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春天》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扩展资料:

    朱自清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6]  。

    散文有《匆匆》、《春》、《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伦敦杂记》等,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老舍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小说家,戏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早年任小学校长、劝学员。

    1924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

    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和重庆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

    1946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

    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北京文联主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春天》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