

    根据海子死后一些诗人和作家发表的一些文章看,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有人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这些说法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海子之死的关注。

    海子死后,关于海子诗歌的水平问题,也有过一些大大小小的争论,有人说他的诗是伟大的诗,有人说他的诗思维混乱,语言苍白,不值一读。

    最近在某期书城杂志上就发表了某人一篇名叫《病句走大运》的文章,称自己是海子的大学同学,然后断章取义地找出若干句子,对海子的诗歌和文字水平提出质疑。

    朱大可说法

    在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先知之门》中,他认为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

    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从某个角度看,朱大可先生的论文似乎稍显得形而上学了些,但是他的立论和论证是严谨的,所得出的结论也让许多人信服。

    西川说法

    另外就是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的说法。

    有关海子之死,西川写过两篇文章。

    一篇文章是《纪念》,做为海子的朋友,海子死后他又全面编辑过海子的诗歌作品,也许他的一些说法是最为可靠的。

    另外一点就是,当由于海子的死引发了众多青年诗人的自杀事件(这里面包括另一位北大诗人戈麦和更为有名的顾城)之后,西川又写了《死亡后记》,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海子自杀的几种原因,并提醒青年诗人不要仿效海子的行动,好好珍惜生命。

    这也表现了诗人西川的良好社会责任感。

    死亡带来的震撼

    海子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

    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一个诗人自杀了,他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

    对诗人自杀的原因。

    人们有许多解释。

    四川诗人钟鸣在其文章《中间地带》里。

    把海子说成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间的人,认为海子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因此便只好让自己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中间地带。

    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 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 ,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 ;于是海子成了一个英雄,成了20 世纪末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象征。

    有人将海子与屈原、王国维、朱湘 、甚至希尔维亚·普拉斯扯在一起。

    相关分析

    根据悠哉在专著《海子诗歌研究》中的分析,海子生前考虑过八种自杀方式,分别见诸他的诗作。

    第一、二、三、四种,是“投水”、“斧劈”、“上吊”和“开枪”。

    在《自杀者之歌》中,海子提及前四种方式:   自杀者之歌   伏在下午的水中   窗帘一掀一掀   一两根树枝伸过来   肉体,水面的宝石   是对半分裂的瓶子   瓶里的水不能分裂   伏在一具斧子上   像伏在一具琴上   还有绳索   盘在床底下   林间的太阳砍断你   像砍断南风   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   像一只鸽子   倒在猩红的篮子上   (1986)   “伏在一具斧子上”指的是“斧劈”;“还有绳索/盘在床底下” 指的是“上吊”;“ 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指的是“开枪”;至于“伏在下午的水中”,指的是投水自尽,《水抱屈原》也提到了:   水抱屈原   举着火把、捕捉落入   水的人   水抱屈原:如夜深打门的火把倒向怀中   水中之墓呼唤鱼群   我要离开一只平静的水罐   骄傲者的水罐——   宝剑埋在牛车的下边   水抱屈原:一双眼睛如火光照亮   水面上千年羊群   我在这时听见了世界上美丽如画   水抱屈原是我   如此尸骨难收   (1987?)   第五种方式是“蹈海”,即诗歌《七月的大海》描写的:   七月的大海   老乡们谁能在大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   我们全都背叛我们自己的故乡   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   放下手中痛苦的诗篇   今天的白浪真大!老乡们他高过你们的粮仓   如果我中止诉说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   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   我连自己都放弃更不会回到秋收农民的家中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赶上最后一次   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死亡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七月的大海》没有标明写作日期,从西川编《海子诗全编》的排序看,它显然写于1986年7月。

      这首诗存在两个层面,二者相互矛盾:它的表层豁达爽朗,连用“老乡们”这句热情打招呼的口吻,既造成咏唱性的抒情节奏,又平添了明亮感,使人误以为见到大海的海子,此时此刻他心中多么高兴、多么欢悦;但是,当我们读到诗句“如果我中止诉说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尤其是“赶上最后一次/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死亡”,又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这首诗的内在矛盾,就在这儿!   因其内在矛盾,诗歌意象之间的内在张力,增大了不知多少倍!   这种内在矛盾,我们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已经见到(参见悠哉对该诗的读解),此处再次遭遇了。

      如何解读,准确把握其内蕴和诗人创作时的情感?   这给解读者的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

      悠哉认为,这首诗是海子抒写自己决心蹈海的诗篇。

      在解读《葡萄园之西的话语》时,悠哉这样说过:“在诗歌中,海子对他的自杀、葬仪和复活的情景,多次作出诗意描写。”   也许海子觉得自己名字寓意着“海的儿子”吧,他设想蹈海自尽与自己很适宜。

      第六种方式,是的是“跳楼”,见《跳伞塔》。

    全诗如下:   跳伞塔   我在一个北方的寂寞的上午   一个北方的上午   思念着一个人   我是一些诗歌草稿   你是一首诗   我想抱着满山火红的杜鹃花   走入静静的跳伞塔   我清楚地意识到   前面就是一条大河   和一个广大的北方草原   美丽总是使我沉醉   已经有人   开始照耀我   在那偏僻拥挤的小月台上   你像星星照耀我的路程   在这座山上   为什么我只看见这么一棵   美丽的杜鹃?   我只看见这么一棵   果然火红而美丽   我在这个夜晚   我住在山腰   房子里   我的前面充满了泉水   或溪涧之水的声音   静静的跳伞塔   心醉的屋子你打开门   让我永远在这幸福的门中   北方那片起伏的山峰   远远的   只有九棵树   (1988.4.23)

    有关海子的生平简历及诗歌背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