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台湾唐诗金币

    1. 台湾回归纪念币整套的多少钱

    1995年是台湾光复回归祖国五十周年,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金银纪念币。此套纪念币共八枚四金四银,正面图案完全相同,由国号、万里长城图、发行年号组成。其中1/2盎司中山堂金币和1盎司中山堂银币背面主图是台北中山堂画面及字样、上方为“台湾光复回归祖国五十周年纪念”字样以及1945-1995字样、主图的下方是面额、成色、重量标示。其它币的背面图案相同,祖国大陆地图光芒四射,充满整个币面,币面上突出了台湾省的地图,10.25代表光复的日期,面额,成色,重量标示。

    目前这套金银纪念币专家估计市价在260万以上。

    1995年,台湾省也发行了一枚“台湾光复50周年纪念”流通币(见图)。该币为钢锌合金币,面值10元,正面中间为台湾省地图,发行量3000万枚。该币发行后即为各地民众购藏,市面难得一见。

    2. 中国宝岛台湾5元纪念币

    宝岛台湾纪念币一共有3组,根据 钱币网8月3日流通纪念币市场价格行情表台湾(一组)朝天宫-赤嵌楼 全套两枚面值共十元,2003.11.18发行,发行量1000万套,市场价16元,台湾二组日月潭-鹅銮鼻 全套两枚面值共十元,2004发行,发行量1000万套,市场价15元。台湾三组敬字亭

    全套一枚面值五元,2005发行,发行量1000万套,市场价10元。/viewthread.php?tid=19442

    3. 求你认为最有韵味的唐诗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一】(选)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

    “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

    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

    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

    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

    “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赏析二】(选)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

    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

    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在诗人笔下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

    循此以求,。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