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韩琦

    1. 观于柳文化的古诗

    柳诗文 “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成了历代文人题颂讴歌的对象,写下了大量的咏柳诗文。

    纵观古代诗文,有关“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桥柳”、“水边柳”、“隋堤柳”、“青门柳”、“江边柳”、“城边柳”、“东门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烟柳”、“风柳”、“问柳”、“柳色”、“柳絮”“杨柳曲”、“折杨柳”、“杨柳枝”、“柳枝词”等诸多柳诗、柳赋、柳记、柳词、柳曲,构成“柳文化”的重要内容。 柳作为文学形象出现是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采微》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之句,东汉《古诗十九首》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诗句。

    西汉枚乘《忘忧馆柳赋》是第一篇柳赋。西汉孔子第十一代孙孔臧也写有《杨柳赋》名篇。

    魏晋六朝时期伴随着咏物诗的产生,出现了以柳为题材的咏柳诗,梁简文帝《折杨柳》则是第一篇咏柳诗。纵观历代咏柳诗文,则以唐贺知章的《咏柳》诗最著名、最传神,诗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柳意象”最具象征意义是表达“离情别意”的符号。

    柳色如烟,柳条曼长,犹如亲友间缱绻的柔情,仿佛离人不尽的别恨,加之“柳”与“留”谐音,人们乐意把柳当做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产生了“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长期以往就把柳视为别离的代名词,从而植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

    自春秋时期产生“折柳”风俗以后,代代相传。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折柳枝》(又名《折杨柳》、《杨柳枝》)的乐府诗。

    《宋书?五行志》载:“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唐书?乐志》也载:“梁乐府有鼓吹歌云:‘上马不提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此歌辞源出北国,即鼓角横吹《折杨柳枝》是也”。梁?简文帝《折杨柳》就有“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的诗句。

    唐代以后诗咏折柳极为兴盛,如唐?王之涣《送别》有“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诗句,孟郊《古离别》诗有“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李白《劳劳亭》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白居易《青门柳》诗也有“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许浑《重别》诗有“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有“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施肩吾《折柳枝》有“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宋?韩琦《新柳》有“驿路行人东复西,等闲攀折损芳枝;有生自是无根物,忍向东风赠别离”,欧阳修《咏柳》有“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周邦彦《六丑》词有“长条故意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明?晏铎《咏柳》有“河桥杨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等等,不胜例举。

    学者罗宗涛先生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的以柳象征“别离”原因时说:“我国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杨柳,有人说‘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树木是杨柳’,似有道理。杨柳是别离的象征,而中国人喜聚不喜散,最怕与别人与朋友分开。

    但在人生旅途中,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别离又是经常发生的,于是在我国诗歌中,别离成为最重要的主题,诗人笔下经常出现那依依的柳条,飘舞的柳絮,以及笛声鸣咽的折杨柳曲。” 正是如此。

    古代诗文中还出现“折柳寄远”的亚意象符号意义。如唐许景先《折柳篇》诗有“折芳远寄相思曲,可惜容华难再持”,卢照邻《折杨柳》诗有“攀折将安寄,军中音信稀”,张九龄《折杨柳》诗有“纤纤折杨柳,持取寄情人”,张旭《柳》诗有“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李贺《致酒行》诗有“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彦谦《柳》诗有“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等等,都是诗咏折柳寄远的事象,借此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祈盼早日归来。

    柳树还是历代诗人表达春天的符号象征。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

    故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南朝萧绎的《绿柳》:“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

    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诗人突出“绿”字,描绘了柳树刚刚抽叶飞花大好春天的之情,形象鲜明。

    柳树最早向人们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唐大诗人杜甫《柳边》有“只道梅花发,谁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诗句。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春景图。

    前引贺知章的《咏柳》诗则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春风中的柳丝,鹅黄嫩绿,令人赏心悦目;柳丝摇摆,仿佛在喁喁低语,向人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2. 古诗《迎春》

    《迎春》宋 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阑:栏杆。折:损,意谓白雪减损了迎春花的嫩黄色。这两句大意是:纤弱细长的绿色枝条覆盖在栏杆上,嫩黄色的花朵顶风冒雪,凌寒开放,不怕把自己鲜艳的色泽损伤。

    迎春花是早春开放的花卉,她不畏冰雪,不怕严寒,与玉梅、水仙、山茶合称“雪中四友”。迎春枝条细长呈蔓状,先开黄花,后长绿叶。~是韩琦这首咏物小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迎春花的形和色,又突出了它“带雪冲寒”的品格,可谓形神兼备,状物毕肖。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赞颂她“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作了很好的铺垫。

    3. 柳絮二阙韩琦翻译赏析

    《柳絮二阙》【宋】韩琦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全诗译文: 时常烦恼那东风不安分守己,高楼长路也无法阻挡它的无边无际。

    满腔的心浮气躁的情绪,生来就不是什么稳重的花朵。 如雪花纷飞的柳絮一点也不矜持,狡黠地环绕着冒充繁花在并当中飞舞。

    有时故意从花枝间穿过,引得无数蜂儿误认为是枝头繁花,而成群结队地竞相追逐。 全文赏析: 第一、二句通过拟人手法来比喻柳絮,写出了柳絮随风逐流、漂泊不定的特点。

    第三、四句通过诗人的感悟间描写柳絮。“空缭乱”“不稳重”都是诗人的感悟,间接地写出了柳絮无结果、不可靠的特点。

    第五、六句通过细节描写和拟人手法来表现柳絮。"不自持"以拟人手法写出了柳絮的"狡黠"。

    第七、八句借来了花的色香,引来了无数蜂儿排队追逐,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了柳絮轻薄浮浪的特点,写得生动话泼,富于意趣。 作者简介: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政治家、词人,仁宗天圣年间进士。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

    4. 韩魏公知北都 翻译

    “韩魏公知北都”这句话意思是韩琦任北都的行政长官。

    出自文言文《韩琦大度容人》,韩琦是宋朝的重臣,很有名。他的一个亲戚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在修的坟墓得到的,玉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

    原文: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坐众客皆叹服公宽厚不已。

    译文:

    韩琦任北都的行政长官。他的一个表兄弟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破损的坟墓得到的,玉盏从里到外找不到一点瑕疵,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

    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他,特别视为珍宝。于是打开醇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韩琦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铺上了绣花的布,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饮酒,向在座宾客劝酒。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吏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盏全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小吏趴在地上等着发落。

    韩琦却神色平静,笑着对在座的宾客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又对那个小吏说:“你只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又有什么罪呢?”韩琦的度量宽大就是这样。

    扩展资料:

    一、韩琦简介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

    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

    二、相关字词解析

    1、云:说

    2、为:被

    3、答:答谢。

    4、醇:好酒。

    5、漕使:主管水道运输的官吏。

    6、且将用之酌酒:并准备用它来进酒。

    7、亦有时:也总有个时候。

    8、得:得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韩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韩琦大度容人

    5. 暑旱苦热 王令的鉴赏,谢谢

    想象奇特 气势恢宏

    ——谈王令《暑旱苦热》

    王美春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王令(1032—1059),字逢原,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是北宋有远大抱负和卓越才华的优秀诗人,在极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480余首有价值的诗作。

    王令的诗风,或清新,如《舟次》;或豪放,如《暑旱苦热》、《龙池二绝》等。其古诗,大都格调高古,诗语奇险,深受唐代诗人韩愈、孟郊诗风的影响。《四库总目提要》评王令的诗道:“磅礴奥衍,大率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李贺、孟郊之间,虽得年不永,未能锻炼以老其材,或不免纵横太过,而视倨促剽窃者流,则固倜倜乎远矣。”这可谓一语中的。王令的《张巡》酷似韩诗,而《秋居》等则分明是受了孟诗的影响。

    这首《暑旱苦热》是王令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想象奇特,气势恢宏,发抒了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胸襟,体现了其雄健瑰奇的诗风,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称之为,骨气苍老,识见高远。

    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乍看,这似乎不合风能驱暑的常情,其实,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这样写,固然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而更主要的是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既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若将“屠”字改为“驱”或“消”,诗句固然也通,而艺术效果则远不及“屠”来得好。诗人的另一首诗《暑中懒出》中的诗句“已嫌风少难平暑”反映的内容与这句诗差不多,但写得不如这句诗形象生动有力。后句写太阳迟迟不肯落下,以落日穿上翅膀飞上山来加以反映,也较为形象生动。

    读这两句诗,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如此暑旱酷热是怎样造成的呢?诗人认为这是由于老天爷的缘故,于是续写出了:“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应该说,“人固已惧江海竭”这句还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这也就紧扣住了诗题“暑旱苦热”中的“苦”字。“河汉干”诸语,想象瑰奇,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说,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那么,后四句则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昆仑”是我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神山之一。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诗人想到更多的是:“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和蓬莱山呢?这里,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王令的诗集中,我们还可以找出一些与此相类的诗句来:“长星作慧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二绝》其一)。与王令同时的韩琦的《苦热》一诗中也有与“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内容相似的诗行:“尝闻昆阆间,别有神仙宇……吾欲飞而往,于义不独处。安得世上人,同日生毛羽?”其想象力也较强,但气魄远不及王诗宏伟,艺术感染力也不如王诗强烈,这是不言而喻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