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中关于锣声的描述

    1. 古诗中描写鸟鸣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作者:王维)

    2、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3、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山鸟》【唐】郑谷)

    4、“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饶伊摇舌先知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百舌鸟》【唐】无则 )

    5、“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听百舌鸟【唐】王维

    6、“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赋百舌鸟 【唐】严郾)

    7、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咏鸟 (咏鸟【唐】李义府)

    8、双鸟诗

    【唐】韩愈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

    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

    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

    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

    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

    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輈。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

    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

    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

    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最后一首有很多关于鸟鸣的句子

    2. 唐诗中有哪些是描述唐长安的

    唐诗中接近1/3比例可以说和长安有关。

    长安是周、秦、汉、隋的故都所在,历史遗留下来的故迹随处可见,足以引发长安诗人的嗟叹咏歌。而唐代的首都长安,真正是“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真正是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才尊”。秦川的风物之美,四塞之固,山川的雄伟壮丽;长安的城阙宫殿、楼台亭阁、池苑林园、佛寺道观;长安的街市、酒肆、人物、习俗;长安的音乐、舞蹈、技艺,这一切都是诗人们无尽的诗材。晚年的杜甫居无定所,当他漂泊在夔州 (今重庆奉节)时,写《秋兴八首》,诗中反复抒写的就是他对长安绵绵无绝期的怀念。在《秋兴八首》里,杜甫满怀眷恋地回忆了终南山、蓬莱宫 (即大明宫)、曲江、芙蓉苑、花萼楼、昆明池、渼陂、昆吾、御宿……这些地方都是他当年频动诗兴之处。

    长安的四时景色以及与四时相配的节令、民俗,也是诗人们咏歌不尽的诗材。诗人们大量的长安四时诗及节令民俗诗,本书将在以下各章节予以叙述引列。不过,《全唐诗》中所收《忆长安》同题诗一组,却值得一提。《忆长安》同题诗作者共十一人,是:谢良辅、鲍防、杜奕、严维、丘丹、郑概、陈元初、吕渭、范灯、刘蕃,都是天宝至贞元间人。其中鲍、严、丘三人今存诗较多,其他八位存诗俱在四五首以下。“严维”名下《忆长安》题下小注说:“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十二首《忆长安》诗,各以“忆长安,x月时”开头,共六言六句,可见是相约的同题之作,每人各赋长安某月风光景色。因不足十二人之数,故谢良辅分咏正月和十二月。同是这群诗人,名下又有《状江南》同题五绝一首 (谢良辅仍为两首),分咏江南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再分为季、仲、孟,合共也是十二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同题写作。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就全国范围而言,长安的十二个月是值得回忆的,与之相比侔的,便是江南的四季也值得"状"。固定的句式和篇幅,使《忆长安》类似于词,或者与当时流行的某一曲调有关。白居易有《忆江南》词三首,作者自注:“此曲亦名《谢秋娘》。”可惜《忆长安》的曲调没有流传开去,所以此后便无同题之作了。

    另外有关长安的诗作也有大量:

    1、军旅题材: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云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炯。唐大军西出长安征讨吐蕃时的场面

    平生白云意,疲尔愧为雄。君王谬殊宠,旌节从此戎。引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陈子昂。武后时北征契丹、东出长安

    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 安史之乱时期败军回长安

    桐柏水西贼星落,枭雏夜飞林木恶。相国刻日波涛清,当朝自请东南征。舍人为宾侍郎副,晓觉蓬莱欠佩声。玉阶舞蹈谢旌节,生死向前山可穴。同时赐马并赐衣,御楼看带弓刀发。马前猛士三百人,金书左右红旗新……男儿生死在手里,营门老将皆忧死。

    王建。长安东门裴度征讨吴元济,当 时大文学家韩愈从中书舍人被引荐为行军司马

    城上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攒。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妄一声欢。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袵难。清水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属长安。

    薛逢。河湟收复后长安万众欢庆

    2、祭祀 (郊祭、祭社稷、祭宗庙、祭百神等)、宴会 (设宴、敕赐)、降诞、出巡、巡幸、封禅,朝廷举行的献俘、祝捷、归降以及会见外国使节、帝王的婚姻、死葬以及重要大臣的死葬等,都是牵动满朝文武官员甚至全城的大事,参与或与闻其事者,都免不了有诗。《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十八首就是其中的名篇

    3、朝廷里每日举行的早朝、重要的规模更大的朝会,退朝之后官员们各自在所属衙门里的入直、宿直,他们的除授、迁擢、罢免,文武要员们的奉使、和蕃、赴任、还镇,一般官员们的休沐、请告 (因病请假)、致仕还乡、丁忧返里……以及他们之间的应酬、交往等,成为长安诗歌创作最寻常的诗材。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曾经在长安或者郊区有大量唱和作。“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3. 形容琴声优美的古诗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望采纳!

    4. 古诗词中描写的水鸟品种有哪些

    鸳鸯。

    这是最常见的,很多描写爱情的诗词里都会有。如: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宋】贺铸 · 《惜余春·急雨收春》鸂鶒[xī chì]。比鸳鸯大,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也多见于爱情诗词中。

    如: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五代】顾敻 · 《浣溪沙》白鹭。

    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 · 《积雨辋川庄作 》雁。

    属于雁形目,也是一种水鸟,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在诗词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鸟类。

    如: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宋】周密 · 《扫花游·九日怀归》鹳。

    是一个大型水鸟科的通称。如: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宋】范成大 · 《冬日田园杂兴》杜鹃。诗词中又常称为“鶗鴃[tí jué]”、“杜宇”、“子规”、“催归”,是鹃形目,因经常栖息湿地,所以也是水鸟。

    如: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唐】王维 · 《送梓州李使君》2.数声鶗鴃,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

    ——【宋】张先 · 《千秋岁 》 3.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宋】李重元 · 《忆王孙·春词》4.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王令 · 《送春》鸥。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 · 《旅夜书怀》以上是我自己所知道的,纯手打,希望能帮到你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