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三banson

    1. 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诗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

    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

    以体裁

    为经,以时间为纬.

    我们再来看看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

    “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

    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

    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

    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

    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所以唐诗三百首作者要编辑这么多。

    唐诗三百首里面传闻的那首宋词是张旭的《桃花溪》,内容如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莫砺锋先生在《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发表《<;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

    考证出《唐诗三百首》所选张旭名篇《桃花溪》实乃宋朝人蔡襄所作,题为《度

    南涧》,造成很大影响,几欲成为定论。but,这是有争议的,到底是不是还不是

    很清楚地。

    2. 唐诗三百首,简单点的哈

    以下都选自唐诗三百首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集灵台·其二 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 《唐诗三百首》中,“上元女史陈婉俊 识”,“女史”是啥

    上元女史是才女陈婉俊的号,伯英应该是她的字,女史一般是对知识妇女的美称,上元既是元宵节的名称,也是古代历法的名称。

    以下是道光二十四年嘉平月石甫老人姚莹所作的序,序的内容主要是对陈婉俊的简介:上元伯英女史,余外孙李镜缘世芬内也,为陈叔良观察女。幼聪慧,喜 读书,叔良钟爱之,二相攸綦严。适余侄倩李仲甫以其尊人海帆先生官西蜀, 侨寓金陵,因得为镜缘缔婚焉。余时权两淮鹾政,会晋省,得悉良缘,知女 史为闺中之秀,然不意其能著述也。越数载,女史来归镜缘,余已移官海外。 寓书问讯,于邮筒中获睹女史诗词,为欣赏者久之。迨余左迁西蜀,道出里 门,镜缘亦归里。见其案头有补注唐诗,询知为伯英女史所辑。考核援引, 俱能精当,殆所谓读书难字过者欤。属付枣梨,津逮初学。镜缘则逊谢不遑, 为不欲为詅痴符比也。余谓不然,自古注书,得之闺阁者恒鲜,而精当尤难。 兹所补注,倩梓人传之,亦一时佳话也。余老矣,且远处西陲,是刻之成, 尤以先睹为快,镜缘志之。其终韪余言,是则老人之殷盼也夫。

    女史 拼音:nǚ shǐ

    (1).古代女官名。以知书妇女充任。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等事。或为世妇下属,掌管书写文件等事。《周礼·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汉书·外戚传下·班倢伃》:“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 隋 世 王劭 上疏,请依古法,复置女史之班,具録内仪,付於外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女秀才》:“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升女史,升宫官,以至六局掌印。”

    (2).对知识妇女的美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蒋苕生 太史序 玉亭女史 之诗曰:‘离象文明,而备位乎中;女子之有文章,盖自天定之。’” 清 赵翼 有《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诗。

    (3).古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

    4. 古诗咏花作者陈知玄是唐诗三百首里的吗

    是的。

    五岁咏花

    陈知玄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馀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注释】

    ①惟:只。

    ②余:剩下。

    诗意

    花开了,满树都是红的;花落了,树枝全部空荡荡。只剩一朵还开在树上,明天一定会随风飘落下来。

    简析:

    这是一首写花的小诗。诗人仅仅用了二十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儿开放和花儿落了的独特的美。花儿开了,满树一片通红,花儿落了,所有的树枝都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那一朵花儿还开在树上,明天它也一定会随风飘落的。全诗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5. 唐诗三百首详析怎么样

    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中,三百首并不算最好的一种。

    首先选诗标准在今天看来封建意识形态残留较多,其次犯了大而全的毛病。只要对浩如烟海的唐诗略窥一二,便可知三百首所选其实挂一漏万。

    然而,该选本在清代作为童学蒙书却流传甚广,直至今天,当人们普遍失去了对诗歌的兴趣时,父母们还会把唐诗三百首作为教孩子读书的教材。 以前看过的版本大都是中学教科书式的,论一首诗必先将字句用白话翻译出来,然后升华主题时,又必言及作者的身世,最后的结论,无论是言志还是抒情,都莫名奇妙地归为作者对人民的热爱或者对封建统治的憎恨。

    即便是田园山水诗,也免不了与时事和作者的抱负扯上关系。古书看多了,才惊觉这是对古书的一大误读。

    古人的情趣常常是审美居多,而诗也不过是言性情之物,非要有所兴寄,便难免牵强附会,歪曲诗人原意,而落入腐儒之列。 读一首诗,只需怀一颗单纯的心,才能与诗人不期而遇。

    读唐诗三百首,也是如此。 三月下江南,偶于无锡南禅寺旧书市场淘得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慕于编者的威望,欣然买下。

    回家一读,果然不同于俗流。似乎千年之后为诗人代言,诗人于诗中的所思所感,经他一解,宛然如在目前,诗中的风雨潇潇和诗人的思乡落寞都可闻可见。

    除了为生僻名物作注之外,余者皆不加注释。注后以一言点题,指出诗人作意何在。

    最后详析本诗做法。 分析诗的创作方法常常易于八股化,如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便因此而为一些研究者所诟病,喻守真在分析作法时,并不偏重于从章法韵律上着手,而是从诗的意境上加以点染,加上他本人典雅精丽的语言,竟可以当诗话来读。

    读前辈学者的著作,还能看到古人读书治学的遗风,即无论才情高下,总能成一家之言。言语字句间,作者一片性情跃然纸上。

    不似今日许多学者,并非为心读书,做学问只是干禄的途径,这与古人往往无心名利之闲居隐逸时才著书立说截然不同。所以也无怪今天的学术著作,要么东拼西凑,堆积资料,要么堆砌专业术语,以晦涩的学术语言眩人耳目,读者云里雾里读了半天,就是不见半点作者真性情。

    学术学西方,除了这些皮毛之外,是不是更应该把搜寻的目光返回中国古代,从古人身上这些感动我们的地方获得启悟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