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千里路唐诗词
1. 关于雪天出行的唐诗词
唐 高适
《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 关于雪天出行的唐诗词
唐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 一句爆特码日行千里汗血马
汗马功劳
hàn mǎ gōng láo
【解释】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褒义。比喻征战的劳苦。后形容战功;现也指在工作中做出贡献。一般作宾语。
【正音】汗;不能读作“hán”。
【辨形】汗;不能写作“汉”或“悍”。
【近义词】丰功伟绩、劳苦功高
【反义词】一事无成
【辨析】~和“丰功伟绩”;都指功劳。不同在于:“丰功伟绩”指伟大的功劳和成就;仅用于赞颂少数对人民有巨大贡献的人;不用于自己;~仅指功劳;各种场合都可以用;一般人也都能用;包括自己。
【例句】
(1)钱学森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立下了~。
(2)在创业时期;他曾立下过~。
4.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什么意思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指需要通过游学和读书来增长见识。
“行万里路”表示要实地观察,体会当地的文化,而不是仅从书中获取知识。
“读万卷书”表示要多看书,从书中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未能体会到的深意。
原句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出处
1、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意思
这里的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那么这两者之间重要性是否一样呢?有没有区别?
如果单纯论哪个重要,我觉得“行万里路”要比“读万卷书”重要得多。
你可以这样反驳我:如果一个人一点书不读,只行万里路,也一样不会成才。这是我们经常在讨论问题时抬杠的一种句式,也是很有用的一个句式。但放在这里好像没有多大的效果。
在商业界好些有这样的结论,在企业创业之初,文化程度较低的往往容易获得成功。也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全国有名的企业经理人中,第一学历专科以下学历占绝对优势。我们身边的情况也一再证明,一些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老板很多高中都没上过。这恐怕不是用特殊情况能一言蔽之的。相反,一个闭门读死书的人很久以来就成了我们嘲笑的对象。我们是否可以说行路比读书更重要呢?
“行路”我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从树上到了地面,我们的祖先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书一方面能够使我看增长知识,学习到别人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你的头上加了一道“紧箍”(这是经验的特征,经验越多,人们头脑受到的束缚越多,创新意识越差)。“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你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你的知识,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你心中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
只读书不行路,你受到地束缚就越来越多,好比吃多了饭不能消化吸收,只能是累赘,不但无益而且“害人不浅”。
作为教师这个职业,一向崇拜读书,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形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视“行路”的想法。知识分子从书本到书本已经几千年了。
可以看到,现在的教师群体已经脱离实践太久了,多数的教师已经被隔离在社会之外(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教师这个职业也自然被“神圣”到无以理解的地步。要得到社会的支持首先要得到社会的理解,要得到社会的理解首先要融入这个社会。
就是说不但要多读书,还要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不能读死书,要把书中的道理和实践联系起来.
古代政治上用的词,就是读过书就能长见识,读万卷书,如同见识过天下万物一般,足不出户就能通晓天下万事,不可能每个读书人都出门乱走来走去的呀。哪来的路费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一个成长、学习的方法.读万卷书是通过书本知识(即理论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学问;行万里路是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增长自己的见识。
我个人认同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解释。但有些知名学者也说出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道理。
例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期就认为要先“知”然后“行”所以以前他叫做陶知行。后来他认为要先“行”然后“知”所以又更名为陶行知。
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已的才识过人.
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
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6.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是孙中山和谁对的对联
张之洞。
清光绪年间,孙中山从日本留学回国。有一次路过武昌总督府,想会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便用纸写了一张便条,让守门的传了进去。
张之洞见条子上写的是:“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问道:“什么人?”当差的答:“回禀大人,是一个书生。”
张之洞大不高兴,提笔在便条上写道:“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衣竟敢称兄弟?”守门官将条子交给了孙中山。
孙中山一看,也在便条上写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守门官将条子又传了进去,张之洞—看,“啊”了—声,连忙说:“请!”随即在府门迎接了孙中山。
扩展资料
张之洞不仅刁难过早年的孙中山,他还曾刁难过早年的梁启超。
相传,梁启超当年到武昌讲学时,曾慕名拜访张之洞。一见对方很年轻,张之洞这位晚清“探花”便缓缓道:“听说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老夫倒想请教请教。我出过一上联,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下联,想请你对个下联。”
张之洞的上联是:“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来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潜台词自然是“老夫第一”。年轻的梁启超随口对出下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意思是:我这个读书人尚知尊敬前辈,是故“何敢在前?”但以真才实学来看,我可能还略高于你老人家,所以可以当仁不让地“何敢在后?”清高的张之洞听了连声称赞对得好。
孙中山联讨袁世凯
1915年10月,袁世凯悍然下令称帝,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孙中山日夜操劳,开展反袁活动,宋庆龄全力协助。
一天傍晚,孙中山偕宋庆龄到公园散步,宋庆龄突然兴发,即对孙中山说道:“逸仙,我想起了一个讨袁世凯对联的上联,你能对下联吗?”孙中山笑道:“好!请吟出你的上联来听听!”宋庆龄吟出上联道:“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
孙中山轻轻念着上联,感到夫人才思敏捷,联中一语双关。原来,繁体汉字“园”,为“口”中加一“袁”字组成,而“国”字则为“口”中加一“或”字组成。“或”的释意,是“有人”。“园”中出“袁”入“或”即成“国”字。
孙中山沉思片刻,便吟出下联:“余行道上,义无回首赡前途”。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思也紧紧呼应上联:“道”字去“首”换“余”,即成“途”字,宋庆龄连连称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