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五绝格律

    1. 五言律诗的格律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要相对严密。律诗要求为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五言律诗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的确是网上找的 有些地方改了一下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说明:此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五言律诗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说明: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2. 五言绝句格律

    (一)仄起首句不入韵(| |)对照诗:王之涣《登鹳雀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仄起首句入韵(| --)对照诗:卢纶《塞下曲》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三)平起首句不入韵(-- |)对照诗:李端《听筝》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四)平起首句入韵(-- --)对照诗:王涯《闺人赠远》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5] 【说明:加方框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

    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平起或仄起主要看首句第二个字的平仄。(| | )表示首句仄起仄收或仄起不入韵,(| --)表示首句仄起平收或仄起入韵,(-- |)表示首句平起仄收或平起不入韵,(-- --)表示首句平起平收或平起入韵。】

    3. 五言绝句格律

    (一)仄起首句不入韵(| |)

    对照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仄起首句入韵(| --)

    对照诗:卢纶《塞下曲》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三)平起首句不入韵(-- |)

    对照诗:李端《听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四)平起首句入韵(-- --)

    对照诗:王涯《闺人赠远》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5]

    【说明:加方框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平起或仄起主要看首句第二个字的平仄。(| | )表示首句仄起仄收或仄起不入韵,(| --)表示首句仄起平收或仄起入韵,(-- |)表示首句平起仄收或平起不入韵,(-- --)表示首句平起平收或平起入韵。】

    4. 古诗有哪些格律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古体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 : 一、以格律分类: 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以字数分类: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三、以句数分类: 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以用韵分类: (一) 古体诗: 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5. 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二) 近体诗: 1.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3.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5.都用平声韵. 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

    /view/195266.htm#5_1。

    5. 五绝诗词那些

    五绝是“五言绝句”的简称。

    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格。

    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 五绝,是诗词术语。

    盛唐五绝是整个唐代五绝创作的鼎盛期。这个时期,不但涌现了大批五绝作家,而且出现了李白、王维、孟浩然、崔国辅、储光羲、王昌龄、裴迪、崔颢、杜甫、岑参等大家和名家。

    其中,李白、王维两人是历代评论家公认的五绝圣手。 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

    各家解释并不一致。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

    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

    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五言绝句的最大特色。

    6. 七绝诗词格律

    七绝格律分两大类,合四种句式:平起式两种: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仄起式两种: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首句平起入韵式(平起平收)(平) 平 (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十五删韵)例: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十五删韵)七言绝句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白居易《忆江柳》(十一真韵)例;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刘长卿《会赦后酬主簿所问》(五微韵)七言绝句首句仄起入韵式(仄起平收)(| --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支韵)例: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六麻韵)七言绝句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四支韵)例: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一真韵)。

    7. 关于古诗格律的一些问题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 爱

    古代诗歌,其作品蔚为大观,其种类也纷繁芜杂,在这里,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

    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讨论,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 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 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

    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

    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 例(一):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里的“苔”、“栽”和“来”的韵母都是“ai”,自然属于“同韵”,所以,它们是押韵的。

    例(二):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昼出耕耘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中的“麻”、“家”和“瓜”的韵母分别是“a”、“ia”和“ua”,但其主要韵母都是“a”,在古韵中属于“同韵”字,所以,它们也是押韵的。 例(三):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比较“斜”、“家”和“花”三个字的读音可以发现,“xie”和“jia”“hua”不应是“同韵”字。

    但是,唐代“斜”字读作“sia”(相当于xia),因此在当时,它们也是押韵的。所以,在判断古诗押韵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字音的演变因素,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字音去衡量。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官方颁布的“韵书”来押韵的。 律诗中,一般是在二、四、六、八等偶数句,也就是每联的对句的句尾押韵,三、五、七句也就是每联的出句不押韵,全诗的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五律首句多数不入韵,七律首句多般入韵);并且,韵脚(押韵的字)一般为平声字(即阴平、阳平调的字)。

    例如: (一) 送魏大将军(唐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将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二) 咏煤炭(明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一)诗中“戎”“雄”“中”“功”同韵且均为平声字,全诗偶数句入韵。(二)诗中“金”“深”“沉”“心”“林”同韵且均为平声字,全诗偶数句押韵,且首句即入韵。

    二、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

    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这种“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

    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

    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根据平仄的要求,律诗在这一方面的形式就只有固定的两种基本格式。 它们是: (一)五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七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当然,律诗还可以由此而变化出其它诸多格式来,我们就不必要一一了解了。

    律诗在平仄上也有特别要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律诗的平仄有“粘对”规则。 “对”就是对立,上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重复。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 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8. 绝句律诗格律的五绝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诗: 山中 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

    (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诗:壬辰元日试笔呈诸师友 陈忠远(即阿袁)龙光绚九天,虎幄定三边。

    一守凤城道:“新年胜旧年!”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例诗:南行别第 韦承庆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例诗: 塞下曲 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诗五绝格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