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池上》赏析

    1. 古诗词《池上》鉴赏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精编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该作品文字洗炼,内容通俗淡雅,是经典佳作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2. 古诗词池上鉴赏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3. 古诗《池上》的全文

    《池上》——唐copy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扩展资料 1、《池上》创百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游于池边,见小娃撑船而作下此诗。 2、《池上》鉴赏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度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问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白居易是一位答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

    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4. 唐诗 池上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5. 唐诗 池上

    池 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③解:明白,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唐诗《池上》赏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