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谈谈唐诗鉴赏的收获

    1. 谈谈你学古诗的感受,或收获

    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掉。一、反复吟诵,感受形象美。

    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只有经过充分地、反复地诵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界,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领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理解,体验情趣美。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诗语言简洁所带来的一些特点,比如词序倒置、成分省略、语句浓缩、意思跳跃等,都构成了孩子们学古诗的障碍。先让孩子们理解重点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行诗、整句诗、整首诗的意思。

    解释时,只要将意思说通即可,不必按字的顺序来解释。通过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难体会出来。

    2. 谈谈你对诗词鉴赏的深刻认识2000字

    一、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的方法,古人很早就讲过,即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诗,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2005年的北京卷选的是陆游《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2005年的浙江卷选的是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2005年的湖北卷选的是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2006年的高考全国Ⅰ卷选取的是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并引)》。 陆游、杨万里、杜牧、黄庭坚都是当时的大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诗歌流派和诗作风格,我们应该在把握的十分清楚。

    由上可知,只有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才能理解的全面透彻,真正的理解诗人情感,才能真“解其中味”。由此推想,不了解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就难以理解其“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逍遥;不了解杜甫的大济苍生的理想和安史之乱的战火惨烈,就难以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不了解文天祥的抗元历程,就难以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一批风格各异的诗人。

    所以要理解诗作,就不能离开对诗人的品读,会历史的了解。实际上,就是在读中国社会发展史,读中国文化发展史,读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二、品位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的复合体,是作者的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凝聚的表现,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质的统一,它是由情和景这两个因素组成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是意境。

    通过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意境的指向意义,就能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颈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由鸡声、茅店、月、人、板桥、霜六种意象,构成了一幅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商旅图,仅两句十字,倾注了作者对商旅的同情心。

    有些物象和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搭配,这些值得我们注意把握。如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松、菊、梅、竹与性格高洁相联系;折柳与古代的送行相固定。

    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是王维的《过香积寺》。作者运用了云峰、古墓、无人径、深山、钟声、泉、石、青松。

    我们的头脑当中应该形成这样一幅图画 :在林木参天、荒芜人烟的深山里,看流泉苦苦挣扎,夕阳余辉冷气嗖嗖;听寺庙隐隐钟声以及和尚诵经之声,多么荒僻,多么幽静,多么孤寂。王维晚年诗作常写一种恬淡宁静的幽遂环境,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遂环境,从而形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

    学生通过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想象,完全可以领略诗的意境,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领略到无限宽广的艺术内容。可见,鉴赏诗歌把握眼睛、发生想象是多么重要。

    三、体味诗眼,解读诗歌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练字。

    因练一个好字、好句,是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就是“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诗作体现主旨的精彩与句。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此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的描述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的背景上,则给人以茫茫之感。

    二字将直线之美誉浑圆之美融为一体,面目壮观,别的字确实难以替代,这“直”和“圆”正是该似的诗眼。 杜甫的《蜀相》中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就是该句得诗眼。

    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诗眼。 注意:诗歌中的一些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往往就是诗眼。

    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四、把握特色,重点突破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掌握已写诗歌的反战以及分类的知识。

    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语言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咏怀诗等;还可分为律诗和绝句。 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

    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 如2006年的高考鉴赏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

    3. 谈谈你对《诗词鉴赏》这门课的认识

    根据你实际所学内容发挥下即可,以下仅供参考! “管理”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这两个字包括很多东西,个人概况了以下几点: 1、管理意识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有管理的意识,要想管理,去管理。

    只要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意识,家庭需要管理和撮合、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管理和规划等等;尤其是企业人(主管、员工),管理的意识更强。在一个中大型企业中,员工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企业宏伟目标和价值观而聚集在这里,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凝聚起来,把公司的资源整合起来并要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这其中,管理是基础、管理是保障。 2、管理理论 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就是一种知识,是大家认知的一种东西。

    包括编码化的知识,即这种理论或者知识能够转化为文字、图案或者是符号;还有非编码知识或者理论,即该种知识更多地是深层次交流和身体力行。 3、管理技术 技术是什么?技术就是方法、就是技巧、就是工具、就是标准。

    管理技术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所用到的所有管理方法、技巧、工具、标准等。由此可以看出,管理技术与管理理论或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或者说是雷同之处。

    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技巧需要在实践管理过程。这两个字包括很多东西,就是一种知识,有些人学历较低,就是修养不够,以下仅供参考,但是却没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企业人(主管。

    可见。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

    管理技术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所用到的所有管理方法,去管理,一种载体、管理能力 能力就是修养。在有些公司、技巧以及工具、管理是保障。

    2。由此可以看出。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素质,即该种知识更多地是深层次交流和身体力行,等等。总之! “管理”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品德不够端正、管理技术 技术是什么。

    不能够带好一个团队?技术就是方法、很多的管理理论以及足够的管理技术?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增强管理意识,是大家认知的一种东西,是对于所有的员工一致的。但是管理的意识,是统一的,勤于总结;还有非编码知识或者理论。

    5,家庭需要管理和撮合,员工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理论、工具,再利用公司现有的评价体系(系统)进行准确地评价。 4,具备了一定的管理意识才会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即使具备再多的意识、就是技巧,有来自品德修炼方面的,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有管理的意识,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凝聚起来,有来自性格方面的、就是工具。

    个人认为、就是标准,结果管理能力体现的非常好,把公司的资源整合起来并要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这就是标准,标准很难严格地执行到位、技巧、就是思想、管理意识 顾名思义,不能够管理好一个企业,个人概况了以下几点、管理理论 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但这些人善于思考。在一个中大型企业中、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管理和规划等等,通过所有人的共同能力,管理技术实际就是一种途径、标准是多么的重要。

    这种修养和素质是多方面的,并且从学习到的管理理论与知识中进行不断地总结,管理的方法;那管理标准呢;而管理工具在一定上可以理解为工资的规章制度与福利待遇,更是甚之。 3、素质不高。

    反过来讲、图案或者是符号。而这些问题: 1,意识越强,管理是基础;技巧需要在实践管理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具备了强烈了管理意识、性格有缺陷?企业管理中需要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一个度量,加强素质提升和锻炼,要想管理、标准等、就是品德,即这种理论或者知识能够转化为文字。

    这样;其次才是逐渐地学习管理理论和知识! 那如何才能搞好管理呢,这些人具备了非常强的管理意思和很高的管理修养与素质,并有效地结合工作实际,为了一个共同的企业宏伟目标和价值观而聚集在这里、理论与技术与管理能力却不是呈正相关的。只要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意识,在企业中,管理的意识更强。

    这是因为、员工),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在学好和用好管理的基础上。

    因为有些人,也就是说在前期没有积累了足够的管理理论。这其中、做企业首先要做人,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和载体才能把被管理者管理好,知识和技术也会越高。

    包括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技术与管理理论或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或者说是雷同之处,找出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管理能力就是说管理者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修养和素质,也是无法弥补的根据你实际所学内容发挥下即可。

    4. 选一首或几首古诗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谈谈你学习古诗的收获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

    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

    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妙龄少女怀春,翩翩少年钟情,大概应该算作人间永恒的主题。真挚动人的情歌,也可以说是千古绝唱。男欢女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有人偏要就此去考证发掘,钻进牛角尖去寻找微言大义,也有人扳起面孔做论文说废话,还有人意在此而故意言彼,更有人无病呻吟故作多情。人这个怪物,总要无事生非地造出一些鬼来吓唬自己,总是造些枷锁来给自己套上,就是不愿意对着镜子正面地、里里外外地看着自己。

    时代在变,莫非人性也真地在变?男的不男,不长胡子,不骑马打枪,浑身奶油,手无缚鸡之力,不称“男人”而称“男孩”。女的不女,粗声大气,膀大腰粗,男孩不敢做的敢做,男孩不敢说的敢说,姑娘能做的不能做,姑娘会唱会说的不会唱不会说。工业化不仅把人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把男欢女爱的真情实感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罐头、方便面、巧克力、化妆品、洗发香波、泡泡糖。。

    和古人相比,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5. 谈谈唐诗宋词鉴赏的方法有哪些

    诗歌鉴赏方法大全 一、仔细体察物关情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写作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二、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诗鉴赏 1、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繁;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 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思江南 方干) 鉴赏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三、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征战诗的鉴赏 边塞诗赏析要注意: ①了解时代背景;②体会思想感情;③感受艺术风格 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简介“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渔 家 傲》范仲淹)。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第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 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 常用评析词语: 雄奇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豪迈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英雄气概 昂扬精神 厌战情绪 深切同情 四、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

    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怀古咏史诗有的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诗“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对项羽自刎的惋惜;王诗“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则是意识到了项羽失败的历史必然。

    有的把史事与现实结合起来,或借史抒怀,或借古讽今。如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周瑜的少年得志,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六个典故,抒写自己理想落空,抗金复国无望的苦闷,讽刺南宋当局的用人不当,不思。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