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书怀张籍翻译

    1. 病起书怀翻译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

    《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2. 《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简析】: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却仍然只能像沙鸥在天地间飘零。

    “名岂文章著”是反语,也许在诗人的内心,自认为还有宏大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 [注释](1)危樯:高高的桅杆。

    (2)著:著名。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

    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

    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

    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

    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 【鹤注】当是永泰元年去成都,舟下渝忠时作。 细草微风岸①,危樯独夜舟②。

    星垂平野阔③,月涌大江流④。名岂文章著⑤,官应老病休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⑦。 (上四旅夜,下四书怀。

    微风岸边,夜舟独系,两句串说。岸上星垂,舟前月涌,两句分承。

    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末则对鸥而自伤飘泊也。【顾注】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

    一沙鸥,仍应上独字。) ①王融诗:“翻阶没细草。”

    宋玉《舞赋》:“顺微风。”②阴铿诗:“度鸟息危樯。”

    王粲诗:“独夜不能寐。”③《易》:“天垂象。”

    当作星垂。吴均诗:“远送出平野。”

    ④谢脁诗:“大江日夜流。”⑤《扬雄传赞》:雄好古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

    ⑥《汉书》:韦贤以老病,乞骸骨罢归。⑦按:“天地一沙鸥”,“乾坤一草亭”,一字上加间字,句义自明。

    黄生曰:太白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法与此略同。然彼止说得江山,此则野阔星垂,江流月涌,自是四事也。

    又曰:此诗与客亭作,工力悉敌,但意同语异耳。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此不敢怨君,引分自安之语。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此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 史氏曰: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弟子贫原宪,诸生老服虔”,“入”与“归”字,“贫”与“老”字,乃撑拄也。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几时”,“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何”与“且”字,“岂”与“应”字,乃斡旋也。撑拄,如屋之有柱。

    斡旋,如车之有轴。作文亦然,诗以字,文以句。

    3. 《怀友》张籍,翻译、注解、赏析

    《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枇。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嘉禾合颖》孟简玉烛将成岁,封人亦自歌。

    八方沾圣泽,异亩发嘉禾。共秀芳何远,连茎瑞且多。

    颖低甘露滴,影乱惠风过。表稔由神化,为祥识气和。

    因知兴嗣岁,王道旧无颇。《横吹曲辞?陇头》张籍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牧童词》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陇头行》张籍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

    《山头鹿》张籍山头鹿,角芟芟,尾促促。贫儿多租输不足,夫死未葬儿在狱。

    早日熬熬蒸野冈,禾黍不收无狱粮。县家唯忧少军食,谁能令尔无死伤。

    《雀飞多》张籍雀飞多,触网罗,网罗高树颠。汝飞蓬蒿下,勿复投身网罗间。

    粟积仓,禾在田。巢之雏,望其母来还。

    《废居行》张籍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宅边青桑垂宛宛,野蚕食叶还成茧。

    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

    鸱枭养子庭树上,曲墙空屋多旋风。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云童行》张籍云童童,白龙之尾垂江中。今年天旱不作雨,水足墙上有禾黍。

    《怀友》张籍人生有行役,谁能如草木。别离感中怀,乃为我桎梏。

    百年受命短,光景良不足。念我别离者,愿怀日月促。

    平地施道路,车马往不复。空知为良田,秋望禾黍熟。

    端居无俦侣,日夜祷耳目。立身难自觉,常恐忧与辱。

    穷贱无闲暇,疾痛多嗜欲。我思携手人,逍遥任心腹。

    4. 京口月夕书怀翻译

    作品鉴赏

    林景熙生于公元1242年(宋理宗淳祐二年),从这首诗在《白石樵唱集》中的位置和诗中“华发”、“百年”等词句看,应当是宋亡以后的作品。大约在公元1298年(元大德二年)前后,作者从故乡出发,至杭州、苏州、润州(镇江)等地旅行。这首诗当写于此行途中。 作者的老家在温州平阳,这首诗是他旅居京口时的感怀之作。京口,即今江苏镇江。月夕,即月夜。年老漂泊,是人生途中景难堪的境遇之一,尤其是在自己功业无成,国破家残之后。这当儿如果再碰上衰飒的秋天,面对衰败的景象,那么凄凉酸楚的情怀就更加难以抑制了。杜甫有句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便是这种特殊的感情和典型环境相统一的范例。林景熙此诗在景物的描写上,颇有杜意。 诗以“山风吹酒醒”开端,用“淮天雁叫霜”煞尾,略去了饮酒前的苦恼,也不写借酒浇愁的衷肠,只用酒醒后一刹那间的所见、所想、所忆来抒发郁结在胸中的愁绪,深得含蓄蕴藉之致。首联写初醒,山风、秋、夜、灯、凉都是室内所感觉到的。在这两句诗的背后,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位深夜对孤灯而闷坐的诗人形象。颔联是初醒时所想:“万事”而使生白发,可见事事皆不如意;百年又“多”在异乡,可见长期漂泊生涯之艰苦——这是全诗中最为明确地披露了作者心迹的两句,于此读者可以体会到诗人把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运用得非常成功。颈联是所见。上句写平视,由于在夜晚,因而远城的方向只有一片“江气”;下句写仰望,因为天空云遮雾罩,所以树梢头唯存一点“月痕”——这里,作者用“江”、“白”、“痕”、“苍”等字把左右上下写得混沌一片,既符合当时的时令天气,又符合诗人酒方醒时朦胧的视觉,更符合他苍凉迷茫的内心世界,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尾联写所忆,是对白天登楼情景的回想。“雁”和“霜”同样是牵惹情思之物,末句以“雁叫霜”戛然而止,一方面是对饮酒前情绪的暗示,另一方面,这种“欲说还休”的写作方法可以启发读者不尽的遐想。 这首诗以酒微醒时身边事物发端,继写清醒后对灯感怀,再写为摆脱苦闷而抬头时所见,又由仰首望天联想到入醉前登楼所见的水天一色的长淮,写得自然连贯、首尾完整。此外,诗句结构特殊,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第二、三、四、八各句,就都不是按照汉语句于的通常结构方式组成的。这种特殊句型的采用,不但能在有限的字句中汇入丰富的事物,使这些事物间产生各种巧妙的联系,而且使诗句摇曳多姿,形成一种峭拔清隽的风格。 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凉”:用“秋夜”、“山风”、江气写天气之凉,这是实写;用生白发、居他乡、忆霜天写心境之凉,这是虚写。抒发了作者旅居他乡愁苦悲凉(或苦闷、凄凉等)的心情。

    5. 【古诗旅夜书怀原文注解】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危樯:高耸的桅杆.②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③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④沙鸥:水鸟名.译文: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