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张若虚对盛唐诗的贡献

    1. 请分析张若虚及其《春江花月夜》在唐诗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张若虚,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初唐(660-720)[诗人,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中,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文词俊秀。存诗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名家评论

    锺惺曰: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唐诗归》卷六陆时雍曰: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 ——《唐诗镜》九 盛唐卷一

    2. 春江花月夜在唐诗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要详细,不要仅仅一两句概

    文学造诣上,春江花月夜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在文学史的地位上,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洗净了之前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种对世界、对生活所作的单纯明净而又充满渴慕和欣喜之情的观照,使全诗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自此以后,这些富有青春旋律的诗篇就如潮水般涌来,成为唐诗的鲜明特色之一。所以有学者说,这首诗将大唐引入了诗歌时代。

    张若虚对盛唐诗的贡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