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陈望远唐诗四首

    1. 苏子卿的四首诗,不要繁体字的诗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苏武诗四首》又名《苏武与李陵诗四首》。是东汉无名氏所作的四首五言古诗。

    苏武诗四首(其一)骨肉①缘枝叶,结交亦相因②。四海皆兄弟③,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④,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⑤。

    昔者常相近,邈⑥若胡与秦⑦。惟念当离别,恩情⑧日以新。

    鹿鸣⑨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罇⑩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⑪,叙此平生亲。苏武诗四首(其二)结发①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②及良时。征夫怀往路③,起视夜何其④。

    参辰皆已没⑤,去去从此辞。行役⑥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⑦。努力爱春华⑧,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诗四首(其三)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①。何况双飞龙②,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③。请为游子吟④,泠泠⑤一何悲。

    丝竹⑥厉⑦清声,慷慨有余哀。长歌⑧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⑨清商曲⑩,念子不能归⑪。俛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苏武诗四首(其四)烛烛①晨明月,馥馥②秋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征夫怀远路,游子③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俯观江汉④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山海⑤隔中州⑥,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两遇,欢乐殊未央⑦。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⑧。

    [1-2] 2注释译文编辑注释一①骨肉:指兄弟。首句以叶之缘枝而生比喻兄弟骨肉天然相亲。

    ②因:亲。这句是说结识朋友也是相亲的。

    ③四海皆兄弟:语出《论语》“四海之内皆为兄弟”的话。此二句是说天下的人谁都不是漠不相关的陌路人。

    ④连枝树:即“连理树”,不同根的两树枝或干连生为一名为连理。通常用连理树喻夫妇,这里用来喻兄弟。

    ⑤参与辰:二星名,参星居西方,辰星(又名商星)居东方,出没两不相见。⑥邈:远。

    ⑦胡与秦:犹言外国和中国。当时西域人称中国为“秦”。

    以上四句是说往日形迹亲近,今后就疏远了。⑧恩情:此句言情谊比平时更觉不同,平时情谊固然深厚,临别更觉难舍。

    ⑨鹿鸣:《诗经·小雅》有《鹿鸣》篇,是宴宾客的诗,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蒿类)”起兴,是以鹿得食物呼唤同类比喻燕乐嘉宾。⑩罇:酒器。

    ⑪斟酌:用勺舀酒。结尾四句是说这一罇酒本为赠远人用的,现在希望你再留一会儿酌饮此酒。

    注释二①结发:指男女初成年时。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表示成年,通称结发。

    ②嬿婉:欢好貌。

    以上二句是说良时的燕婉不能再得,欢娱只有今夜了。③怀往路:惦着走上旅途。

    ④夜何其(音基):《诗经·庭燎》云:“夜如何其?”这里用《诗经》成语。“其”,语尾助词,犹“哉”。

    ⑤参辰皆已没:言天将明。⑥行役:应役远行。

    ⑦滋:多。⑧春华:喻少壮时期。

    注释三①依依:恋恋不舍。以上四句言鸟兽分别尚不免怀顾恋之情。

    ②飞龙: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蛇身,有四足,爪象狗的爪,有马的头鬃和尾,有鹿的角、鱼的鳞和须),能飞行。其中有一种有翼的,象飞鸟。

    这里是以飞龙喻作者送别的朋友和他自己。③喻中怀:晓示心怀。

    ④游子吟:琴曲。《琴操》云:“楚引者,楚游子龙丘高出游三年,思归故乡,望楚而长叹。

    故曰楚引。”《游子吟》或许就是指此曲。

    因为是客中送客,《游子吟》正可以表示主客两方的情怀。⑤泠泠:形容音韵清。

    ⑥丝竹:“丝”,指用丝弦的乐器,如琴瑟。“竹”,指竹制的乐器,如箫管。

    这里“丝竹”是偏义复词,上文只提到弦歌,有丝无竹。⑦厉:强烈。

    ⑧长歌:乐府歌有《长歌行》,又有《短歌行》,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

    ⑨展:重(平声)。⑩清商曲:是短歌而不是长歌。

    曹丕《燕歌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⑪念子不得归:是说我虽想念你而不能随你同归。

    以上四句是说长歌之后续以短歌,以写心中激烈的伤痛。注释四①烛烛:明貌。

    ②馥馥:芳香。③游子:指行人,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

    如果是作者自谓,这篇就是客中送客的诗。④江汉:长江和汉水。

    以上四句是说预计年终行人已到达江汉之间了。⑤山海:可以是泛说,犹言山川;也可以是实指,近人逯钦立《汉诗别录》引东汉、魏、晋人的话说明当时人常用“山海”指赴交州所经的艰险,山指五岭,海指南海。

    依此说,这诗中的行人要去的地方还不止于江汉而是远达交州。⑥中州:指古豫州(今河南省地),因其居九州之中。

    ⑦未央:未尽。这句是说现在欲别未别,欢乐还未尽。

    ⑧景光:犹“光阴”。第一首:是送别兄弟的诗,从平日的恩情说到临别的感想,再说到饯送的意思。

    2. 苏武古诗四首

    旧题苏 -武诗 / 别诗四首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3. 婆罗门引四首全诗怎么样

    标题 婆罗门引四首 作者 张之翰 年代 元 内容 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

    软红妆束全新。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

    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香肌麝薰。

    直羞煞海棠春。不数*芳酒,谁慰黄昏。

    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枝上雨、都是啼痕。

    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偶然乘兴南旋。

    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

    宦游最难。算长在别离间。

    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

    微雨后、一笑相看。宦游南北,月明何处不相随。

    十年九赋新词。今夜清光如许。

    无以侑金*。想叨居此职,著甚推辞。

    临风再思。是有句欲来时。

    除却广寒人见,尘世谁知。天香一阵,恰飘动婆娑桂树枝。

    秋影里、醉写乌丝。自公去后,曲栏荒径老芳。

    公来花亦生光。一阵朝来细雨,开作十分黄。

    甚厌厌抱疾,却误重阳。曾吟短章。

    也曾见醉衔觞。但得*然相慰,欹枕何妨。

    燕山已远,且莫问园亭此际霜。人意足、处处花香。

    以上张之翰作品《婆罗门引》共4首 注释 【注释】:。

    4. 谁有唐张旭《古诗四帖》释文

    百度找到的,希望是你要的

    源地址: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翻)。

    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帮到你了吗?

    5. 谁知道郭沫洛的诗(四首以上)

    郭沫若诗选 天 狗一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二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 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三我飞奔,我狂叫, 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四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一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二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四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晨安晨安!常动不息的大海呀!晨安!明迷恍惚的旭光呀!晨安!诗一样涌着的白云呀!晨安!平匀明直的丝雨呀!诗语呀!晨安!情热一样燃着的海山呀!晨安!梳人灵魂的晨风呀!晨风呀!你请把我的声音传到四方去吧!晨安!我年青的祖国呀!晨安!我新生的同胞呀!晨安!我浩荡荡的南方的扬子江呀!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晨安!万里长城呀! 啊啊!雪的旷野呀!啊啊!我所畏敬的俄罗斯呀!晨安!我所畏敬的Pioneer呀!晨安!雪的帕米尔呀!晨安!雪的喜玛拉雅呀!晨安!Bengal的泰戈尔翁呀!晨安!自然学园里的学友们呀!晨安!恒河呀!恒河里面流泻着的灵光呀!晨安!印度洋呀!红海呀!苏彝士的运河呀!晨安!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呀! 啊啊!你在一个炸弹上飞行着的D′annunzio呀!晨安!你坐在Pantheon前面的“沉思者”呀!晨安!半工半读团的学友们呀!晨安!比利时呀!比利时的遗民呀!晨安!爱尔兰呀!爱尔兰的诗人呀!啊啊!大西洋呀! 晨安!大西洋呀! 晨安!大西洋畔的新大陆呀!晨安!华盛顿的墓呀!林肯的墓呀!Whitman的墓呀!啊啊!惠特曼呀!惠特曼呀!太平洋一样的惠特曼呀!啊啊!太平洋呀!晨安!太平洋呀!太平洋上的诸岛呀!太平洋上的扶桑呀!扶桑呀!扶桑呀!还在梦里裹着的扶桑呀! 醒呀!Mesame呀!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天已黎明了, 你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 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

    地球,我的母亲!我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你还在那海洋里面, 奏出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

    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地球,我的母亲!从今后我不愿常在家中居处,我要常在这开旷的空气里面,对于你,表示我的孝心。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的是你的孝子,那田地里的农人, 他们是全人类的保母,你是时常地爱顾他们。

    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的是你的庞子,那炭坑里的工人,他们是全人类的Prometheus, 你是时常地怀抱着他们。地球,我的母亲!我想除了农工而外, 一切的人都是不肖的儿孙,我也是你不肖的子孙。

    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那一切的草木,我的同胞,你的儿孙,他们自由地,自主地,随分地,健康地, 享受着他们的赋生。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尤其是蚯蚓--- 我只不羡慕那空中的飞鸟: 他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

    地球,我的母亲! 我不愿在空中飞行,我也不愿坐车,乘马,著袜,穿鞋,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永远和你相亲。地球,我的母亲!你是我实有性的证人, 我不相信你只是个梦幻泡影, 我不相信我只是个妄执无明。

    地球,我的母亲!我们都是空桑中生出的伊尹, 我不相信那缥缈的天上, 还有位什么父亲。地球,我的母亲!我想宇宙中的一切的现象,都是你的化身:雷霆是你呼吸的声威, 雪雨是你血液的飞腾。

    地球,我的母亲!我想那缥缈的天球,只不过是你化妆的明镜,那昼间的太阳,夜间的太阴, 只不过是那明镜中的你自己的虚影。地球,我的母亲!我想那天空中一切的星球, 只不过是我们生物的眼球的虚影;我只相信你是实有性的证明。

    地球,我的母亲!已往的我,只是个知识未开的婴孩,我只知道贪受着你的深恩, 我不知道你的深恩,不知道报答你的深恩。地球,我的母亲!从今后我知道你的深恩, 我饮一杯水, 我知道那是你的乳,我的生命羹。

    地球,我的母亲!我听着一切的声音言笑, 我知道那是你的歌,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地球,我的母亲!我眼前一切的浮游生动, 我知道那是你的舞,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

    地球,我的母亲!我感觉着一切的芬芳彩色, 我知道那是你给我的赠品,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地球,我的母亲!我的灵魂便是你的灵魂, 我要强健我的灵魂来, 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 我知道你爱我你还要劳我, 我要学着你劳动,永久不停!地球,我的母亲!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

    6. 鲁迅为范爱仁写的四首诗

    鲁迅悼念诗:

    《哀范君三章》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这是在范爱农死后写的诗表现了对理想的坚持和对社会的不妥协。这个悲剧既是个人理想在黑暗社会面前的幻灭,更是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的悲剧。

    7. 咏梅古诗4首

    ▲咏梅·箫绎

    梅含今春树,

    还临先日池。

    人怀前岁忆,

    花发故年枝。

    ▲卜算子•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 《 敦煌曲·何满子四首 》,求诗的全文,出处,意思

    “何满子”是传说中唐玄宗时代的一个歌者,中唐以后的诗人经常将这个歌者的故事写入诗中,在诗坛齐名的白居易与元稹都曾经用自己的诗歌来咏叹这个歌者的遭遇,但是这一对生时的好友,对于这个传说的内容,却各自都有自己的坚持。

    白居易在诗中这么写道:“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并且在“何满子”后自注说:“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在白乐天的诗中,这个何满子本是沧州的一个歌者,因为犯了死罪,在临刑前创作了“何满子”,希望以这一首曲子博得喜好音乐的唐玄宗的同情,但是最终却并没有被宽恕。倒是他(或者是她)的曲子,感动了宫中的宫女、歌妓,还有历代敏感的诗人。因为安史之乱流落民间的宫中歌妓,依然会悲伤的唱起《何满子》,感叹生命的无常。唐文宗甘露之变后,皇帝自知不免,便让宫人沈翘翘且歌且舞《何满子》,做为自己最后的挽歌。

    若由此而看,《何满子》实是悲伤人的悲伤之歌。

    但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却相信另一个更美好的传说,他写道:“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

    在元稹的笔下,这个叫何满子的歌者,不仅仅因此而获释,并且曲名被玄宗御笔钦定,用她的名字“何满子”来命名。不仅仅如此,在元稹的笔下,这个何满子,分明便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因此进入了皇宫,受到皇帝的宠爱。诗人夸耀的写道:“鱼家入内本领绝,叶氏有年声气短。自外徒烦记得词,点拍才成已夸诞。我来湖外拜君侯,正值灰飞仲春琯。广宴江亭为我开,红妆逼坐花枝暖。此时有态蹋华筵,未吐芳词貌夷坦。翠蛾转盼摇雀钗,碧袖歌垂翻鹤卵。定面凝眸一声发,云停尘下何劳算。迢迢击磬远玲玲,一一贯珠匀款款……”在一首长达四十句的长诗中,元稹用力描写了这个叫何满子的女孩出色的音乐技能、美丽的容貌……这不再是一个哀伤的故事,因为它有了一个美好得有如童话的结局。

    但是无论如何,与它的创作者的命运无关,《何满子》这个曲调,始终是一个充满哀伤的曲调。

    唐代的薛逢写了一首《何满子》:“击马宫槐老,持怀店菊黄。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敦煌词中,有这样几曲调子:

    “平夜秋风凛凛高。长城侠客逞雄豪。手执钢刀利如雪,腰间恒垂可吹毛。”

    “秋水澄澄深复深。喻如贱妾岁寒心。江头寂寞无音信,薄暮惟闻黄鸟吟。”

    “城傍猎骑各翩翩。侧坐金鞍调马鞭。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

    “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马上不知何处变,回来未半早经年。”

    除了第一首尚有一些边客的侠气外,大抵皆是心伤之慨叹。从这些词来看,白乐天所说“一曲四词”,确是记实。所谓“歌八叠”,大约是有和声了,闭目瞑想反复唱着词的最后两句的情景,便不闻歌声,也有沧凉之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何满子》一词在形式上渐渐发生变化,或变为单调三十六字、三十七,到了宋代,干脆变成了双调七十四字。但是词的主题却依然没有变化。秦少游写道:“衰草寒烟无意思,向人只会凄凉。吟断炉香袅袅,望穷海月茫茫”;仇远则感叹:“闲指青衫旧泪,空连半股鸾钗”;便连苏子瞻也说:“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可见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何满子》始终宿命般的承载着人类的悲伤。文章开头提到的那首诗,便是《何满子》所承载的悲伤故事之一,这也是一个更加传奇的故事。

    那是唐武宗的时候,唐武宗的嫔妃中有一个孟才人,她因为歌笙而获宠,在武宗临死前,便要求给武宗唱一曲《何满子》,歌声方断,人气已绝。武宗让太医抢救,太医诊视之后说:“肌尚温肠已断。”唐武宗听完之后,竟也随之驾崩。死后棺材沉重不动,人们纷纷议论,有人大胆的猜测:“这是要等孟才人呀。”果然,待孟才人的梓木一到,武宗的棺材立刻可以抬动了。

    张祜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写了两首词。一首便是开头提到《何满子》,另一首就叫《孟才人叹》,词是这么写的:“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