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鉴赏词典蜀相

    1. 诗词鉴赏 蜀相

    歌颂功绩:《蜀相》侧重于歌颂诸葛亮的忠义,以及壮志未酬的寂寥;《书愤》则注重诸葛亮的北伐,特别是出师表中表现出的北伐的强烈愿望。

    抒发感情:《蜀相》主要抒发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志未酬,英雄扼腕的惋惜,以及“三股频繁”“两朝开济”的忠义;《书愤》则借歌颂诸葛亮上表北伐的业绩来反衬自己不能收复失地的郁闷与悲哀,和对收复沦陷河山的渴望。因为两位作者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嘛,杜甫是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因此希望能有诸葛亮这样的忠臣能臣重整河山,陆游则是由于南宋偏安一隅,不思北伐收复失地带来的愤懑与报国无门的无奈。

    表现手法:《蜀相》借景抒情,怀古;《书愤》借古喻今。

    2. 跪求杜甫《蜀相》的字词句鉴赏,越详细越好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

    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

    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的。

    读着这首诗,我们脑际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

    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它的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一句每一字之间,但表现手法却颇有奇特之处。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描写景物,后半纯乎用事与议论的办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

    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的本色。明清有些论者,甚且以为老杜的包括《蜀相》在内的许多名篇是“纯乎议论”之作。

    我认为,诗既然要表达作者喜怒哀乐之情,就免不了有时要议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议论,而在于议论得好不好,有没有分寸,是否有助于深化作者的感情和篇中的意境。此诗后半的四句议论,就是可为后世诗人效法的成功范例。

    首先,这段议论从生动的写景中自然地引发出来,丝毫也不生硬枯燥,而是饱含情韵。既切合吟咏对象的形象内涵,又带着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强烈感情,它精辟而凝炼,将全篇的主题思想升华了。

    其次,议论中用的就是诸葛亮本人的故事,它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本身便含有形象思维,能够唤起读者对于渚葛亮一生的联想。“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 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等感人事迹。

    这与一般抽象议论绝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激情的诗化的议论。从全诗抒情层次来讲。

    “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老杜本人的忧国之心也隐隐然寄托其中。

    有这两句的沉挚悲壮,末联再作痛心酸鼻的哀哭之语,才显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末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唐代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可见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所铸成的悲剧美是如何历久不衰了。

    3. 唐诗鉴赏辞典的图书目录

    初唐虞世南睇王绩野望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于易水送人在狱咏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杨炯从军行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渡湘江捌道正月十五日夜宋之问度大庾岭渡汉江沈俭期夜宿七盘岭独不见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感遇(其二)登幽州台歌送魏大从军盛唐贺知章咏柳回乡偶书二首沈如筠闺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张敬忠边词张九龄望月怀远赋得自君之出矣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夏日南亭怀辛大与诸子登岘山岁暮归南山宿建德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夜归鹿门歌秋登兰山寄张五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访袁拾遗不遇送杜十四之江南过故人庄渡浙江问舟中人张旭山中留客桃花溪刘奋虚阙题王湾次北固山下崔国辅采莲曲王翰凉州词李颀古意送魏万之京古从军行綦毋潜春泛若耶溪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王昌龄出塞(其一)从军行(其四)从军行(其五)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芙蓉楼送辛渐春宫怨闺怨长信秋词(其三)祖咏望蓟门高适燕歌行并序别董大塞上听吹笛封丘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观猎相思送沈子福归江东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送别洛阳女儿行秋夜曲鹿柴渭川田家过香积寺送梓州李使君杂诗终南山汉江临泛积雨辋川庄作酬张少府竹里馆青溪李白渡荆门送别客中作蜀道难山中问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秋浦歌(其十四)秋浦歌(其十五)清平调三首赠汪伦望天门山行路难(其一)夜泊牛渚怀古登金陵凤凰台金陵酒肆留别独坐敬亭山宣州谢彤E楼饯别校书叔云望庐山瀑布送友人古风(其三)古风(其十九)月下独酌(其一)把酒问月春思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其二)关山月长干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怨情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子夜吴歌(秋歌)玉阶怨崔颢黄鹤楼长干曲二首储光羲钓鱼湾江南曲(其三)岑参逢入京使(其三)碛中作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山房春事(其二)春梦寄左省杜拾遗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登总持阁皇甫冉春思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宿王昌龄隐居张谓早梅题长安壁主人杜甫望岳兵车行丽人行月夜哀江头石壕吏梦李白二首潼关吏无家别蜀相赠花卿春望赠卫八处士佳人月夜忆舍弟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其三)登楼客至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八阵图秋兴(其一)登高登岳阳楼江汉江南逢李龟年新安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旅夜书怀刘方平月夜春怨…………。

    4. 古诗词作品欣赏需包括哪几个部分,结合杜甫的<蜀相>进行赏析

    《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游成都武侯祠,却为什么要题作《蜀相》?写蜀相的“两朝开济”,为什么要先提到刘备的“三顾茅庐”?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不妨寻踪觅迹,来探寻一下“诗圣”的心迹。

    为什么要题作《蜀相》?一种解释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见人教版《教师用书》)。这似乎有些道理。

    但游记也可以涉及到有关的人物,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也是顺理成章,这种解释当然有些牵强。所以,这其中,应该还有些其他原因。

    大唐自“贞观之治”,中间经过高宗、武后朝,至玄宗当政迎来了“开元盛世”,人口至“安史之乱”前增至五千余万,国力空前强盛。但是,随着玄宗的老迈,李林甫、杨国忠两位奸相先后把持朝政,将一个好端端的“开元盛世”葬送了。

    随着安禄山起兵,各种矛盾突然如决堤泄洪,奔涌狂突,形势急转直下。兵连祸结,哀鸿遍野。

    杜甫舍妻弃子,亲历了战乱,其间耳闻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人民的痛苦,能不忧心如焚吗?痛定思痛,他对治国贤相倍加思念,渴望能有一位诸葛亮式的人物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于是,在成都刚刚安定下来,他就寻来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写专程寻访武侯祠,这是“起”。开篇一问一答,一个“寻”字,迫不及待之情毕现。

    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诸葛亮没世已久。五百多年过去了,诸葛武侯已经托体山阿,到哪里去找这能安邦定国的奇才大贤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杜甫参谒武侯祠,一不写殿宇,二不写塑像,却写什么碧草和黄鹂,虽然一植物一动物,一碧一黄,一静一动,一视觉一听觉,对仗极是工稳,但这未免有些偏题——捡芝麻漏西瓜了。

    前四句,以一半的篇幅,写老柏,写碧草,写黄鹂,是何道理?我们不妨臆测一下:老柏森森,终岁不凋,成为武侯祠的忠实守望者;碧草无情,年年逐春风而绿;黄鹂无心,日日隐深林而自得其乐。它们寄身在武侯祠,知道武侯何许人也?一个绿得满阶满院,一个唱得婉转悠扬。

    但这些在满腹心事的少陵野老眼里,都是些无知无心的东西。只有我杜甫才可以和武侯谈一谈。

    “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老杜也是知道的。但武侯祠的荒凉、落寞还是令他惊心。

    诸葛亮不但忠心耿耿,而且多智多谋,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联吴拒曹,入川建国,之后,把个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只有贤相,就能成就大业吗?想那诸葛亮,结庐于隆中,躬耕于垄亩,是谁三顾草庐之中,请他出山?诸葛亮当时不过二十余岁的小青年,白面书生,乳臭未干,是谁力排众议,给他施展才能的空间?又是谁,给了他无限信任,使他敢于尽心竭力?历代历朝,缺过能臣良将吗?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玄宗一朝可谓人才济济,但一个李林甫,口蜜腹剑,取得玄宗信任后,弄权使诈,闭塞言路,同时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从而使得玄宗与贤臣阻隔,其后杨氏姐妹,权倾朝野,杨国忠胡作非为,搞得天昏地暗。

    纵使诸葛亮再世,又能有何作为呢?所以杜甫接下来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

    一般认为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见人教版《教师用书》)。

    但笔者认为,杜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顾频烦”,后才能有老臣的“两朝开济”。这种观点的背后,流露出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想当初,杜甫舍身弃家,追随肃宗,可谓忠矣。杜甫至凤翔后,于至德二载(757)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拜为左拾遗。

    对肃宗感激涕零,立志要庶竭驽钝,尽忠报国。但不久就因为上疏救房琯,深深地惹恼了肃宗。

    当年闰八月初一日,杜甫便被放还鄜州省家。此后便被肃宗逐渐冷淡,可谓报国无门矣。

    而当时的一些贤才,又有多少机会?所以杜甫来到武侯祠,一则以哭,一则以告。诸葛大名垂宇宙,固然与才高智广有很大关系,但与其他人相比,得遇先主,士能为知己者死,又何其幸也!!肃宗对杜甫有知遇之恩,而且君为臣纲,杜甫当然只能喻之于心,而不能宣之于口。

    但,有些东西是掩饰不住的,特别是在他倍加推崇的武侯祠前。肃宗啊,你能体谅一位老臣的拳拳之心吗?直到大历三年(768),杜甫已五十六岁,还在《江汉》中哀怨地吟道: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真是痴心不改啊!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

    以诸葛之伟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听计从,本可以一统河山,建千秋伟业。无奈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在五丈原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

    确实让人痛惜不已。但杜甫此刻的泪满襟,却又多了一层含义:大唐多难,贤相何在?纵有贤相,圣主。

    5.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

    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1)“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2)“寻”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叙事,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3)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1。试题分析:翠柏有“苍劲”“坚韧”之特点,首先要了解本诗首句是写“丞相祠堂”的,所以要考虑从表现“丞相祠堂”历史和环境这方面作答。

    其次,要知道“丞相祠堂”是纪念诸葛亮的,所以还要从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来说明。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试题分析:结合“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可说明“寻”字突出了“丞相祠堂”环境的特点,再从作者是拜谒“丞相祠堂”之事,说明“寻”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代大诗人杜甫常用这两句诗概括写

    概况写的是: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句。

    《蜀相》

    作者:杜甫(唐朝)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扩展资料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诸葛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