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7夕唐诗宋词

    1. 请问与七夕有关的唐诗宋词宋诗

    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2. 求 关于七夕的宋词,古诗,现代诗都行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吴潜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

    痴儿呆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鹊桥仙 柔桑舒眼, 莺笛竞啭, 南国从来春早。

    檀香处处报佳节, 风频送, 梵歌晨祷。 人隔千里, 欲追行处, 魂梦纵轻难到。

    园花憔悴自难觉, 还空作, 嫣然巧笑。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迢迢牵牛星 诗词,原文如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七夕诗(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七夕(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唐)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菩萨蛮(宋)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闻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鹧鸪天(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二郎神(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古别离(宋)庚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行香子(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乞巧歌 之一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之二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之三 巧芽芽,生的怪。

    盆盆生,手中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清商曲辞二七日夜女歌九首】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

    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

    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风起汉曲,素月明河边。

    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 春离隔寒暑,明秋暂一会。

    两叹别日长,双情若饥渴。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画夜长悬丝。 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

    玄云不应雷,是侬啼叹歌。 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

    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 紫霞烟翠盖,斜月照绮窗。

    衔悲握离袂,易尔还年容。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

    3. 求 关于七夕的宋词,古诗,现代诗都行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吴潜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

    痴儿呆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鹊桥仙 柔桑舒眼, 莺笛竞啭, 南国从来春早。

    檀香处处报佳节, 风频送, 梵歌晨祷。 人隔千里, 欲追行处, 魂梦纵轻难到。

    园花憔悴自难觉, 还空作, 嫣然巧笑。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迢迢牵牛星 诗词,原文如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七夕诗(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七夕(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唐)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菩萨蛮(宋)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闻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鹧鸪天(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二郎神(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古别离(宋)庚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行香子(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乞巧歌 之一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之二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之三 巧芽芽,生的怪。

    盆盆生,手中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清商曲辞二七日夜女歌九首】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

    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

    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风起汉曲,素月明河边。

    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 春离隔寒暑,明秋暂一会。

    两叹别日长,双情若饥渴。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画夜长悬丝。 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

    玄云不应雷,是侬啼叹歌。 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

    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 紫霞烟翠盖,斜月照绮窗。

    衔悲握离袂,易尔还年容。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

    4. 求关于七夕的经典诗词~以宋词为主,谢谢

    二郎神 七夕 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这是一首咏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把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和人间李隆基杨玉环马嵬死别的动人故事,演绎、融汇为一个纯情浪漫、晶莹剔透的意境,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向往。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情调闲雅欢娱,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鹧鸪天·七夕】(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鹧鸪天·七夕】(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秋夕(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他乡七夕】(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5. 七夕故事的诗、词各一首

    古诗

    七夕

    宋代: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译文:在未曾相会的时候,牵牛星的心意,不知怎样,据我替他设想,须要邀请织女星来,弄那织棉的金梭子。 年年的赐给人问的许多巧,却不知道人间的巧事到底有多少。

    赏析: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

    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人意料,因为很多人把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以为神胜过人,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但诗人却对此表示怀疑。前两句的这种怀疑只涉及到神话故事本身,但这已足以造成悬念。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宋词

    鹊桥仙·七夕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资料扩展: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有关科举的唐诗;有关七夕的唐诗;苏轼有关月亮的诗词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7. 关于七夕的问题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七夕的经典诗词和信息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少女节"。

    相传此节源于古时一种迎巧娘祈福乞巧的祭祀活动,也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关。后来七月七民俗,历代延续,经久不衰。

    而旧时的老北京人,把这一天看成是十分吉利之日,对牛郎织女传说之事极感兴致和崇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据《诗经》记载和史家论证,"牛郎"与"织女"本是天象中两颗星宿,古人将其塑造成人的化身,并说成是两位神,称其为一对被天河隔开的恋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代以后,这段爱情故事被演绎得更加悲壮动人,而情节越来越完整,还被加工成不同版本。 人们把织女形容成天上一个心灵手巧的仙女,牛郎则是人间一勤劳百姓。

    因织女冲破束缚,私自下凡与牛郎结成夫妻,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美满生活,并生了一双儿女。此事被天庭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犯了天条,王母娘娘带领天兵天将前去惩处。

    为了将织女招回天宫,并防止牛郎追赶,王母拔下玉簪点化成天河。 从此一对伴侣被分隔在两岸不能相聚。

    王母规定二人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相会一次,命所有鹊鸟此日飞往天宫,为牛郎织女搭成一座"鹊桥"。后来,人们便将这一天定为"七夕节","鹊桥相会"的故事也在民间代代相传。

    或许是出于人们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和崇敬,古人兴起了许多有关的民俗活动。 每逢七月七之际,民间要祭星神、祭麻谷、挂地头、丢巧针、模仿男耕女织、洒扫庭除,以此来乞巧乞富、乞子、乞寿,祈祷五谷丰登,期盼吉利祥福和好运的降临。

    唐宋时期,民俗活动更加多彩和盛行。街市上可以买到专供乞巧与祭祀所用物品。

    这一天,商家店铺景象繁荣。 人们用竹木搭建乞巧棚,用五彩纸剪成仙楼,内设牛郎织女画像,供其酒果以表诚虔。

    自初一至初七的民俗活动十分火热和隆重,民间还将此日称做“乞巧节”,其活动规模并不亚于三大传统节日。“七夕节”民俗延续到明清时代,仍受到百姓欢迎。

    据说永乐皇帝都梦想天仙生活,还将金水河两座桥赐名牛郎织女桥,七夕节夜晚率众臣宫女,张灯结彩,观赏装饰成“仙境”般的夜景。 乾隆帝也如此效仿,在清漪园昆明湖两岸铸造铜牛兴建“耕织图”,将其誉为牛郎与织女。

    对于“七夕节”民俗风情,在《荆楚岁时记》、五代《天宝遗事》、宋《岁时广记》、明《宛署杂记》、清《帝京杂时记胜》等中均有记述。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没有忘记这个传统节令。

    在我的记忆中,五六十年前老北京的“七夕节”,仍红红火火,民俗活动别具独特风情。当时京城各梨园艺院纷纷上演牛郎织女剧目,剧院里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街市上人流不断,灯火通明。

    就连郊区不少乡镇,都用杉篙帆布搭起大棚,民间剧团连演七天《天河配》。 到处可见十里八村的百姓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前来看戏。

    在那个没有电视现代设施的时代,能看上一场戏是一大享受。 那时候,住在四合院里的平民百姓由于经济收入低,没有什么奢侈享受,只能采取简便方式来取乐宽心。

    到了七月七傍晚,大院的邻居们习惯三五成群地聚在空旷之处,老婆婆用芭蕉扇驱赶着蚊虫哄着小孩儿,老爷爷抽着旱烟说地谈天。 人们边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边仰望夜空,在瀚海茫茫的天际寻找着神奇的牛郎织女星。

    据说在这天晚上,只有纯真的儿童才能听见牛郎织女窃窃私语和哭泣声。当年,我便与小伙伴钻到墙边葡萄架下,悄悄地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空中有何动静,但就是听不到天上有什么说话声,耳边只有被风吹动片片绿叶沙沙的摩擦的响动。

    每每问大人,总会告诉我一句话:“心诚则灵”。甭管它灵不灵,反正也是一件让我感到开心有趣的活动。

    “七夕节”是女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刻,京城妇女在此日常进行“丢针取巧”活动。街坊四邻的姐妹们凑在一起,用饭碗盛满清水,置于日光下晾晒。

    待水面生成一层薄膜,轮流将一只绣花针放入水中。 如果谁的针浮在水面,碗底映出云朵、花草、禽兽等影像,便乞得了巧。

    若不小心弄破薄膜针沉入碗底,就乞不得巧。另一种形式是“穿绣姑娘们各拿一根同样的针和线,在背光处同时进行,快者为胜。

    这项活动简便易行,在民间流行多年。据《燕京杂时记》所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下,倾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

    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雾花,头鸟兽形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者,谓乞得巧”。儿时曾跟姐妹去丢巧针,别人说我是男孩,瞎起哄。

    我不服气,终于将针浮在了水面。 还有一种流行在孩子们间的乞巧活动,叫“生芽取巧”——七月初一开始,各家的幼童自备一小碗清水,然后将一些绿豆浸泡其中,用布盖严每日换水,至初七把布打开,谁的豆芽长得好便乞得了巧。

    这些活动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从小培养了细心动脑的技能。多少年来,老北京人对“七夕节”一直情有独钟,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给很多四合院带来了盎盎生机和笑语欢声。

    如今,社会在发展,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先进的科学与娱乐取代了旧有的思想理念,一些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活动渐渐被遗弃。

    但“七夕节”必定是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人们那种追求幸福的心境,应该得到传承。 与七夕。

    8. 适合初中生的唐诗宋词15首

    1、《采莲曲》——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9656363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采莲曲》——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3、《黄鹤楼闻笛》——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4、《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5、《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6、《夏日对雨》——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7、《始夏南园思旧里》——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9、《题稚川山水》——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10、《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11、《喜晴》——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 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12、《纳凉》——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13、《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4、《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15、《初夏》——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9. 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中带“夕”字的句子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谢灵运《游南亭》)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白居易《秋题牡丹丛》)

    向夕搴帘卧枕琴,微凉入户起开襟。(白居易《闲卧有所思二首》)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常建《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

    长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风结细漪。(陈陶《飞龙引》)

    翠鬣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崔珏《和友人鸳鸯之什》)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王维《木兰柴》)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陆机《赴洛道中作》)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李峤《日》)

    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柳永《尉迟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王昌龄《秋山寄陈谠言》)

    7夕唐诗宋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