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寒食篇全唐诗补

    1. 关于寒食的古诗

    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2.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____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4.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____王建《寒食》

    5.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____韩偓《夜深 / 寒食夜》

    6.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____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7.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____周邦彦《兰陵王·柳》

    8.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____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9.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____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 寒食 古诗

    原文: 寒食 [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注释: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斜:读(xiá),与“花”“家”押韵。 ⑤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⑥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⑦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作者简介 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 韩翃 【hóng】,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

    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久在军幕,其诗多为送别酬赠之作,颇负盛名。

    其诗风富丽华美,异于诸人。五律洗炼清丽,佳句迭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题僧房》、《送故人归鲁》为其名作。

    七律以技巧圆熟著称,《送客水路归陕》、《同题仙游观》等为大历七律佳构。古诗《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送孙泼赴云中》,气势沉雄,为大历边塞诗之名作。

    七绝则风华流丽,为中唐名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诗集5卷,已佚。

    明人辑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诗3卷。

    《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3. 补全唐诗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

    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

    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

    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

    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

    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

    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

    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

    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

    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近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poem/0/poem_3543.xml。

    4.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诗的内容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书名:《全唐诗》 作者: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5. 《寒食》中的无处是什么意思

    《寒食》中的“无处”,意思是“没有任何地方”。原文中"无处不飞花",就是“没有一个地方不在飞舞着柳絮、落花”的意思,这是双重否定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原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作者简介:

    韩翃 (754年前后在世),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久在军幕,其诗多为送别酬赠之作,颇负盛名。其诗风富丽华美,异于诸人。五律洗炼清丽,佳句迭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题僧房》、《送故人归鲁》为其名作。七律以技巧圆熟著称,《送客水路归陕》、《同题仙游观》等为大历七律佳构。古诗《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送孙泼赴云中》,气势沉雄,为大历边塞诗之名作。七绝则风华流丽,为中唐名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诗集5卷,已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6. 寒食城东即事颈联赏析

    《寒食城东即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早期作品,诗歌写盛唐时期寒食节的习俗,交错着青春朝气的蓬勃力量和家常安宁的闲适气息。

    作品介绍

    《寒食城东即事》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98首。

    原文

    编辑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注释

    1、演漾:荡漾。涵:沉浸。

    2、白芷: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

    3、蹴踘:同蹴鞠,亦曰打球,即古踢球之戏。古时有在寒食蹴鞠的习俗,参见《荆楚岁时记》。

    4、秋千:《太平御览》卷三O引《古今艺术图》云:“寒食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越者也。”

    5、清明:《淮南子·天文》:“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上巳:三月三日上巳节。

    赏析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一道清澈的溪流,穿过桃李花丛,展现的是春天的力量;而溪水边荡漾的水草和被水滋润的白芷,安逸而柔静。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凡,总共。溪流边的几户人家,落在流水里的桃李花,又是柔美宁静的意象。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这句又转换为力量和青春的意象。蹴踘,又写作蹴鞠,古代踢球的游戏。秋千,相传是春秋齐桓公时期从北方山戎传入。《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之时,民众常以斗鸡、蹴鞠、秋千为娱乐。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分日,一天天、每天。青春年少的人,应该每天都有开心游玩的心态,无忧无虑,不用等到清明和上巳两个节日才出去游玩。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羽之前,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前后。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上巳节,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有在流水边洗濯祓除、去除灾病的习俗。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

    唐代诗人王维在七言律诗《寒食城东即事》中,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人的青春,甚至生命,都很短暂。诗人认为,在短暂的时光中,要去做什么?建功立业、修身齐家、做学问……这些终究都不实在牢固,只有抓紧时间享受快乐才是真实的。

    作者介绍

    编辑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