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题

    1. 【唐诗宋词三百首还有作者以及朝代】

    唐诗三百首》朗读MP3 幼儿唐诗300首(文本 精选)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作者: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渭城曲》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 唐诗三百首阅读答案

    就是古诗复习题精选那段的答案,在这是一部分:古 诗 文 复 习 题 精 选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中的诗句: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 》,诗句是 。 请给全部答案!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木兰花】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写春日相思,更多的笔墨放在春天景色的描写上,相思仿佛成为情绪之点缀。

    上阕写春天的两幅景象:其一,春景繁盛。春风吹来,“荠菜花繁”,蝴蝶纷乱,喧闹盛丽。

    其二,春景过却。这时,大自然变得清净,甚至有点寂寞冷落。

    池水碧绿,落红吹断,繁华已逝。由春暮自然过渡到相思。

    游丝恨短是因为离人的思念太长,“罗带”宽缓是因为相思而消瘦。面对“宝奁”,看着自己容颜的改变,真是触目惊心。

    这首词写景色细腻而精练,抒情则依循寻常路径,写景的成就超过抒情。 《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宋·周邦彦《蝶恋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回答者:雨雨╃字JUN团 - 魔法师 四级 3-10 10:48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

    3. 《唐诗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娇莺戏蝶”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

    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

    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诗人任思想在伏案挥毫中狂舞,任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在纸上挥洒,留与后世的一代又一代爱国儿女久久瞻仰。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感到骄傲,我们现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诗之精华,学词之涵韵,在这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4. 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古诗《静夜思》作品信息 【名称】《静夜思》[1]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诗歌 作品原文 【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宋代版本】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3] 注释译文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床:有五种说法。⑴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静夜思>诗意图》。

    ⑵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⑸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 一种坐具)。

    [4] (3)疑:怀疑,以为。 (4)举头:抬头。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那床前明月,低头不禁又思乡联翩。

    [5] 版本说明 明代版本: 这一版本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在我国流传广泛,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本: 这个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床前明月光”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

    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

    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

    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

    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6]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

    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静夜思>》(《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

    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明”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

    所谓“篡改说”、“山寨说”实在是言过其实。有学者认为,“《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近‘原本’。

    我们现在熟知的。

    5. 唐诗宋词三百首

    具体诗歌如下:【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古征战】 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6. 唐诗宋词三百首的图书信息

    唐诗宋词三百首作 者: 郭漫 主编出 版 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4-1字 数: 280000开 本: 16开I S B N : 9787802434585定价:¥19.80 唐诗野望咏鹅在狱咏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送崔融滕王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渡汉江题大庾岭北驿杂诗三首(其一)登幽州台歌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春夜别友人回乡偶书(其一)咏柳幽州夜饮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送梁六自洞庭山桃花溪山行留客望月怀远感遇十二首(其一)感遇十二首(其:)凉州词登鹳雀楼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访袁拾遗不遇送朱大入秦古意芙蓉楼送辛渐长信怨出塞二首(其一)送郭司仓春泛若耶溪宿龙兴寺次北固山下凉州词望蓟门终南望余雪苏氏别业别董大醉后赠张九旭咏史小儿垂钓渭川田家鸟鸣洞山居秋暝归嵩山作过香积寺和贾舍人早朝鹿柴终南别业竹里馆山中送别送元二使安西杂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积雨辋川作子夜吴歌春思金陵酒肆留别静夜思独坐敬亭山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清平调三首(其一)清平调三首(其二)清平调三首(其三)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客中作送友人入蜀秋登宣城谢眺北楼长干行四首(其一)长干行四首(其二)黄鹤楼洛阳道题破山寺后禅院听弹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江南逢李龟年八阵图绝句月夜蜀相题玄武禅师屋壁玉台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春望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二)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望岳春夜喜雨秋兴清江曲江二首(其一)曲江二首(其二)与朱山人九日蓝田会饮逢入京使登总持阁寄左省杜拾遗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春思喜见外弟卢纶见宿贼平后送人北归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别卢秦卿送僧归日本逢侠者江行望匡庐夜月春怨宫词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兰溪棹歌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寒食滁州西涧答李浣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听筝喜见外弟又言别夜上受降城闻笛江南曲游子吟戏答枫桥夜泊没蕃故人新嫁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乌衣巷竹枝词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问刘十九钱塘湖春行暮江吟悯农(其一)悯农(其二)江雪溪居渔翁题都城南庄行宫寻隐者不遇何满子宫中词近试上张籍水部南朝早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送人东游苏武庙陇西行蜂章台夜思古离别已凉春宫怨时世行春怨贫女宋词木兰花雨霖铃蝶恋花莲令苏幕遮御街行青门引千秋岁清平乐浣溪沙木兰花踏莎行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玉楼春春景踏莎行诉衷情眉意采桑子蝶恋花木兰花浪淘沙青玉案千秋岁引桂枝香清平乐水调歌头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慧寺寓居作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卜算子临江仙蝶恋花鹧鸪天御街行木兰花虞美人摸鱼儿水龙吟登建康赏亭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青玉案元,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汉宫春立春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虞美人减字木兰花满庭芳浣溪沙阮郎归青玉案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忆少年别历下临江仙满庭芳夏日澡水无想山作蝶恋花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王酒来禽花下作点绛唇菩萨蛮谒金门菩萨蛮踏莎行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声声慢永遇乐卜算子咏梅眼儿媚水龙吟唐多令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淞作鹧鸪天元,有所梦踏莎行扬州慢淡黄柳杏花天影江城子木兰花戏林推木兰花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浣溪沙点绛唇试灯夜初晴浣溪沙花犯水仙花高阳台西湖春感。

    7. 唐诗宋词元曲各300首,只要题目作者

    白: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春望 杜甫:月夜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登岳阳楼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终南山 王维:酬张少府 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汉江临泛 王维:终南别业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留别王维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新年作 钱起:送僧归日本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刘脊虚:阙题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刘禹锡:蜀先主庙 张藉:没蕃故人 白居易:草 杜牧:旅宿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早秋 李商隐:蝉 李商隐:风雨 李商隐:落花 李商隐:凉思 李商隐:北青萝 温庭筠:送人东游 马戴:灞上秋居 马戴:楚江怀古 张乔:书边事 崔涂:除夜有怀 崔涂:孤雁 杜荀鹤:春宫怨 韦庄:章台夜思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崔颢:登黄鹤楼 崔颢:行经华阴 祖咏:望蓟门 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李颀:送魏万之京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赠郭给事 杜甫:蜀相 杜甫:客至 杜甫:野望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登高 杜甫:登楼 杜甫:宿府 杜甫:阁夜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韩翃:同题仙游观 皇甫冉:春思 卢纶:晚次鄂州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元稹:遣悲怀·其一 元稹:遣悲怀·其二 元稹:遣悲怀·其三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无题·其二 李商隐:筹笔驿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春雨 李商隐:无题·其一 李商隐:无题·其二 温庭筠:利州南渡 温庭筠:苏武庙 薛逢:宫词 秦韬玉:贫女 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王维:鹿柴 王维:竹里馆 王维:送别 王维:相思 王维:杂诗 裴迪:送崔九 祖咏:终南望余雪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春晓 李白:夜思 李白:怨情 杜甫:八阵图 王之涣:登鹳雀楼 刘长卿:送灵澈 刘长卿:弹琴 刘长卿:送上人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李端:听筝 王建:新嫁娘 权德舆:玉台体 柳宗元:江雪 元稹:行宫 白居易:问刘十九 张祜:何满子 李商隐:登乐游原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李频:渡汉江 金昌绪:春怨 西鄙人:哥舒歌 崔颢:长干行·其一 崔颢:长干行·其二 李白:玉阶怨 卢纶:塞下曲·其一 卢纶:塞下曲·其二 卢纶:塞下曲·其三 卢纶:塞下曲·其四 李益:江南曲 贺知章:回乡偶书 张旭:桃花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闺怨 王昌龄:春宫曲 王翰:凉州词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早发白帝城 岑参:逢入京使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韦应物:滁州西涧 张继:枫桥夜泊 韩翎:寒食 刘方平:春怨 柳中庸:征人怨 顾况:宫词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春词 白居易:后宫词 张祜:集灵台·其一 张祜:集灵台·其二 张祜:题金陵渡 朱庆余:宫词 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遣怀 杜牧:秋夕 杜牧:赠别·其一 杜牧:赠别·其二 杜牧:金谷园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为有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瑶池 李商隐:嫦娥 李商隐:贾生 温庭筠:瑶瑟怨 郑畋:马嵬坡 韩翎:已凉 韦庄:金陵图 陈陶:陇西行 张泌:寄人 无名氏:杂诗 王维:渭城曲 王维:秋夜曲 王昌龄:长信怨 王昌龄:出塞 李白:清平调·其一 李白:清平调·其二 李白:清平调·其三 王之涣:出塞 杜秋娘:金缕衣 宋词宴山亭(赵佶,裁剪冰绡) 木兰花(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 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千秋岁(张先,数声鶗鴂)醉垂鞭(张先,双蝶绣罗裙) 一丛花(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 天仙子(张先,水调歌头持酒听)青门引(张先,乍。

    8. 谁有适合低年级学生背诵的唐诗 宋词 ,要300首, 谢谢了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作者: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渭城曲》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咏鹅(洛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剃下。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古浪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金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碧云端。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题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