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细读

    1. 细读王维的《鸟鸣涧》,写一段鉴赏文字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们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我们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2. 阅读古诗辋川六言发挥想象描绘画面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3.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分)

    14.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答案:13.示例: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2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

    14.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话。

    (2分,能答出其中一是即可得满分)

    3. 求一篇古诗赏析 三百字左右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一首“东风夜放花千树”的《青玉案·元夕》,深入人心。它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情词”,描述一种迟遇心上人的惋惜之情。特别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一句,读来让人不禁联想起寻找梦中恋人的漫长与艰辛。乍一读这后四句,整个给人的意境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一声叹息和不期而遇喜相逢的一丝欣慰。 是这样的吗?辛老真的是看见了生命中的一见钟情而后写下了此词吗?我更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我更相信,这里,辛老要说的是他一直追求的志向,如同每一个人的恋人,如同元夕夜的“暗香”,都曾是那么美好的东西,让他千百度的寻。直到有一天的“蓦然回首”,他有了新的发现。 “众里寻他千百度”是一种意境,一种努力之后的淋漓境地。句中的“他”是人而非人。是人,是因为“他”指出了一种形象,让你感觉这是实在的,发生于生活中的,活生生跃于眼前的。而非人,是因为“他”又意指一种情操,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是高于物质的生活的。如此读出此句,非但琅琅上口,并且合乎上下文逻辑,更妙的是,用一种异常简单的方式尽了抒情之极——每个人读的时候,“他”都是不一样的。 我把“蓦然回首”,理解为类似于禅宗中的顿悟,一种精神上的豁然开朗,因为辛老开始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那个“他”了!于是紧接着,他所得到的自然也是豁然不同的感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回应前句的“他”,“灯火阑珊”回应上片的花树星雨、凤箫玉壶。整首词浑然一体,大气磅礴地抒发了一种惆怅之情。 再来细读这首词。上下阕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元夕的繁闹和灯火阑珊处的他。他就是辛老本人,辛老本人就站在灯火阑珊处。

    4. 古诗20篇以及其赏析

    /shici/tangshi/index2.htm赠汪伦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静夜思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注解】:1、举:抬。

    【韵译】: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早发白帝城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注解】: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韵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评析】: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客中行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又题《客中作》[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独坐敬亭山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注释】[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春望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注解】: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韵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评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八阵图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绝】 类别:【怀古】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注释】【注解】: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5. 求40首古诗+赏析{短一点的}急

    唐)刘禹锡《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这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钱塘江,又称浙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

    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起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6.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英国的培根曾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宋代的苏轼也曾云:

    “腹有诗书

    气自华。”

    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

    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

    读到了《唐诗三百首》

    ,

    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醉过方知酒浓”

    ,

    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

    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

    的指引下,

    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

    于柳树下,

    读一首唐

    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

    白居易的清扬畅丽,

    在内心添一份清雅;

    再或是,

    读读孟浩然的恬静,

    品品李商隐的委婉„„

    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

    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

    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

    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

    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

    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

    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

    忘记了唐诗,

    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

    追逐一

    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

    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

    试问,

    如果每个中国人能

    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

    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

    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

    唐诗细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