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赞扬唐诗的美文

    1. 赞美古诗的文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 戴叔伦《苏溪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宋· 黄庭坚《清平乐》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春夜喜雨》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 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 王安石《元日》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 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陆游《马上作》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玉楼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 陆游《豆叶黄》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 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 王维《春晓》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 姜夔《扬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春日

    2. 关于赞美古诗词的文章

    赞美春天的古诗的文章

    春是一纸写意渲墨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嫣红如火的江花星星点缀着碧蓝的江水,水流云在,春日的阳光淡淡洒在江面上,一抹微红粼粼而起,让人见了,都想拿起水墨画笔,把这幅美景临摹带回家。

    还是一卷工笔勾勒?“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春风轻柔,杨柳垂丝皆画,不知是谁的纤纤素手,将这千条万条的柳丝染上了青翠,嫩黄?信步雨后的古桥上,芬芳素雅,仰望斑驳的松枝间,月朗星稀。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魂牵梦绕,“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呵,我试着要解读春天,可我发现她太绚烂,有没有这样一支笔,能画出柔媚欲滴的春色?我又发现她太短暂,有没有这样一扇窗,能留住一纵即逝的春光?一季季的春来了又去,去了又回。究竟春为何物,我想,你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春天花会开

    文: 长发迎空

    也曾期待,也曾聆听。期待百花争妍的美丽,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在每一个春天。

    随着三月的风潜入楹檐,一股温润的气息已悄悄临近,轩窗静倚,空气沁凉却已不带一丝寒意,轻盈地掠过青草地,掠过杨柳梢,掠过城边潺潺的小河,掠过路旁摇曳的花朵。

    冬日的沉郁正从那个阴冷的角落缓缓退去,随之而去的,是一如冬日的忧郁心情。

    时光流转,春天又至,院中的蔷薇又会再度织出满墙的锦绣,那一株桃树,也会再度晕上了一抹微红,牵引我所有的视线。而我,很想就这样以草色为帘,以花香为茶,手握一卷诗书,默默地品,静静地读,摈除了红尘里的喧嚣,世俗的浊气,让一颗浮躁的心片刻间沉静,在淡淡的春的花语中,将如花的心事汇成一条潺潺流芬的河,蜿蜒过将要干涸的心。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是水仙的淡雅,“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是桂花的清怡,“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是月季的淡定,“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是蔷薇的缠绵,“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是梨花的脱俗,“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是榴花的娇艳,“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是桃花的风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牡丹的高贵……书中自有花如霞,书中自有香如故。想着百花婷婷绽放的模样,想着那份属于春的喜悦即将来临,我已经颇为迫不及待了。

    赞美春天的古诗和文章

    经过一冬的沉寂,终于又盼到了花开的日子,终于又可以轻挽秀发,轻扬素裙,如儿时般轻轻哼着一首歌儿在星星点点的花丛中穿过,听百鸟婉转,闻百花飘香,让裙角洒满属于青春的芬芳。

    终于可以端坐抚琴,用如潮的思绪拨时光的琴弦,弹奏出泠泠如水的音韵,缭绕过手中的一杯清茗。“幽兰生庭前,含薰待春风”,植满新绿的岁月中,欣喜地发现这一个春天的早晨是怎样的明媚。

    抑或,细雨中梦回那一条童年的小溪,去倾听“时有落花至”的清音,去轻嗅“远随流水香”芬芳。让淡淡的春水在眼眸中荡漾,浓浓的春意在眉梢凝结,随着一汀烟雨一树杏花氤成一幅恬淡而又飘渺的山水渲墨。

    …… ……

    就让岁月都随风影植成了花季,幽幽的花香,将弥漫在心间的年少轻愁吹散。

    而记忆也如同那些永不凋谢的花朵,在某一次个不经意的转身,某一个恋恋的回眸中,于心底某一处静谧的角落悄然开放,溢出浅浅的芳香,耐人回味。

    再次期待,再次聆听。期待百花争妍的美丽,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在这一个春天。

    3. 赞美唐诗的语句

    O(∩_∩)O~

    很赞同第三楼的那位仁兄

    雾里看花的感觉的确的很好,

    镜中花,水中月,

    朦胧美的确很美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欠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牿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锆,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陇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拷,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衰,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衰。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柞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晕,明月光,自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4. 赞美李白的美文

    赠李白

    作者:陈静

    夜,静谧着心灵,月,温柔着灵魂。我凭栏远眺,独赏美景。同是赏月人,我忆起了千年前的你:李白!

    有人说你是一个仙,醉酒的诗仙,你的浪漫,你的轻狂铭刻在多少人心中,你都知道吗?可是,在我眼中,你只是一个孩子呵!

    你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所以你欲上青天揽日月,所以你可以把飞流直下的三千尺,疑为落九天的银河。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像你一样把年少的梦梦了一生呵!

    你是一个孤单的孩子,所以你万般珍惜友情,可是又有谁可以与你长相守?相交过,相知过,最终都相离了!于是,你感叹到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你知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是啊!长亭更短亭,这一程又一程你送得好辛苦。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那情痴缠了你一生,那情酒一样醉了你。

    朋友易得,知音难觅。李白呵!你游魂千年又觅得几个知你的人呵!杜甫的佯狂真可哀算知你吗?劳劳送客亭外你送走的友人知你吗?还是那月下的饮者知你?好孤单的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欺,随着千杯浊酒一起苦涩了喉咙。你只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孩子呵!你把古来圣贤皆寂寞吟得好无奈,好心痛。

    拔剑四顾心茫然。你是一个迷途的孩子,你的茫然让人心痛啊!你也知道呵,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你还知道,功成不退皆殒身,你曾问过何处是归程?沉醉在酒中,你带着你的美酒走向了权贵。可是,狂傲如你,又怎能摧眉折腰示权贵呢?最终的你,还是离开了,离开朝廷,离开让你失意的殿堂,离开那个从开始就不属于你的世界!你开心吗?万事真如东流之水吗?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这只是自我安慰吧!你已经在现实的权贵中受伤了啊!可是,为什么你仍期盼着千金散尽还复来,就只因为你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啊,谁人不争名与利,就算你笑着将之付与流水,又真的放的那么潇洒吗?你还是一次次把酒问月,美酒销得了万年之愁,哪怕只有一瞬间!我还能说什么呢?那是千年前的你,孩子一般!今日的你呢?

    登名山,饮佳酒,赏星月,梦天姆。李白啊!一个人的路走得好艰辛吧!一叫一回肠一断的相思,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进退不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坎坷,你走得累吗?还好,孩子眼中的世界总能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所以,你体会到拨云寻古道,依树听流泉的闲静。于是你把暮以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的孤寂写得那么美,你的笑而不答心自闲让人神往啊!

    也许,自我放逐的你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你登上了属于你的顶峰。你的浪漫,你的狂傲,你的寂寞一点一点融在你的酒中,挥洒在你的墨下,千年后的我醉在酒香中,醉在墨香中。

    又是月夜,千年前的月让你上了个够,写了个够。今,它抚摸着我。我欲提笔吟唱却无外落笔。李白啊!让我为你温一壶酒,不解千愁,只助诗情。谱写一首千年古诗吧!

    5. 【关于小草的诗词,名句,或文章.赞美草的无限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毅

    古诗中草的形象 自然界随处可见的小草很早就走入中国古典诗歌中.早在《诗经》里就有近十处出现了草的身影.当然,这时还主要是用草来起兴.比如“野有蔓草”、“何草不黄”等.在《楚辞》中,草的出现就更显为频繁.从屈原作品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这一传统在 中国诗史上影响深远.如“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香草为君子,名花为长卿”(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屈原以芳草喻贤才君子,而以萧艾比变节退化了的人才.王维诗比喻更为明显,无须诠释.再如孟浩然诗句“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留别王维》)和文天祥诗句“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端午感兴》),均以芳草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孟浩然期望归隐,文天祥希冀复国.《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后,草又成为寄托离别情怀、怀人思绪的物象.在江淹《别赋》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军南浦,伤如之何!”这一意境常常在古诗中出现.比如:“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谢眺《酬王晋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诗人着眼于草每到春来总要重现新绿,好像回归一样,所以常把草作为抒情的依托.再如:“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顾况《赠远》)及“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断续”(姚月华《怨诗》),都是如此.绿草重生,而友人难见,诗人对此难免顿生惆怅,悲伤断肠.所以古典诗词中,经常看到“芳草”与“断肠”联系在一起,如“庭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韦庄《谒金门》)、“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还有一些诗词尽管同样是借草寄托离情,却并非着眼于春草重生像回归一样,即由草的“归”联想到人的归,而是又有新的立足点.比如,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冶诗句:“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送阎二十六赴郯县》),还有李煜的著名词句“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这些都是着眼于草的连绵,以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青草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愁情.同样是借草抒情,但在不同诗人笔下,表现总是多彩多姿.诗人常用一种移情的手法,即将主观感情外化到客观事物上.比如,“故人形迹灭,秋草向南悲”(顾况《别李别驾》)、“上有如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李白《灞陵行送别》).实际上是人悲、人伤心,诗人却说草悲、草伤心,这样就显得灵动含蓄,让人觉得余味无穷.在表达怀人情愫的诗句中,还有一十分成功的、类似借代的表现手法,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绿罗裙颜色与草色相同,所以诗人就“爱屋及乌”,由于想起爱人罗裙的颜色,故而怜爱普天下的芳草了.本是以罗裙代指爱人,继而以罗裙的颜色代指爱人,后又以罗裙颜色相同的芳草来代指爱人了.牛希济词句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艺术流程.其实这种构思汉乐府中就出现过:“绿袍似青草,草长条风舒.”就是以草、袍一色展开联想的.草又常被用来表现悲伤的情感,这大概是因为秋草、荒草极易触动人的感伤情绪.比如“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寇准《踏莎行》)、“高梧月白绕非鹊,衰草寒露啼鸣螀”(陆游《秋兴》).草在渲染悲哀气氛中的作用极强,因而在挽歌、怀古诗中,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意象.前者如“荒草和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挽歌诗》)、“春草何茫茫,王孙旧此游”(刘长卿《过漂母墓》),后者如“君王不少见,芳草旧宫春.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刘长卿《青草宫怀古》),“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长江流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窦巩《南游感兴》)至于杜甫与崔灏的名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草还常常被用来寄托生命短促的无可奈何的慨叹.在《四座且莫喧》中就已有“香草难久居,空余蕙草残”的诗句,以香风不久、蕙草空残比喻俗人竭力追求浮名,虽博得一时称赏,而终将归于虚无.徐干《室思》也说:“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格调也很低沉.李贺《南园十三首》则不同,诗曰:“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尽管同样是以花草起兴,却表现出珍惜青春、积极用世的思想.至于白居易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更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将感伤情绪一扫而光.作为诗人主观情志的依托,草的意象表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内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以寸草难以回报春光的照临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抚爱;“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是以碧绿的草色比喻消闲的人心和淡泊宁静情怀;“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形容读书之乐如窗前春草绵绵无际;“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越秋天”则是借草木荣枯揭示自然规律.可见草的丰富内涵在古诗中得了充分的开拓.在古代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光辉照耀下,草这一意象更显得千姿百态,生机勃勃.。

    6. 赞美古诗文化的作文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

    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

    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

    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

    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从时间上说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词是宋代人的发明,又叫长短句。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以下是一些经典古诗: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行路难 --李白 金樽青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7. 赞扬李白的文章200左右

    一滴在浩瀚如烟的诗海里奔腾的江水,一个在千古纷扬的史册上永垂的名字。把酒赏月,畅饮盛唐背后的阴霾,采景喻怀,慨叹人生之路的坎坷。

    眺望黄河,远游四海

    醉卧长安,酒香宫阙

    落寞古道今犹在,李白已成为过客。李白者,青莲居士也。生于甘肃天水,卒于安徽当涂,曾供奉翰林,隐居庐山。性嗜酒,擅诗文。为人豪放不句一格。

    恨时光不曾轮回到一千三百年的大唐,感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性情;倾听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张扬呐喊;分享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浪漫生活;慰藉他“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销愁愁更愁”的命运惆怅。

    恨缘分不曾倒退到长安街头,去得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谊赞歌;去感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情关怀;去满足“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的手足知己;去伤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凄凄别离。

    在李白笔下一切都是情节,一切都是诗。从“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的殿堂贵妃到“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寂寞宫女;从“当君怀旧日,是妾断肠时”的少妇春思到“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的心底怨情。时光如水,流年似梭,他为世间感叹:叹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华年沧桑,用沉默诗歌抒发内心的荒凉。他的语言粉饰了李家天下富丽堂皇后面的黑暗凄惨,写尽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仕途和情感。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天剑外,挂弓扶桑”李白永垂不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千秋唯他;“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流芳百世。

    举一杯陈年的酒,洒向那轮照耀东方的月亮,祭奠诗仙,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慕和缅怀!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